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年终特稿:多项利好政策“烧旺”内需之火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8日16:24 新华网

  

年终特稿:多项利好政策“烧旺”内需之火

  新华网北京12月18日电(记者雷敏、王宇)近年来,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相比高速增长的对外贸易和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增长仍显得相对滞后。数字显示,2001年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率高达22.5%,而同期消费年均增长率仅为10.7%,投资与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极不和谐。

  专家分析,我国目前正处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阶段,国民储蓄率较高,市场潜力很大,决定了我国需要、也有条件依靠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在当前投资高增长、贸易增长方式亟待转变的情况下,扩大消费是保持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

  2005年,我国实行了有利于扩大消费的财税、金融和产业政策。同时提出了稳步发展消费信贷等新型消费方式,努力改善消费环境,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增加即期消费的措施。

  在国家各项拉动内需政策的刺激下,2005年我国商品市场继续呈现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08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30309亿元,同比增长14%。

  与城市相比,今年农村消费市场更是亮点频现。在国家各项惠农政策推动下,前三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450元,实际增长11.5%,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

  与此同时,昔日农村“家用电器跑县里,柴米油盐赶市集,日用百货找个体”的落后消费方式有望发生变化。截至目前,商务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已在全国770个试点县中,选取了1150家试点企业,预计年底将建成7万家连锁农家店,农民朋友也可以在家门口消费了。

  但专家认为,拉动内需仍然任重道远。目前,我国城镇居民中高收入阶层与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差距在逐渐拉大,医疗、教育、住房等消费正在对中低收入阶层的即期消费造成“挤压”效应。与此同时,虽然减免农业税、发放良种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政策性增收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民收入的提高,但总体上支撑农民持续性增收的亮点不多。央行的调查也显示,城镇居民中认为“更多储蓄”最合算的人数较上年同期提高4.5个百分点。

  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要努力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把增加居民消费特别是农民消费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不断拓宽消费领域和改善消费环境。

  明后两年,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市、区)覆盖面将分别扩大到40%、60%左右;明年全国将取消农业税,延续了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将成为历史;2006年起,国家将用两年时间在农村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为农民解除后顾之忧。

  在城镇,多项刺激居民消费的新政策有望出台:

  明年,国家将努力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严格执行企业最低工资制度,以全面增加居民收入。将着力解决教育和医疗乱收费、电信服务价格高等问题;将扩大消费热点,完善住房、汽车等消费政策,发展文化、健身和旅游消费;将优化消费环境,规范和促进消费信贷发展,加快个人诚信体系建设。同时,减轻住房、汽车消费的税费负担,停止对小排量汽车使用的限制等措施,也有望明年出台。

  可以想见,这些政策的陆续出台,将进一步撬动城乡消费,烧“旺”内需之火。(完)

   相关阅读:

  专家谏言:应该将扩大内需作为中国宏观调控重点

  二00五年,投资、消费与净出口三驾马车有力地拉动着中国宏观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年关将近,今年中国经济增长将达百分之九已成定局。但中国经济学家指出,不断攀升的投资率使投资与消费这一基本经济结构关系的矛盾日益凸现,解决投资与消费的矛盾,应扩大国内消费需求。

  “消费新政”正在浮出水面 助燃内需之“火”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应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把增加居民消费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可见,在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率持续高位、贸易顺差不断扩大,居民储蓄率高而消费率低的情况下,拉动消费已成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中,多项刺激消费的政策正在浮出水面。

  中国将改变过度依赖投资的增长模式 扩大内需

  2002年以来中国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期,但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效率”的投资马车。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在过去3年里持续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目前投资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高达44%,而消费率(消费占GDP比重)却一路下降至53%,较世界平均水平低20多个百分点。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