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建设新农村:扁担沟里的笑声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6日12:23 新华网

  新华网银川12月16日电(记者姜雪城) 地处宁夏平原边缘扬黄灌区的吴忠市扁担沟镇,前几年曾因群众抱怨、干部发愁而远近闻名。而近两年随着各项惠农政策的加紧落实,一切悄然发生了变化。近日记者在这里走村串户采访时,接触到的回汉农民和乡村干部无不笑逐颜开。

  负担减轻了 种地划算了 农民笑了

  我国农民自古以来都视土地为命根子。然而,在人均耕地面积较大的扁担沟镇,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却不断出现弃耕现象。据2003年一项内部统计资料,当年这个镇共有8000亩土地被撂荒。而今年当地农民种地的热情高涨,有7000多亩弃耕地重新得到耕种。

  扁担沟村第五村民小组农民刘永胜家的25亩田,去年有8亩赋闲,今年全部种上了小麦和玉米。当记者问他复耕这8亩地的原因时,刘永胜扑哧一声笑了:“种地国家不收钱,还要给钱呗!”他说,撂荒的绝大多数都是粮食产量很低的盐碱地,随着生产成本一年比一年高,种一亩小麦或者玉米,卖粮食的收入扣除投资再缴完“皇粮国税”,基本剩不下几个钱。

  在中央“一号文件”的引领下,今年宁夏不仅彻底取消了农业税,还拿出2亿多元资金补贴种粮农民。扁担沟镇的粮食种植面积达到5.7万亩,全镇6个行政村、一个良种繁育农场的1.2万农民,如果不计算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人均可享受粮食直补及良种、化肥补贴资金96.5元。

  刘永胜喜不自禁地掰着手指头算了笔账:每亩地粮食直补12元、良种和化肥补贴5.56元,再加上每亩地免收的21.46元农业税,他家25亩田总计可以得近千元的实惠,人均达240多元。虽然今年市场上各类农资的价格大幅度上涨,但粮食价格也比往年好,种粮还是有赚头。

  记者去临近的黄沙窝村采访时,同行的镇干部冯建斌感慨道,政府实实在在帮助农民提高组织化程度,真正增强了他们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今年随着农业部门35万元产业化项目扶持资金的注入,黄沙窝村的奶牛养殖合作社改善奶牛养殖园区基础设施,强化实用技术培训,进一步拓展销售市场,生产经营更加红火。

  今年以来,全国鲜奶市场突然“晴转多云”,价格一路下跌,吴忠市有些奶产品加工企业也趁机变脸,单方撕毁购销合同,压低收购价格,当地众多奶牛散养户单家独户无力应对,只能低价交售。但是,黄沙窝村奶牛养殖合作社365户社员却依靠组织的力量,顺利地敲开了外地一家大型奶产品加工企业的大门,在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同样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收益。

  奶牛养殖合作社社员吴学江养着9头奶牛。这位年过半百的回族农民乐呵呵地说:“加入合作社真好!”今年当地的奶牛散养户勉强只能保本,虽说他家的养殖收入比往年有所下降,每头奶牛仍然可以净赚2000元左右。合作社理事余得水说,目前合作社奶牛养殖园区日产鲜奶3吨——5吨,市场稳定时,每公斤售价比园区外的高出两角钱左右,前段时间市场滑到低谷时,社员们的鲜奶最低每公斤卖到1.55元,而周围散养户平均每公斤仅卖到一元钱,最低的只有8角钱。

   群众满意了工作好做了干部笑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各项惠农政策,也使扁担沟镇的乡村干部们绽开了多年紧蹙的眉头。向记者谈起当地农村发生的变化时,好多干部都由衷表示,农民种地不用缴税还给补贴,生产积极性上来了;干部不再向农民催粮要款,工作也比过去好干多了。

  镇党委书记徐广堂介绍说,扁担沟镇是上世纪80年代建设的扬黄灌区,由于开发欠合理排水不畅,土地次生盐渍化危害逐年加重。前些年,镇村两级干部磨破了嘴皮子号召农民搞农田水利建设,但是,好多家庭嫌种地比较效益太低不愿意出工。而今年春秋两季,自愿上工地挖沟排碱的农民累计达7万人次,比过去4年间出工的总和还要多。

  “农民随政策风向标而动,变化还不仅表现在农田水利建设。”徐广堂说,如果农田里只施化肥,时间一长就会导致土壤板结,肥力严重下降。尽管农民很早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可是仍然不愿施农家肥。往年一到秋天,田野里焚烧农作物秸秆的现象随处可见,既污染了环境又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这两年,越来越多的农民不仅将农作物秸秆利用起来发展养殖业,还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复种、套种各种优质饲草,通过牛羊过腹后再还田培肥地力,平均每亩地可减少化肥投入150元左右。

  面对记者“感触最深的变化是什么”的提问,副镇长马建云爽声笑道,过去为完成各项税费任务,乡村干部一年中足足要花费大半年的时间,耗费大量精力不说,还时常因此与农民发生冲突。如今取消农业税,干部们不再向农民催粮要款,能够腾出更多的时间,办实事为农民排忧解难了,原本紧张的干群关系明显改善。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过去的一年间,扁担沟镇村两级干部的确为农民办了不少实事:乡民政干部挨村挨户落实农村低保,使287户特困家庭享受到了国家的关爱;扁担沟村委会积极向有关方面申请,争取到了80万元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今年已经改良600余亩盐碱地,增加总产值达18万多元;乡水利部门四处奔走争取资金,改善烽火墩等村年久失修的自来水管线,使数百人重新喝上了甘甜的自来水……

  干部急群众所急,服务到位了,农民得实惠,收入增加气顺了。今年扁担沟镇粮食增产,林果丰收,养殖业持续发展,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超过3600元,比上年净增300多元。镇党委书记徐广堂高兴地说,自1990年扁担沟镇成立以来,今年首次出现零上访。这首先归功于党的惠农好政策,也与干部积极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有很大关系。(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