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21世纪的鲁迅:一个更真实的存在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6日13:30 人民网

  

21世纪的鲁迅:一个更真实的存在

  2005年12月11日上午,“《鲁迅家庭大相簿》出版座谈会”在北京鲁迅博物馆举行。同心出版社社长刘霆昭、总编辑解玺璋、鲁迅之子周海婴、电影《鲁迅》主演濮存昕、鲁博馆长孙郁、北京鲁迅中学校长郗明、在京鲁迅研究专家代表王得后、张恩和及“鲁迅青少年文学奖”获奖学生代表等人出席了会议。以下是这次会议记录的整理,供网友赏读。

  时间:2005年12月11日上午;地点:北京鲁迅博物馆。

  周海婴(鲁迅之子):

  各位先生,各位同志,各位同学,同心出版社、鲁迅博物馆的各位同志,今天非常高兴,出乎我意料之外,能够把《鲁迅》电影扮演鲁迅的濮存昕老师请到这儿来,这也是我非常高兴的一件事情,大家能够有机会见到他,他在非常忙的情况下能够来,我应该代表大家向他表示谢意。大家看到我桌子上没有纸,我本来不准备讲话,在这儿表一下我的心意,这本《鲁迅家庭大相簿》本来没有准备出,也是经过三年的考虑,经过北京鲁迅博物馆的王得厚先生极力地说服我,应该出一本鲁迅相册,家庭的相册。我向来是低调,不愿意把这些东西拿出来,因为我已经接受了一个教训。就在我和母亲到沈阳去的时候,当时沈阳欢迎各位民主人士上台,我本来不准备上台的,后来我母亲跟我说,你免得犯错误,你就跟着茅盾夫人的后面,我当时就知道了,跟在茅盾夫人后面大概不会犯错误。但是台上念名字,念到最后,茅盾夫人上台以后,看到我在底下,一挥手,你怎么不上来?我一犹豫,上去了。台上主持人一楞,这个人怎么上来了,我冷汗就出来了。后来他也介绍这个人是谁谁,我也鞠躬了,底下也拍手鼓掌,这个教训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所以我不愿意在我父亲的相册里把我和家人的像放进去,我觉得不应该,放进去以后别人会说三道四。可是现在大家觉得应该放进去,而且,我父亲也曾被人骂过“断子绝孙”,把我们家庭照片放进去说明鲁迅有后了,就打消了这个顾虑。另一方面,过去一直宣传鲁迅如何如何拍桌子骂人,或者是他写文章很次,对人怎么怎么样,我们觉得应该恢复我父亲的真面貌。怎么恢复呢?一个就是这次拍的《鲁迅》电影,请濮存昕老师演鲁迅,演的完全生活化,完全恢复了我父亲这个人和蔼亲切的形象,所以也感谢濮存昕老师。这本书也是这个意思,通过这本大相册,看看鲁迅平时待人接物的方面,以及他的家庭状态,这是我们的本意。没有更多的奢望,仅仅就是这样。

  孙郁(鲁迅博物馆馆长):

  祝贺《鲁迅家庭大相簿》的出版,这本书出版以后,媒体给予很多的关照。出版的过程我还是比较清楚的,因为最早联系的过程中大家做了很多工作,鲁迅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也做了一些工作,主要是在周海婴先生的指导下这本书终于出来了。我觉得一个很重要的意义,我们对于鲁迅和鲁迅的家族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有一次跟周海婴先生说,将来肯定有人来研究你的。他就笑,说不可能的,其实是这样的。红学后来变成了曹学,从一个家族的演变史可以看到一个文化的流变史。特别是许广平先生,生前做了很多关于鲁迅思想普及的社会活动,到了周海婴先生,读者都非常想知道他们的一些情况。他们这个家族里有很多的故事,我想其实隐含着我们当下一些社会生活变化的痕迹,这也是一个缩影,折射出七八十年来中国社会的变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鲁迅家庭大相簿》的出版给学术界提供一个非常好的资料,包括我自己也很想了解这些情况。这本书在整个鲁迅资料、图像的出版史上都是很重要的一本书,丰富了我们的视野,而且有些照片过去从来没有看过,作为一个研究鲁迅思想的工作者来说,这本书的出版非常及时,对同心出版社和周海婴先生表示感谢,为社会贡献了一本非常好的书。

