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为生民立命的深刻实践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7日08:02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本报评论员

  本报“承诺大回访”系列报道,日益逼近一些深刻的社会问题。“看病难、看病贵”,广大群众有亲身感受,这也是社会舆论长时间关注的焦点问题。

  前不久,国务院研究中心有关负责人根据相关调查研究,认为我国“医改基本上不

成功”。“医改不成功”与“看病难、看病贵”有很大相关性。那么,在医改总体上陷入僵局之时,局部能否有所突破?成都的实践证明,农村“两网”以及“六免、八减、三优惠、一方便”医疗服务优惠等措施,对解决“看病难,看病贵”是有效的,同时,也为进一步的医改探索总结出许多有益的经验。

  “为生民立命”,意思是保障人民的生命权利,有病能得到很好的治疗。这句话出自著名的“横渠四句”,是古代儒家的社会理想。在宣布“医改不成功”后,学术界有人提出“为生民立命如何可能”的问题来讨论。

  中国是个人口大国,大多数人口又生活在农村,缺医少药是一个基本的国情制约条件,因此,提出“为生民立命如何可能”的问题,并不奇怪。

  但是,有人忘记了,儒家的社会理想,在古代只能停留在美好的愿望上。这种普及大众的关爱只能在当代共产党人手中变为现实。在我市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市委、市政府就对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作出庄严承诺,并切实地付诸实施。

  本报日前报道的“5元钱与鸡蛋”的故事,可能是一件小事。可是为了这“5元钱”,市委、市政府以及药监、物价、卫生、监察等部门进行了艰难的探索。往大处上看,全市300多家乡镇卫生院、3000多家卫生室(站)全部进入农村药品供应网络,供应网覆盖面到100%,药品监督网络覆盖率达到100%。

  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就体现在这种“为生民立命”的可贵努力中。从小故事到大网络,我们可以看到,“为生民立命”的伟大社会理想是如何在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发扬中变成现实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