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汇率调整趋向更灵活(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9日11:15 大洋网-广州日报

  

汇率调整趋向更灵活(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

  ●评估后可能得出两种结论,如果3%的升幅对于中国的经济结构影响比较大,那么下一步汇率调整的波幅可能就会减少趋于平稳;反之,中国表现出比较强的调整能力,汇率

调整灵活性就会加大。

  ●人民币升值后中国贸易顺差数字仍然很大,按照超过1千亿元的贸易顺差来计算,人民币要升值10~20%,才能平掉这样的顺差额。因此,要使贸易收支平衡,降低外汇储备增幅,必须依靠扩大内需。

  ●巴曙松透露,增加企业和个人持有外汇的灵活性方面,接下来是要将目前部分意愿结售汇,变成全部意愿结售汇。

  ●“中国外汇市场要做好准备。因为未来2~3年内,外汇业务会有巨大、惊人、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金融业将进入外汇产品创新的密集期。”

  本报讯(记者孔华摄影报道)17日,在广州中信银行年度商界高层论坛上,论坛主讲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拥有人行指定的参与汇率改革研究与政策解读资格的经济学家巴曙松认为,人民币汇率改革进入总结期。

  下阶段汇改基调:

  重回1994~1997年时期效果

  “目前,上一阶段汇改已经进入了总结期。”巴曙松在接受本报记者关于人民币汇率现状及未来走势的提问时表示,7月21日宣布汇改到现在,接近半年的观察,已经为下一步汇改提供了足够的数据和样品,来解决之前的许多重大问题和争议。这期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不到3%的升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几何?

  例如,企业定价是否合适,出口是否受到大的影响,员工的薪酬有没有受到影响,有没有对就业产生影响,部门的收益利润是否在下降等。

  巴曙松透露,现在相关部门正在就汇改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进行评估,而评估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到下一阶段汇改的去向。评估后可能得出两种结论,如果3%的升幅对于中国的经济结构影响比较大,那么下一步汇率调整的波幅可能就会减少趋于平稳;反之,中国表现出比较强的调整能力,汇率调整灵活性就会加大。“现在看来,评估的结果偏于后者更多一些。”

  巴曙松还透露,从我国汇率制度改革走过的道路来看,1994~1997年汇率期处于中国经济增长强劲,是国内外都比较满意的时期。也因此,下一步货币政策的基调,是强调重回1994~1997年期间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且总体基调是平稳升值的效果。

  根据央行最新统计数字,中国外汇储备已超过6000亿美元。外汇储备规模在正常范围内,由于主要用于对外支付,因此计价没有损失。但是,超过正常规模的部分一直快速扩大,成本就会变得越来越高,而收益却越来越低,风险加大。

  降低外储增幅

  必须扩大内需

  巴曙松透露,根据模拟计算,假定所有影响经济的因素都是不变化的情况下,明年中国外汇储备将达到1万亿美元,5年后将突破2万亿美元。粗略估算,1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有4千亿美元面临着损失可能性。

  境外主张人民币升值的言论普遍支持这样的观点,中国外汇储备近年来急速增长,主要是由于贸易顺差所造成,因此需要通过人民币升值减少贸易顺差。

  巴曙松表示,人民币升值后中国贸易顺差数字仍然很大,按照超过1000亿元的贸易顺差来计算,人民币要升值10~20%,才能平掉这样的顺差额,而这样的波幅对经济的冲击是难以估量的。因此,要使贸易收支平衡,降低外汇储备增幅,必须依靠扩大内需。

  部分意愿结售汇

  将变成全部意愿结售汇

  过去多年来,企业一收到外汇,就要强制结汇换成人民币,用汇则要经过层层申请,银行拿到企业和居民的人民币,除了周转头寸外,扎差后必须拿到银行间市场平盘。因此,央行只能被动接收外币投放货币,这也是外汇储备快速增加主要原因。因此,要赋予中国经济抗衡汇率危机的灵活性,首先要给予金融机构、企业和居民持有外汇的足够灵活性。

  巴曙松透露,增加企业和个人持有外汇的灵活性方面,接下来是要将目前部分意愿结售汇,变成全部意愿结售汇。如果企业认为人民币要贬值,没有必要把外汇都换成人民币,可以保留。另一方面,银行周转外汇头寸的限额也将放开。业内人士分析,这意味着,中国步向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的目标将越来越近。

  中国企业

  尽快习惯波动的人民币汇率

  巴曙松首次向媒体披露了一个“内幕”:格林斯潘曾对中国经济有如此建言,未来发生什么是无法预测的,但中国应该保持灵活性。拥有足够危机抗衡的能力,就能化解危机。巴曙松则将其引申开去,建言长期在汇率不断贬值的情况下进行经营,已经习惯了国家代替承担汇率风险的中国企业,必须尽快习惯于人民币汇率处于波动、且多数时候处于升值的情况下进行经营管理。

  “中国外汇市场要做好准备。因为未来2~3年内,外汇业务会有巨大、惊人、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金融业将进入外汇产品创新的密集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