  濮存昕(著名演员,鲁迅饰演者):

  我就是一个演员,我在电影《鲁迅》中扮演这样一位了不起的大师。我坐车来的时候想,隔了很长时间了,演完电影之后我又要参加鲁迅的一个活动。我扮演鲁迅的灵感,一方面来自于文字,一方面就是看这些照片,死死的看。我领悟的是什么呢?我就说一个概念,鲁迅眼里有一种神游的东西,在很多照片里我们仔细揣摩捕捉他眼神后面的东西,他的思维方式,神游。鲁迅先生在谈话的时候,他脑子开阔的空间比我们大的多,他突然从这个空间走了,走了之后谈出来的问题都是入木三分、切入实际,这真的是伟人才能有的思维方式。我们纪念鲁迅的所有活动都是在社会不太关注、不太知晓的情况下做的,社会就是一个肌体,鲁迅先生的精神如同血液在肌体内流淌,我们所有的文化传承就是靠这样做的,我们一定要把鲁迅先生对整个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影响让后代知道,就做这个事。我们永远在鲁迅先生的影响和感召下,我们也神游,我们跟社会的空间是脱离出来的,这种感觉也是一种气质,一种文化气质。现在的孩子们他们在不懂的情况下也得读,读到一定的程度就是一种积累。明年我一定空出时间来做关于鲁迅先生更系列的工作,做出动静,让社会知道这个血液在跳,鲁迅先生的精神是有力量的,现在我们在做永远流动的东西,这是鲁迅先生给我们的感悟。无论这个时代糟糕到什么程度,文化永远是前进的。

  朱正(著名学者,鲁迅研究专家):

  今天很高兴,10月31号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鲁迅全集》的首发式,今天又来参加《鲁迅家庭大相簿》的赠书仪式,非常高兴。鲁迅虽然是上个世纪的作家,但是他的精神非常重要,还是受到我们的珍爱,我们中国文化界对他的尊敬、重视说明鲁迅的影响非常大,我们继续遵循他的方向,也说明我们中国思想界还是有希望的。

  张恩和(著名鲁迅研究专家):

  20世纪是鲁迅的世纪,21世纪是胡适的世纪,有很多人附和,但是我对此是很怀疑的。山西的韩石山最近出了一本书《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在座的很多少年还是读鲁迅的。我想现在这个时代,经济大潮,是不是应该忘记鲁迅?鲁迅是不是过时了?学术界也有这个声音。日本一个人说,21世纪把鲁迅的东西教给大家有点过时了。但是,在我们这个民族,应该看到鲁迅的确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物,鲁迅给我们留下的是一个富矿,是一个可以不断地开采、并且给我们提供精神粮食的大富矿。“一个民族没有出现一个伟大的人物是很可悲的”,但是,如果一个民族出现了伟大的人物而没有很好地对待,那也是更可悲的。

  我们现在也面临这个危险,进入21世纪,我们到底还要不要鲁迅?现在出版界的出版物太多了,垃圾特别的多,有用没用的都出版了,垃圾比真正的精神读物要多。同心出版社能够坚持,不但出了这本,以后还要出,可能不一定有多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只要能够把这个工作做下去,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实质的工作。有的知识分子总喜欢说“守望精神家园”,我们要把这个传下去,不断地扩大,扩大宣传,教给年轻人,对我们这个民族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功德无量的事情。很多出版社现在眼睛盯的就是钱,如果光看钱,不去出版鲁迅的东西,将来年轻人就不知道鲁迅了。我刚才打车来,这个司机还不错,我跟他说到鲁迅博物馆,他说鲁迅这个人还不错,我听了很高兴。孙玉石那次到鲁迅博物馆,也是打车,司机不知道鲁迅是谁,说是大作家,他说什么大作家,有海岩大吗?我今天打车来的这个司机还知道鲁迅,不错。我觉得怎么把鲁迅的精神代代传下去,出版界要起很大的作用,要把这个星火一直传下去。如果没有书,没有读物,那也不行,所以今天我非常高兴,同心出版社做了一件很好的事情,特别是这个《鲁迅家庭大相簿》,对大家进一步了解鲁迅有很大的帮助。我表示祝贺,表示感谢。

