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记载民族工业发展史的广州水泥厂本月谢幕(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7日11:36 信息时报

  

记载民族工业发展史的广州水泥厂本月谢幕(图)

  广州水泥厂门前繁忙景象一去不返,30万西村居民的生活环境也将随着水泥厂的关闭而逐渐改善。

  □专题撰文时报记者何雪峰 陈永华 见习记者孙婷婷 专题摄影时报记者黄亦民 郑

启文

  近日,第一批遣散的老工人拿到了发给他们的最后一笔款项后,离开了广州水泥厂,他们将再也不可能回到曾经熟悉的车间。今年10月,这家位于西村的广州水泥厂已经悄然熄火,正式关闭。安置完900多名职工后,广州水泥厂将在半年时间内清完库存,拆除设备,然后彻底从西村消失。今后,这家兴建于民国时期,有着76年历史、浓缩着广州近代、现代民族工业发展史的老水泥厂,将只能在老广州的记忆里出现。

  昨日,时报记者来到广州水泥厂,厂门口的五只白山羊雕塑因为蒙上粉尘而变得有点灰黑,“艰苦创业、务实进取”激动人心的宣传口号还在。但平日这里隆隆的机器声消失了,看不到巨大的烟囱里冒出的白烟,也没有了戴着口罩的工人出入车间的忙碌景象。整个生产车间一片寂静,只有几名保安在守护着设备。

  今年十月已经悄然熄火

  在广州水泥厂的散装水泥批发处,不时有水泥罐装运输车出入,这是整个厂区唯一忙碌的地方。“这里是在处理剩余的水泥库存,大概还要半年,我们可能就不在这里上班了。”守门的一名保安告诉记者。

  “我们在今年10月已经提前熄火了,熄火时还有900多名老职工要安置。”广州水泥厂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据了解,目前广州水泥厂的第一批遣散职工顺利办妥有关手续,领取了补偿金。而早从1996年起,广州水泥厂就再没有招收过一名新职工。

  身处闹市污染大只好关闭

  广州水泥厂最初选址在西村,当时这里还是农村,解放后广州水泥厂一直作为广州市国有骨干企业和纳税大户,然而水泥生产是一个很特殊的行业,它几乎是“污染”的代名词,改革开放后,随着广州城市规模的发展,广州水泥厂已经处于闹市中心,环保问题一直是市民关注的焦点,也是迫使该厂关闭的根本原因。

  虽然广州水泥厂近年来也在环保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改进,比如一方面停拆旧窑,另一方面引进先进设备增建环保的新窑,并且投入资金对一些设备的电收尘进行了改造,减少粉尘排放造成的污染。但考虑到周边30万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健康,水泥厂离开市区成为必然。1990年,广州市人大代表就提出了关于搬迁广州水泥厂的议案,历经10多年,有关部门最终敲定今年底关闭广州水泥厂。

  拆除后地皮拍卖建商住区

  设备陈旧无疑是广州水泥厂的一个老大难,有的设备从建厂沿用至今。据广州水泥厂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厂里已经计划将这些设备拆走卖掉。记者了解到,由于历史悠久,广州水泥厂很多建筑、设备属于“爷爷级”的老古董,有些还有一定纪念价值,但这位负责人表示:“它们太老了,已经淘汰了,整条生产线卖已经没有人要了。”据介绍,从10月份停火之后,厂里就考虑处理这些“老古董”,现在已经开始拆除,拆完这些设备大概需要半年多时间。

  而广州水泥厂设备拆走之后,将留下一块20多万平方米的地块,政府将收回这块地。根据规划,这里将变成分作商住、公共服务设施、商业、商务办公用地开发。据介绍,这块地皮将进行拍卖,而作为广州水泥厂母公司的越秀集团也有意竞拍。“如果集团买到这块地,我还是有可能继续在这里上班,那个时候守的可能不是水泥厂,而是商场或者小区。”一名保安说。

  西村居民迎来洁净天空

  记者走在与广州水泥厂一墙之隔的机务段大街上,尽管两旁的树叶依旧是铺满粉尘,围墙也呈现水泥色,但空气明显比以往洁净了许多。站在机务段天桥上,以前这里是整个水泥厂粉尘污染表现得最严重的地方,卸料车间一工作,水泥粉尘随北风飘来,行人双眼都难以睁开,但现在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如果没有车辆经过,空气中已经感觉不到粉尘。住在机务段有40多年的何伯告诉记者:“以前西村这边都不敢开窗,一开窗,家里厚厚的一层,全是水泥灰,特别是80年代、90年代,人出去几个小时,感觉也是一脸灰。现在停产了,好多了。”

