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毽子”史话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7日01:52 舜网-济南时报

  自古以来,踢毽子就是冬闲时节民间传统的体育活动,其历史之久远,普及之广泛,几乎没有其他运动可与比拟,被誉为“生命的蝴蝶”,实不为过。

  据考证,踢毽子最晚起源于两千年前的汉代,那时的画像砖上就有踢毽者的画像。而到了南北朝及隋唐时期,踢毽运动开始盛行,并绵延至今。较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唐代释道宣的《高僧传》:“沙门慧光年立十二,在天街井栏上,反踢蹀,一连五百,众人喧竞异而

观之。佛陀因见怪曰:此小儿世戏有工。”蹀就是毽子,佛陀为少林寺祖师,善踢毽子的少年慧光当即被佛陀收为徒弟。踢毽子甚至影响了少林寺武功,僧人曾把踢毽子作为一项练武的辅助功夫。

  也有说毽子由古代蹴 (踢球)演化而来,宋人高承《事物纪原》即称踢毽子为“蹴 之遗事也”。因此,踢毽子与踢球运动有许多相似之处,讲究心到、眼到、脚到,精力集中;不但有单人踢,还有多人一起踢,除去通常的单足立地的踢法外,还有跳、跷、跪、踩等各种花样。清人阮葵生《茶余客话》“踢毽”一条载:“其中套数家门,凡百十种。”并有文字表明其已被列入杂技团表演项目,以踢毽为业者称翔翎艺人,讲究用染过红绿等颜色的雕翎扎毽,蓬松柔软,绚丽斑斓。清人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即有对他们“博戏中之绝技”的记载。1940年前后,北京翔翎艺人谭俊川,就以其奇巧绝技而蜚声中外。上世纪40年代,第六届全国运动会上,踢毽子曾被列为国术比赛项目。

  世人甚至将毽子与棋、琴、书、画、唱等相提并论,可见对其喜爱程度之深。明人刘侗《帝京景物略》中就有“杨柳儿青,放空竹;杨柳儿死,踢毽子”的民谣;清代风俗画集《北京民间风俗百图》里也画有踢毽图。我国历史上有许多城乡有踢毽子的风俗,作为“天寒时消遣之一法”,以至成为年节“岁时”活动。

  至于毽子的做法,《事物纪原》载:唐宋时小儿以铅锡为钱,装以鸡羽,呼为 子。清代李声振《百戏竹枝词》“踢毽儿序”云:缚雉毛钱眼上,数人更翻踢之,名曰攒花。攒花即毽子别名。《燕京岁时记》上说:“毽儿者,垫以皮钱,衬以铜钱,束以雕翎,缚以皮带。”可知古今大同小异。

  虽然踢毽子为“雕虫小技”,但由于它有益健康而且有趣,更兼植根于民间,所以拥有强大的生命力,经年不衰,至今仍然是人们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

  □李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