  孙玉石(著名鲁迅研究专家):

  前两年大家都在议论鲁迅的价值,还有一些论文、专著,都谈21世纪以后鲁迅还有没有价值,还要不要读鲁迅?会上有人明确发言要告别鲁迅,鲁迅属于20世纪,不属于21世纪。关键的核心,鲁迅是一个讲恨的作家,而21世纪需要爱。有一本书从头到尾讲21世纪是大爱,鲁迅是教给人恨的,所以要告别鲁迅。但是,最近有几件事情,一个是新修订的《鲁迅全集》的出版引起那么多的社会反响,接着就是《鲁迅家庭大相簿》的出版,后面还有很多读物的出版,包括鲁迅所藏的所有版画要出版。这两个事情告诉人们一个信息,21世纪、22世纪鲁迅照样有他的意义和价值,甚至更显出他的深刻和悠久,作为一个研究者我更相信这一点。

  我刚才翻了翻这本书,绝大多数照片是看过的,但是很多没有看过,这就显示了它的珍贵性。我们过去研究鲁迅主要是从文字上,从他的全集以及一些文本进行研究,文本研究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大的鲁迅精神世界。有人曾把鲁迅对版画的提倡、收藏、评论、介绍,和他的文学创作结合起来,研究鲁迅精神世界。现在把这样一些照片,特别是家庭照片出这么一部书,我觉得是给研究鲁迅精神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它可以促使我们更立体地、更深入地、更鲜活地来看鲁迅的精神世界,鲁迅的气质、性格、交往,使我们对鲁迅的认识充满一种历史感、鲜活感、立体感。我觉得,对一个世界性作家的研究需要这样的东西。过去有人从江南大家庭来研究中国文化,为什么一个大家旺族的发达造成了中国的繁荣?1957年以后批判了,但是现在看还是非常有必要的。把鲁迅家庭的照片和文字放在一起研究,会给我们研究鲁迅提供一个新的视角。鲁迅博物馆和同心出版社所做的工作非常有意义,博物馆关于鲁迅的藏书非常珍贵,藏在那儿就藏在那儿了,能够用这样一本书的形式提供出来,给大家更多的研究资源,开拓研究的视角,我从中得到启示。

  王世家(著名鲁迅研究专家):

  其实,鲁迅在1936年逝世以后,就像一个幽灵一样到处游走,你想绕开不可能,想躲也躲不开,鲁迅是客观存在,是我们面前的一座高峰。至于现在骂他,不是现在才开始的,鲁迅生前挨的骂是最多的。鲁迅将对中国、对我们这个民族发生永久性的影响,这不是承认不承认的问题,这是一个客观存在。《鲁迅全集》990元一套,我说1000元照样卖。我读了这本画册以后,感觉充满了亲情,海婴先生把他们一家的生活状态全部展现了出来,充满了亲情,尤其很多照片是头一次看到的。如果我们仔细翻阅这本相册,有很多鲁迅的形象是第一次出现,海婴的形象比较多,这个相册很有史料价值。遗憾的是,这个相册在设计的时候版面很大,排版很大,但是有些照片比较小,不是很清晰,希望在精装版的时候版面设计好一些。另外就是色彩,这本画册的照片都是原版,原版色彩和加工过的不一样,在色彩上再逼真一些,使这本书里的照片是最标准的照片。

