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著名学者王富仁:把汕大建成“新国学”研究基地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9日10:51 大华网

  千年文明,百年沧桑,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多年来,中国的文人学者一直致力于研究一套符合国情的“国学”体系。但是,随着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先人建立的国学概念现已无法涵盖全部的中国学术,一种既符合传统中国文化概念,又符合现代中国文化的新的国学体系呼之欲出。

  2005年5月,由汕头大学新国学研究中心编纂的《新国学研究》第1辑由人民文学出

版社出版。研究“新国学”的刊物横空出世了,汕头大学新国学研究中心因此备受学界关注。在《新国学研究》第3辑即将出版之际,王富仁教授在百忙之中接受了本报记者独家专访。这位被誉为中国文学界一大旗帜、研究鲁迅国内第一号的著名学者纵横捭阖地向记者阐述了什么是“新国学”、“新国学”研究什么……他满怀信心地表示,要把汕头大学建设成“新国学”的第一个研究基地,并逐渐将“新国学”研究中心建设成结构完整、在国内具有领先地位的文科研究基地之一。

  汕大有条件建成“新国学”研究基地

  “与任何一项学术研究一样,‘新国学’的发展也需要一定的条件。汕头大学及李嘉诚基金会不仅给予‘新国学’人力、财力上的支持,更给予了足够的自由发展空间。”王富仁表示,汕大有优势可建成“新国学”的第一个研究基地,汕头大学也应当在“新国学”的发展中起到自己应有的作用。

  汕头大学“新国学”研究中心成立以来,一直集中力量进行“新国学”的相关研究工作。在王富仁教授的带领下,研究中心将汕头大学各文科院系的研究力量集中在“新国学”的旗帜下,已形成汕头大学的“新国学”研究基地。汕头大学聘请了大量的外教及外国专家,在国内高校中具有绝对优势。王富仁认为,如果汕大注意多聘请该校所缺少的系科如哲学、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文化人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专家学者,作为汕头大学“新国学”研究中心的专职或兼职研究员,这样就可以大大增强中心的实力,并逐渐把汕头大学“新国学”研究中心建设成结构完整、在国内具有领先地位的文科研究基地之一。

  汕大非常注重国内外学术交流,有条件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新国学”研讨会,扩大联系。王富仁告诉记者,2006年1月份,汕大将举行一个有日本、韩国等著名学者参加的“左翼文学研讨会”;此后,还将在汕大举行一个“新国学”研讨会;而2007年的“东亚文学研讨会”也将在汕大举行……充分利用这些机会,在“新国学”的统一观念下联系国内外学者和专家,有利于促进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

  揭开“新国学”面纱

  “新国学”与以往的“国学”相比,到底有何区别呢?王富仁自有一番见解:“国学”是在西方文化输入中国,为了将中国学术与西方学术(即“西学”)区别开来而提出的一个学术概念,而“新国学”是在原有的“国学”概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简而言之,“新国学”是能涵盖中国学术全部成果、真正体现中国学术独立性和整体性的学术概念。

  为了阐明“新国学”的概念,王教授纵横捭阖地对近现代文化史作了一番分析:早前有张之洞等洋务派官僚提出“中学”,但张之洞的“中学”主要指中国传统儒家的伦理道德学说,而由章太炎提倡的“国学”则包括中国古代哲学、文学、文字学、音韵学等各种学术门类,在哲学中也包括中国古代儒、释、道和诸子百家的各种不同的思想学说,是中国古代学术的总称。在章太炎的影响下,我国学术界一直把中国古代文化研究简称为“国学”。“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为了将“国学”与“国粹”区别开来,胡适将“国学”界定为“国故学”,尽管扩大了学术概念的涵盖范围,但仍然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及文化。

  “中国学术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五四’以前的中国文化和‘五四’以后发展起来的中国新文化,都属于中国文化的范畴,都应该进行认真的研究。”王富仁认为,原来的“国学”概念已经不能概括全部的中国学术,因此也不再适应当前中国学术事业的发展。“新国学”就是适应当代中国学术发展的需要提出来的,它视中国文化为一个结构整体,是包括中国古代学术和中国现当代学术在内的中国学术的总称。

  “新国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王富仁此前一直从事鲁迅研究,在别人眼中应属于现代文学研究范畴的学者。然而,王教授告诉记者,他一直关注着“国学”研究中的问题,特别是在2003年6月受聘汕大以后,更加专注于“新国学”研究。

