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性女子的奇妙对话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8日07:18 中国青年报 |
肖佳 在一家碟店挑碟,一位师姐大概是这儿的常客,正与女店主聊得热乎着呢,这声音慢慢就把我给吸引过去了。这声音绵软,冷静,随意中带了一丝优雅,与那些唧唧喳喳的小女生不同,与那些聒噪杂碎的家庭妇女也不同。我记下了谈话中的几个关键词,有:贵族,独立,气质,性格,改变;也有:车仁表,女人缘,家境好。那女生比她的同龄人似乎成熟通 达,那中年妇女仿佛比她的同龄人时尚鲜活。我把头抬起仔细瞧了一下两个女子,面容平淡无奇。但她们创造了一场奇妙的对话,把世俗与智慧结合,既让世俗幻化为温婉的乐章,又让智慧不那么死板冰凉;使感性与理性交汇,感性因而不至于矫揉造作,理性因而不至于诘屈聱牙。所谓知性女子,就这样被我不经意间见识了一回。“知性”一词,似乎总与女性并用,男人总是要么失之于粗糙,要么理智有余感情不足。那就女性而言,年龄太小不行,没有阅历的支撑;太大也不行,容易受过去经历的限制;文化程度低了不行,没有“知”,“知识”的“知”;文化程度太高也不行,好摆架子,没有“性”,“性感”的“性”;经历太顺的不行,没有磨砺后的沉淀;经历太坎坷的也不行,怨妇招人嫌。这样看来,真正的知性女子不会多。 让我扳起指头数几个看看。 首先就会想到咱们武汉的女作家池莉。武汉本就是一座市民气质特别浓厚的城市,而池莉的小说也总以武汉作为背景,透过市井的凡尘烟火,鸡毛蒜皮,用沉静舒缓的语气向你诉说生活所带来的最细微又最深入的感受。无论是《生活秀》中的命运悲喜,还是《烦恼人生》中的琐碎庸常,池莉都以俯察的姿态道出小人物生活的本质与应持态度。无关宏旨,却格外熨贴人心。正如她在《托尔斯泰围巾》中自陈心曲:“若隔了一定距离看大众,我反而清楚分明;好像在最恰当的座位上看戏,台上的喜怒哀乐,我皆有共鸣并可以让感觉深入,剥茧抽丝,曲径通幽。”就是这与世俗“恰当的距离”,得来知性的圆润通透。 杨澜也算是吧。在镜头前永远都那么风度翩翩,浅笑颦颦,问话暗藏机锋,答话滴水不漏,是一个蕴涵所有魅力元素的女性形象。但是我对她在《艺术人生》中的表现不太满意,她似乎太在意自己的形象和顾及主持人的面子,仍是滴水不漏,可我怎么就觉得虚晃呢?是因为在商场上历练久了吗?可我仍愿把她归入知性女子的典型。因为我从她的眼神中读得出一种通达的善意的狡黠,以及宽容的气质。但我更愿意提张越,那个《半边天》中胖胖的女主播。我并不会闲得去看这档女性节目,我是在看她作为其他节目嘉宾主持时发现那种浓烈异常的“知性”气息的,于轻松闲散中抛出字字珠玑,拥有家常化的外表与学院派的实质,在熙熙攘攘的央视美女中,她无疑是个异类,更是珍宝。 不得不说的是徐静蕾,这个摆脱了“四小花旦”桎梏的清纯女子越来越散发出百折千回的迷香,与那些稚嫩娇柔的玉女形象坚定地挥手告别,把另外三旦甩出了整整一个层次。喜欢她的处女作《我和爸爸》,对命运与情感冷静的不动声色的表达,倔强,落寞。近几年少见的毫不矫情却直抵人心的温情之作,她却只当一篇非正式的学生习作,把其划出了处女作的范畴。 但是但是,这些都只是她们在公众之前的形象啊。真实的她们呢? 所以我想,能否让她们在一个温热的午后,在一个干净的有空调的房间,看得见外面公园的景色,端着茶或咖啡,对谈,谈工作,谈社会,谈文化,谈家庭,谈爱情。俗的雅的,荤的素的,或窃窃私语,或嘈嘈欢叫,我如能得听赏,定是听觉与脑体的巅峰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