  但是广州水泥厂污染留给西村居民的印记并没有完全散去,记者沿途看到,从水泥厂飘出来的粉尘,经年累积,已把周边的树木、房屋、道路涂了一层厚厚的水泥灰。而依托广州水泥厂临街厂房而生存的石材加工店目前也是一个污染源,“兹兹”的噪音,打磨散出的灰尘让西湾路过往的行人不得不快步离开。但一个工人介绍,广州水泥厂一拆,他们就可能要离开这里。到那时,30万西村居民将彻底告别粉尘,呼吸到真正新鲜干净的空气。

  “广水的历史已经结束了”

  尽管这里多数居民对广州水泥厂熄火关闭感到高兴,但对同样住在附近的广州水泥厂的老职工,工厂的关闭却别有一番复杂的滋味。“几十年了,一晃眼就关了,广水是一个金字招牌啊,建国后的广州十大企业。”一位50多岁的老工人有点叹息,但是他也坦言,“一线工人的环境确实太差了,满脸灰尘,一身臭汗,跟不上时代了,而且周边的居民生活也确实受到了很大影响,关也是必然的。”

  据了解,在广州水泥厂里,许多岗位依然需要人工操作、原始控制,高温、粉尘、三班倒是广州水泥厂工人工作环境的真实写照。自1996年停止招收新职工后,该厂职工的年龄结构也就偏大,而且文化水平偏低,许多人的青春全献给了广州水泥厂。在宿舍区,一名工人不无感叹地说,“对我们来说,广水(广州水泥厂)的历史已经结束了。”

  关闭历程

  人大代表提案提了15年

  1990年,广州市人大代表就提出关于搬迁广州水泥厂的议案。

  2000年3月,市人大代表叶丽琳等再次发起询问案,促成水泥厂必须在2003年底搬迁完毕的决定。

  2001年,叶丽琳等代表再次发起敦促水泥厂如期搬迁的议案。有关部门表示2003年5月完成搬迁计划。

  2002年3月底,人大代表再次把搬迁问题写进议案。有关部门最终敲定新水泥厂在2005年上半年投产,位于西村的广州水泥厂年底停产。

  2005年10月,广州水泥厂正式停产。

  老水泥厂威水史

  

记载民族工业发展史的广州水泥厂本月谢幕(图)

  始建于1929年9月的广州水泥厂占地面积390多亩,是当时中国南方最具规模的工厂。(资料图片)

  陈济棠公开设擂台

  “五羊”水泥打败英国货

  广州水泥厂的前身是广东西村士敏土厂,于1928年筹建,1931年正式投产,总预算为毫银399万多元,总占地达390多亩。在解放前,西村士敏土厂曾有过产品供不应求、打败洋货的威水史,也有过广州沦陷后被日本厂商霸占,先进生产线被偷运到日本的惨痛史。这种种辉煌和磨难,是广州水泥厂76年历史中不能不提及的故事。

  建厂筹备期

  投资399万进口丹麦设备

  1928年春天,当时的建设部要筑建全长1100公里的“粤汉铁路”需要大量水泥,在此情况下,广东西村士敏土厂(广州水泥厂前身)应运而生。新水泥厂筹备组考察决定大手笔投资:选用丹麦史密芝公司的计划方案,全部从该公司购买进口设备和技术,最后总预算为毫银399万多元。所有经费由中央银行负责贷款,新水泥厂运营后由建设厅负责偿还。

  1931年4月,广东省政府委任刘鞠可为士敏土厂第一任厂长,6月初就正式开机试产水泥,每日产土约200公吨。同年7月7日该厂正式营业,广东西村士敏土厂诞生。当时掌管广东军政大权的陈济棠十分重用留美科技人才,水泥厂筹建时期的工程师黄肇祥和筹备处主任邓鸿仪,以及首任厂长刘鞠可和总工程师林业都是留美归国人才。在这些人才的管理下,广东西村士敏土厂的日产水泥量也逐渐上升。

  厂址之争

  广州西村战胜英德白石咀

  记者从史料中了解到,水泥厂的选址还有一番争执。由于水泥厂的地址要充分考虑到原料采集、交通运输、人员雇佣及安全等“12个先决条件”,为此,1928年,筹备组偕同中外工程工程专家,分别到北部及广州近郊视察,最终确定了两个候选厂址:英德的白石咀和广州的西村。建设厅曾一度确定厂址在白石咀。

