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批评】礼仪之邦的后代咋不会排队?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6日18:40 人民网 |
砖头话语:“巴士站必有抢门大战,饭堂中难得不见的夹塞活动,是从文革串联开始,文革中开后门泛滥时变本加厉的:十年乌托邦实践,实现的是反乌托邦。利令智昏闹乱了中国社会的基本礼节,斯文扫地,必然文明消失。” 矛头指向:排队与公德 话题摘要: 最近英国电视台重谈与俾士麦号的海战,胡德号侥幸活命的三人,如今尚存的只有一位老先生。巨舰沉入水中时,这位水手憋着气朝舱口游去。正好对面游来一位军官。洞口很小,只容一个人勉强钻出。这个军官做了一个姿势,人人都懂:“您先请。”水手钻了出来,升到洋面,幸而被救起。那个军官不在被救的三人之中。 在急速下沉的半截船体中,能保持如此习惯,这必定已经成为不假思索的本能了。一句话,为礼而亡,礼令智昏。 读到此,各位想必已经知道,我要说的是排队,这个多年来让中国人丢脸的小毛病兼老毛病。文革后刚进入中国的老外,最不理解的就是国人拒绝排队,前拥后抢,颜面丢尽。几十年了,改善不多,现在每个中国城市都金碧辉煌,但是让老外朝中国人摇头的,依然是排队。 如果礼仪缺失来自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如何解释新加坡的秩序井然?如果把不排队怪到经济不够发达,那么如何解释世界其他地方华人的彬彬有礼?如果推说改正坏习惯需要时间,如何解释柜台前抢着比手长的餐馆?售货员,售票员,首先就不想负起“改造国民性”的麻烦责任。即使顾客中有人抗议,希望销售人员注意先来后到,得到的大部分反应是翻白眼。 而同一街上的麦当劳,队伍再长也安心排着,因为老板规定:营业员必须照应排队秩序。可见中国人不是不想排队,而是不排队得到鼓励。 我的记忆中,巴士站必有抢门大战,饭堂中难得不见的夹塞活动,是从文革串联开始,文革中开后门泛滥时变本加厉的:十年乌托邦实践,实现的是反乌托邦。利令智昏闹乱了中国社会的基本礼节,斯文扫地,必然文明消失。 此劫遗泽深长,至今代代相传。新的一代,已经不知道排队的目的不仅是效率,时间,利益,更是人性的和合,他们体会不到礼仪谦让也会给自己一种从容大度的精神愉快。 礼仪王国的后代,已经不明白胡德号舱口的军官,为什么会做那个优雅的姿势――逃命也论个先来后到――哪怕只是为了在人类的杀戮历史中,留下一个自我尊严的故事? >>> 编辑点题:麦当劳和中餐馆的差异有很多,一个要排队一个不要排队,这样的差别可能是最无厘头的。“礼仪之邦”固然不是浪得虚名,可是谁见古书中记载过大碗喝酒、大碗吃肉的英雄们在餐馆排队来着?肯定没有。因为古人从来不会关注这方面的小节。所以,即使在古代、在正宗的“礼仪之邦”人们也是不排队的。不排队并没有堕了“礼仪之邦”的名号。排队属于一种外来的文明,需要一定的场合,比如麦当劳。所以,要想人们在车站也排队,只有把车站打造成麦当劳那样的场合。这个场合的关键是“不自觉”。一种文化的引入也不然需要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