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关注甘肃文艺院团改革(八)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6日13:00 兰州晨报

  收入演出挂钩“收扰”军心省秦剧团激发演职人员积极性“拉回”失去观众

  从演员起初找种种借口不愿演出,到争着抢着上台演戏,再到创作排演的多个秦腔剧目打入有“戏窝”之称的陕西。甘肃省秦剧团2003年通过内部机制改革,探索出一条既能激活演职人员积极性,又能挣回大把钞票的新路子。秦腔戏迷众多省秦剧团团长王建平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全省共有秦腔剧团54家,如果加上各地的秦腔茶社、秦腔宴会

团体有100多家。

  如此多的团体能够存活,充分说明秦腔在我省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在广大农村,喜欢秦腔的群众很多,王团长说,最让他感动的一次演出,是在一个农村露天剧场,来看演出的达3万多人,就连剧场周围的土墙上也坐满了观众,10多公里以外的老百姓乘着三马子、拖拉机赶来看戏。

  “大锅饭”弊端多虽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但原有的“大锅饭”机制长期困扰着省秦剧团的发展。

  “以前,团里吃‘大锅饭’,人心涣散,演员演多演少一个样,演好演坏一个样,反正大家的收入都一样。如果让谁出演,演员就会找很多借口不演。演职人员没有积极性,‘老戏老演、老演老戏’的现象并不少见,能上台演出的剧目只有20多个,全年的演出场次也不多,演出少,交流少,剧团根本无法掌握老百姓到底想看什么样的剧目。试想,在这种情况下,要让老百姓自愿花钱看演出可能吗?”王建平毫不忌讳地说。

  改革激发活力如今,这种现象在省秦剧团已成为历史。据王团长介绍,2003年3月底,省秦剧团开全省专业院团之先河,通过内部机制改革,每个演员的收入、奖金都与演出场次、基本功训练、陪练等挂钩,这一举措大大激发了演职人员的积极性,以前找借口不愿演出的人都争着抢着演出,关心演出的人多了,主动联系演出的人也多了。另外,改革带来的另一显著变化就是,激发了大家创作的积极性,演出剧目由原来的一年20多个变为现在的一年50多个,而且,新剧本每年还以三四本的速度递增,原来因为剧目单调、名角少、主角少而失去的一部分观众重新被“拉”了回来。其次,通过内部机制改革,剧团的演出场次也明显增加:2002年全年只演出69场,2004年就达到138场,今年排练了3个月,演出场次目前也已达到120多场。通过改革,省秦剧团的演出“地盘”已不仅仅局限于陇原大地,凭借剧团良好的声誉和演员扎实的功底,2003年成功打入有“戏窝”之称的陕西,并每年在此演出多达50多场。

  渴盼专业剧场演职人员的积极性大增,新剧目逐年增加,演出场次递增,剧团不再是改革以前的“烂摊子”,新机制在激励、鼓舞剧团每个人的同时,迫在眉睫的难题也随之而来。王团长告诉记者,剧场是一个专业院团演出链条上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但受经济条件制约,我省目前还没有一个供秦腔演出的专业剧场,剧场不固定一定程度上困扰着省秦剧团的长远发展。但王团长同时表示,他们并没有因此而丧失创作、演出的信心,仍以百倍的热情投入到新剧目的创作中去。

  本报记者武永明平丽艳

  ●相关链接甘肃省秦剧团甘肃省秦剧团前身是陕甘宁边区陇东文工团秦剧二队,50多年来,先后创作排演了《白毛女》、《刘胡兰》、《思源》等一大批颇具影响、深受观众喜爱的秦腔优秀剧目。小戏《断桥》、《拷寇》、《拾黄金》曾参加第一届中国艺术节西北荟萃演出,小喜剧《挂圈圈》荣获全国戏剧小品比赛一等奖;窦凤琴因在《白花曲》一剧中生动刻画了胡承华而荣膺第十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该剧在全国梆子戏调演中荣获7个奖项;谭建勋因在《飞将军李广》中成功塑造了飞将军李广而荣膺第十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该剧在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中荣获16个奖项。

  2001年,该团创作演出的《思源》在第二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上荣获28项大奖,并获第十一届中国人口文化奖、甘肃省第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目前,该团国家一级演员有窦凤琴和谭建勋。

  本报记者武永明平丽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