  但后来筹备组提交的报告中列举了西村的六大优势:一是交通方面,灰石与水泥的运输最为重要,白石咀只能借助粤汉铁路交通,而西村则水陆交通具备;二是原料方面,西村除了灰石与土煤外,其他原料就地取材足够百年之用,而且运输费用较为经济;三是经营方面,广州当时是东南多个省的华洋贸易中心,厂址设在西村水泥内销外出都比较方便,不必另设销售点;四是保养方面,机器炉窑如遇意外损坏,材料采用方便,专业人员容易寻求,补救也容易,还能节省保险费用。五是职工方面,周围工源众多,不必多建工人宿舍;六是治安方面,西村没有土匪侵袭,不必专设军警保护,经费也可以削减,而白石咀则远离城市土匪较为猖獗,如果发生战事交通就会被隔绝,平时也要多专设军警。

  经对比后,1929年7月1日,广东省政府下达建字第27号指令,要求建设厅将原计划的白石咀改在西村,新厂选址案也就此落幕。

  建成初期

  优质国货逼得洋货降价

  广东西村士敏土厂可以说是在逆境中出生、成长。此前,广东的水泥市场一直被洋货所独占,“土产”水泥并没有发展空间。西村士敏土厂成立后,这一状况慢慢得到改变,该厂水泥产量逐渐上升。

  记者还了解到这样一个细节,为了在市场上迅速打开局面,陈济棠曾在一个公开场合,邀请各界人士见证,用广州水泥厂的“五羊牌”水泥与进口的英国水泥进行现场测试,结果广州水泥厂的水泥质量比英国水泥更好。国产水泥市场因此而打开,产品逐渐供不应求,不但完全供应粤汉铁路工程所需的水泥,而且供应了广东和广西之间的建造工程。而洋水泥纷纷采取降价手段来抢市场。

  据记载,当时广东省的水泥日需求量已增至4000余桶,比建厂初期增加了30%,水泥厂又扩建了190多亩,工厂占地达390余亩,并引进了丹麦全套制土机器。1937年工厂日产量已达660吨。

  抗战初期

  撤退前厂长自行炸毁工厂

  抗日战争初期,属于国防工业的广州水泥厂经常成为日军袭击对象。1938年6月,广州水泥厂累计被空袭67次,最大的石坭浆池机整座被炸毁,其它机器也多处损伤,所幸的是,主要机器未被炸毁尚能正常从事生产。时任厂长的孙满和员工一起随炸随修继续生产。

  10月15日,惠阳失守,广州岌岌可危,广州当局下达疏散令。广州水泥厂先安排不必要人员疏散,并将重要资料档案等转移保存到沙面。10月21日,军事当局决定放弃广州,当天早晨孙满奉命自行炸毁水泥厂部分项目,然后带着员工撤退至广宁。

  广州沦陷期

  日商偷运先进生产线回国

  广州沦陷后一年,日本厂商浅野士敏土株式会社开始占踞广州水泥厂,并对厂内的设备、场地等进行整理,又花费几年时间把厂中的机器肢解配凑修复了一套制土窑机。

  伪省政府成立后,该日本厂商取得了广州水泥厂的经营权。但是当时该厂的碎石机效率非常低下,日产量不及200吨,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当时水泥厂尚在游击区,日商不敢到原料质地较好的花县采料,水泥质量远远低于战前生产。

  抗战即将胜利时,日本侵略军还偷走了广州水泥厂中最先进的生产线,并用船运到日本,抗战胜利后,经过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交涉,日本又赔偿给了中国。

  解放战争时期

  水泥厂分三期重建复产

  1945年日军投降时,广州水泥厂已支离破碎。11月,孙满奉命返回广州重掌厂长之职,旧员工也纷纷回厂积极参与修复工作。据资料显示,当时的省府财政无法向水泥厂筹拨重建款项,战后海内外运输困难物力供应不足,重建工作困难重重。广州水泥厂不得不分为三期重建:第一期用4个月优先修复了第三号制土窑机实现复工制土;第二期运用营业盈余修理第一号制土窑机,并规复发电厂实现自行供电,增开土窑机制土。最后一期,运用前两个恢复制土窑机生产出来的产品经营盈余重建第二号窑机。1946年,广州水泥厂正式复工生产,中断生产8年的“五羊牌士敏土”再次上市。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