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草原丝绸之路(丝绸史话)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9日03:47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
在汉武帝派张骞开拓西北绿洲丝绸之路之前,北方草原之路一直在东西方贸易交流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这条丝路的主通道是西北丝路北端的欧亚大草原。 中国丝绸到西亚 考古发现为此提供了证据。1949年在俄罗斯阿尔泰山地区的一个巨墓中发现保存得 很好的丝织品,其中在巴泽雷克古墓内发掘到精致的中国刺绣褥面,上有彩色丝线用锁绣法绣出杂处于花枝间的凤凰图案,时间为公元前478年。它们的技法和图案与在新疆天山阿拉沟发现的刺绣十分相似,同时还发现了西亚出土的羊毛绒毯和非常细密的羊毛织物。这说明早在公元前5世纪前,就有一条从黑海北岸经土耳其平原、哈萨克丘陵到准噶尔盆地、河套地区以及蒙古高原的草原之路,巴泽雷克曾是这条丝路的中转站,西亚的毛织品通过欧亚大草原运送到此,中国的丝绸也由斯基泰人转送到西亚,通往地中海。古老的游牧民族斯基泰人在开拓和维护这条道路方面,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中国“丝”字的谐音 草原丝绸之路的西端是古希腊,公元前5世纪,中国丝绸已成为希腊上层人物喜爱的衣料,希腊史学家克特西亚斯最早在其著作中提到赛里斯国。由希腊语和拉丁语演化出来的赛尔、赛里、赛里克、赛里亚、赛里斯、赛里可斯,以及后来英语的锡尔克(silk)、俄语的旭尔克,都是丝绸的意思,来源于中国“丝”字的谐音。 草原丝绸之路的东端是蒙古高原。匈奴、突厥和蒙古等马背民族异常活跃,曾先后是蒙古草原的主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虽然控制草原丝路的民族和国家在不断地变迁,但这条草原丝路却依然通达繁忙。 公元前后,匈奴族是蒙古高原的统治者,匈奴失势后,鲜卑等民族崛起,直至南北朝时,突厥族从蒙古高原到哈萨克丘陵建立了东、西突厥汗国,代而控制着丝路。突厥是6世纪中叶在我国西北兴起的游牧民族,北周对突厥“岁给缯、絮、锦、彩十万段”,北齐时,“惧其寇掠,亦倾府藏以给之”,突厥贵族每年坐收丝绸数十万段,将其中的大部分通过草原之路运往西域、中亚、波斯和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廷帝国)等地。本来波斯为丝路的要冲,并控制着丝绸对西方的贸易,后来因突厥族直接与东罗马帝国交易,避免了波斯的中间剥削,从而引发了突厥与东罗马帝国联合与波斯宣战的战争。 公元7世纪三四十年代,回纥在漠北兴起,回纥强制以马与唐朝的绢进行交易,史称“绢马交易”,回纥从汉人手中获取大量的丝绸,并通过粟特商人,从草原之路运往西域、中亚。 草原之路焕发青春 13世纪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落并建立了蒙古汗国以后,蒙古骑兵驰骋于亚欧大陆的广大地区,冲破了往昔的各国疆界,并在此辽阔的领域内广设驿站,将各地连结了起来,使东西方陆上交通畅通无阻,这一时期东西方之间的陆路交通比起历史上任何时代都更为密切,历代被各游牧民族割据、阻断的草原之路又焕发了青春。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12月19日第八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