  鲁迅的形象通过图片来展示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家庭大相册是展现鲁迅的一个形式。海婴先生可不可以考虑一下,展示一下1936年以前的鲁迅。“文革”中出了一本《鲁迅》,但是那个《鲁迅》有错误,整个框架是不错的,我们在那个框架上可以以鲁迅为主题再出一本书,这样会更好。

  朱金顺(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现代史料学专家):

  我说的跟大家说的可能不太一样。听说还要搞一个精装本,搞的再好一点,这里面有一些错误要改正过来,将来如果有人需要照片的时候,拿这个做底子扫描,不用再找孙郁了,那就更好了。

  既然是精装的,下点功夫,比这个更上一层楼。这样的话不仅大家可以看,也可以作为一种有用的史料,谁要用的话,有了这本,既不用再找鲁迅博物馆,也不用再找纪念馆了,达到那个水平就更好了。另外,这里还有一些错误,可以请专家拿回去看看,横挑鼻子竖挑眼,吹毛求疵,然后把结论告诉出版社,把精装本弄成经典性的。搞一次也不容易,出版社投入这么大的资金,搞的谁都找不出毛病,可以在学术研究上发挥作用就更好了。我这个人做学问有点走火入魔,最近发表了两篇文章都是找别人毛病的。现在的研究,新文学研究,鲁迅研究,做学问的人越来越年轻,比我们更心浮气躁一些,都急于要出成果,可是错误确实不少。我的学生说我现在做的是清道夫的工作,人家看书都看优点,我专门找人家的缺点,缺点越来越多。现在报纸的责任编辑不希望你找他的错误,当年许广平先生就不是这样,许先生在《鲁迅回忆录》里把王玉和和王方仁搞混了,讲到王方仁的时候下面打了一个括弧,写了王玉和。《光明日报》刚一发表,错了,没过几天就发表了一篇文章。王方仁是鲁迅的学生,不怎么样,王玉和是柔石的同乡,对鲁迅做了很多帮助性的工作。有人拿出当年鲁迅跟王玉和的信,许先生一看这个信就知道把两人搞错了,马上就写了一篇小文章,让《光明日报》发表了。现在不是这样,现在的责任编辑他要错了你最好别说,你说了以后对作者不好,对责编也不好。其实不是这样,只要错了就要说出来,免得以讹传讹。我现在退休以后闲下来就做这个工作。现在流行插图,我就查这里面的错,我现在找出很多错误,准备写一篇文章。头一篇就是陈思和同志,陈思和同志搞巴金研究出了本书,讲到巴金当年在北京大学学习,插图是燕京大学的校门,巴金当年不是那个北京大学,是在红楼那儿。我希望同心出版社出一本真正的精装本,以后谁要看不用再找别的,我们这是经典的,没有错,可以给学术研究提供方便。

  张梦阳(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鲁迅研究专家):

  《大相簿》是我比较关心的,上回开会的时候,解玺璋说要出这本书,我记住了,后来我到图书大厦买,一问多少钱,188块,吓坏了,当然还是买了。买回去以后我仔细看了,确实是非常不一样。现在有些出版社出了一些学者的家族谱,如果研究鲁迅光研究鲁迅一个人确实不行,周氏的家族对研究鲁迅是非常重要、非常必要的。我退休之后,现在时间安排比过去在职的时候还紧张,原来星期二到社科院,现在星期二也不用去了,等于一个星期连轴转,七天全在工作。从退休之后,我把鲁迅的东西从头开始看,从他的家世,从早年在绍兴一直到后来重新看了一遍,我感觉这里面可以做的工作非常多,做不完。80年代有一个学者说不愿意研究一个人,他说那个人是一辈子,我也是一辈子,为什么我的一辈子研究他的一辈子。我感觉研究鲁迅的一辈子是非常值得的,用自己的一生来研究鲁迅还是很不够的,如果还有下辈子的话,我还要研究鲁迅,值得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出《鲁迅家庭大相簿》,这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当然,出精装本的相册肯定更贵了,但是多贵我都买。除了出精装本的相册之外,是不是可以出光盘?能不能把这些相片和濮存昕先生的朗诵合成光盘?另外还有一些鲁迅身世简要的介绍也可以放进去做成光盘,这样更有利于学习鲁迅、研究鲁迅。刚才几位老师也说过,鲁迅虽然是受了各种各样的谩骂,但是他的价值不仅是20世纪、21世纪,到22世纪,鲁迅也会长存。周海婴先生和同心出版社,做出这么一个《鲁迅家庭大相簿》,我感觉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应该把这个事情做的更精、更大。