  今年初,王富仁将长达十多万字的研究论文《“新国学”论纲》发表在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社会科学战线》上。当《社会科学战线》连载了这篇论文后,立即在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不少学者纷纷发表讨论文章热议“新国学”。“任何一种新的事物、思想或学术观点的出现,要让大家广泛接受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况且我以前重点研究的是现代文学,如今‘跨学科’提出的研究概念一时间要人接受同样需要一个过程。”王富仁直言,在汕大获得更多的研究空间的同时也面临着“尴尬”。由于汕大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学术氛围同国内一些学术研究实力较强的名牌高校相比尚存一定的差距,因此,来自汕大的“声音”要让更多的人“听到”也需要一个过程。此外,在“新国学”研究过程当中,经费问题也显得尤为现实。

  尽管在汕大从事“新国学”研究并不是“一路顺畅”,但王富仁并“不着急”:“做学问向来是要以‘润物细无声’的精神一点一滴地积累的,只要有汕大及李嘉诚基金会的大力支持,汕大的‘新国学’之路是可以继续走下去并开花结果的。”王富仁还强调,“新国学”并不否认学术争鸣、学术讨论,但这种争鸣和讨论的目的不应当是彼此的胜负,而应该是对中国社会、中国文化认识的深化以及对整个民族学术事业的丰富和发展。因为,“新国学”不是一种学术研究的方法论和指导方向,也不是一个学术流派和学术团体的旗帜和口号,而是有关中国学术的观念。

  当前以《新国学研究》为阵地

  谈话间,王富仁从随身携带的提包中抽出几本厚厚的《新国学研究》赠送给记者。他告诉记者,由于当前的学术刊物大都以发表二万字以下的论文为主,而出版社出版的学术著作又大都不能少于十二万字,这就使得二至十二万字的长篇学术论文很难有与读者“见面”的机会,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学术文体的单一化,因此《新国学研究》主要以刊发二至十二万字的长篇学术论文为主。

  《新国学研究》中的任何一篇文章都不是作为“新国学”这个学术概念的样板而被刊发的,它只是给各种不同的学术研究成果提供一个发表的阵地,并以它的包容性和严肃性体现对“新国学”这个学术概念的具体理解。“‘新国学’不排斥过往任何一个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只是要对这些成果做出新的、符合‘新国学’观念的阐释。”王富仁告诉记者,一些有关潮汕本土文化的文章也编入了《新国学研究》。其中,在已经出版的第2辑《新国学研究》中收录的《闽客方言与“脖子与下巴之间的部位”意义有关的本字》一文中就提到了潮阳、揭阳方言;此外,《新国学研究》也向汕头“本土”的老、中、青研究者抛出“橄榄枝”,在即将出版的第3辑中,还编录了一位汕大学生利用暑期独自外出调查研究土围楼文化后撰写的一篇论文。

  王富仁相信,只要“新国学”研究丛书能长期坚持,就会逐渐取得共识。同时,也可以逐步将“新国学”的观念变成中国学术研究的基本观念之一,并为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的现代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本报记者林文龙邓丹丹摄影报道

  王富仁简介

  王富仁教授的简历表令人眩目:这位中国现代文学著名的学者,有着许多头衔,如鲁迅研究专家、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新中国第一位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等。难怪2003年6月,汕头大学为聘到王富仁教授开出了令学界震动的条件:直接给予其个人100万元的补偿性费用;提供学术经费100万;给予终身教授待遇;提供一套140平方米左右住房,其本人拥有产权。

  王富仁1941年出生,1981年10月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获硕士学位;1984年10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成为新中国第一位文学博士。毕业后,王富仁选择留在母校当教师,这一留就留了二十年,从一位普通的老师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博士生导师。2003年6月,王教授正式受聘为汕头大学终身教授,开始了他在南方的学术研究新里程。在汕大文学院,王教授担负起学科带头人的重任,最重要的是,他要在汕大倡导和建设“新国学”,使汕大成为“新国学”研究基地。

  王富仁教授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即提出“回到人间鲁迅”的主张,彻底改变了“文革”以前中国鲁学研究的根本方法和政治化的道路,有力推动了当时正在兴起的新一轮理性主义启蒙运动,从此受到学术界的广泛承认,成为鲁学研究领域的权威。来汕头大学之前,王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鲁迅研究,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鲁迅研究协会理事;著有《鲁迅前期小说与俄罗斯文学》、《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鲁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论文集5部,散文集4部,译著1部。来汕头大学之后,王教授重点研究“新国学”。他将分三个阶段实现建设“新国学”的目标,并力求实现他在南方办“不赚钱、但能被学界重视”的刊物之理想。当前,王致力于编纂《新国学研究》辑刊。

  (责任编辑:黄幼华、林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