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春晚:别把演员当小孩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7日00:03 红网

  12月13日,针对陈佩斯将和朱时茂重返春晚舞台的消息,陈佩斯说,他绝不可能参加春晚演出。“春晚是个有23年历史的品牌,它应当不断创新,不能老把我拿出来炒作,我都被炒作了好几年了,也都解释了好几年了。”(《北京娱乐信报》2005年12月14日)

  被网络“曝光”的春晚节目单上,有陈佩斯和朱时茂的小品,而陈佩斯则“拜托”春晚不要老是拿他来炒作。陈佩斯内心里究竟是否喜欢被炒作,外人很难清楚。不过,陈佩

斯回顾先前他对春晚的一些不满,值得玩味。他和朱时茂曾一直研究如何让春晚的小品节目创新,希望“把电影手法借用到小品中来,不仅可以打破时间与空间的距离,而且还能增多笑料。”建议春晚增加高科技魔术等节目,可惜的是,但这些点子都没能被采用。

  陈佩斯的“遗憾”,其实也是绝大多数电视观众的遗憾。现在的春晚,虽然不过二十出头的年纪,怎奈已经未老先衰,给人一种老态龙钟的感觉。尽管每年的春晚都宣称在改革,问题在于,很少有哪次不令绝大多数观众失望。希望搬出一些昔日的名演员重振春晚雄峰的想法,可以理解。但是,对于早已看破春晚制度性缺陷“红尘”的陈佩斯而言,他之所以现在不买账,源于先前春晚根本没把演员的建议当回事。说得难听,春晚屡屡将演员当成“孩子”,认为演员的智商不如导演的智商,节目的事情,一切都得服从导演的摆布。否则,惟恐掺入演员的点子,会搞砸春晚似的。春晚的衰微,是否与多年来春晚导演“家长式的”领导作风有关?不然,陈佩斯何必又要反感春晚炒作他本人呢?

  美国学者约翰•费斯克在其《理解大众文化》“大众的辨识力”一章中,曾谈到家长对孩子看电视的管教行为。不少家长高估了电视对儿童的负面影响,低估了孩子的辨识力。大众文化具有相关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大众文化是大众根据各自不同的相关背景,对文化进行再创造的一个过程。也就是说,大众文化需要民主做保证。以此审视我们的春晚,试问春晚节目组究竟给了每个演员多少的民主权利,保证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对审查通过的节目按照自己的意图进行再创造?要知道,娱乐节目的生命力,往往是在演员的即兴发挥中不经意创造出来的。听陈佩斯“诉苦”自己和朱时茂的意见被否决,不难推知,既然连名气大如陈佩斯这样的大腕,在春晚导演面前尚且人微言轻,何况那些初出茅庐的新秀们,哪个还不得把导演当成圣人,惟命是从?

  再有一个半月的光景,2006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又要上演了,春晚的导演,可曾理解一下陈佩斯的牢骚,就屈尊来个问计于民吧。毕竟,二十多年了,即便演员真的一度是个孩子,现在也该长大了。

  (稿源:红网)

  (作者:刘海明)

  (编辑:潇湘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