  杨艳丽(鲁迅博物馆资料室主任):

  第一,我祝贺同心出版社出《鲁迅家庭大相簿》。我知道两个信息,鲁迅新的写真集和照片集很多年没有出版了。裘沙先生一直想出一个非常真实的鲁迅写真集。出照片集特别不好出,要出精装本,成本更高,他联系了好几个出版社,都因为成本太高没有出成。这本《鲁迅家庭大相簿》同心出版社出版了,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努力,也是一个成功,我表示祝贺。

  第二,这里纠正了一些内容,把最新的研究成果收进来了。其实研究鲁迅的文本,一个是鲁迅著作、鲁迅的译文以及鲁迅的手稿全集,这是研究鲁迅的基础东西,再一个就是他的写真集,这是他的形象定格,某一个阶段他所从事的事情的历史片段,就要求他的真实性,这是非常重要的。把某一个人挖去了,或者是某一个东西定位错了,那研究的基础就错了,这本书纠正了很多东西,这是非常好的,在这方面下了功夫,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真实的文本。

  第三,增加了很多内容,过去的写真集里好多照片是没有的,这里都有了,特别是家族的照片。刚才周先生讲不想张扬自己,采取低调的态度,但是我觉得没有必要,大家想知道这些。鲁迅活着的时候海婴已经出生了,鲁迅著作里有好多对于海婴的描述,那是鲁迅研究当中的一部分,所以应该有所介绍。

  第四,形式的新颖,这种形式很大气,看着很像样,很舒服,有它独特的地方。既向同心出版社祝贺,也向周先生祝贺,又一个新的文本出现了。刚才有人说,鲁迅博物馆全是翻拍的鲁迅照片,没有原片,不是,鲁迅的文物中有好多原片。好多我们原来没有的照片都在周海婴先生家里收藏着,这回都拿出来了,非常珍贵。

  黄乔生(鲁迅博物馆研究室主任,著名鲁迅研究专家):

  我感觉这个书出得很好。周家不是一个普通的家庭,许广平先生也不是一个普通的妇女,周海婴也不是一个普通的人。周家这个大家族是很大的家庭,是很有研究价值的,所以这个相簿的出版对我们研究鲁迅是一个新的发展。周海婴先生也是有研究价值的,他70多年的历程跟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历程也是很有关系的,他最近几年出版了《我与鲁迅70年》,也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引发了很多讨论。这个《大相簿》应该是《我与鲁迅70年》那本书很好的补充,原来我们看的照片不是特别多,这次周先生把很多照片拿出来,耳目一新。

  刚才有老师讲,在整个编辑的过程中,考虑到编辑的体例,在图片中有很多说明文字,把鲁迅先生的业绩和写真串在一起,给读者一个完整的印象,给大家提供很多的信息。我想我们下去以后要认真阅读,我们要给出版社提出意见。刚才我看了一下,21页,《狂人日记》的封面,以前我没有见过,这是周先生给我们提供的,不知道这是来自哪里,是不是能够做一个说明?26页,《阿Q正传》的封面,原来收藏的人叫夏日年,这个封面是世界语还是汉语拼音的版本?最好也做一个说明。这都是周先生从箱子底找出的珍贵图片,是不是在新版里做一个说明,给读者更多的信息,这样这本书更完整一些。

  (根据记录稿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