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人民时评:用事实回答“谁来养活中国”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9日22:12 人民网

  “家中有粮心里不慌”,这句老百姓口中的大实话,道出了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解决贫困之根本,以及粮食安全对国家的重要意义。

  12月15日,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在北京正式宣布,鉴于中国政府在解决贫困人口温饱方面取得的巨大成果,2005年底将正式停止对华粮食援助。

  对于这一消息,我们有充分理由感到自豪。这不仅标志着中国26年的粮食受捐赠历史画上了句号,而且由于对粮食计划署逐步加大的“反馈力度”,中国也开始成为一个重要的援助捐赠国!不仅如此,中国以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0%多的人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贫困人口从2.5亿减至目前的2610万,占世界同期减贫人口的70%;最近5年世界贫困人口增加了3亿人,中国“十五”前4年,绝对贫困人口减少了600万。25年来,世界主要农产品增长份额20%以上来自中国,中国粮食年产量从3亿吨增至5亿吨,主要农产品供给也实现了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曾长期限量分配、被中国老百姓视为“宝贝”的粮票,于上世纪90年代初便全面退出历史舞台。如今市场上各类农产品不但花样繁多、供应充足、价格平稳,更掀起了“绿色食品”、“健康饮食”浪潮。中国在粮食生产、减贫问题上取得的巨大成就,不仅以事实回答了11年前美国农业和环境问题专家莱斯特?布朗“谁来养活中国”的质疑,还得到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官员“中国在全球千年发展目标中所做的贡献,给予再高评价也不过分”的赞誉,同时也让那些所谓“中国威胁论”变得十分可笑。

  能够取得上述成绩,中国所付出的努力、投入的各种社会资源无疑是巨大的。首先,从制度层面看,中国的扶贫遵循的是政府主导、开发式扶贫、“造血与输血”相结合的模式。近年来,为鼓励和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政府在稳定粮价、杜绝严防“打白条”的同时,还在逐渐减免农业税在内的各类税费。为弥补地方财政减收缺口,中央财政进行了大量转移支付。中国还对种粮实施了三种补贴:即对粮农直接补贴,对粮食主产区安排良种补贴,及农机具购置补贴。为加强对农业综合发展的支持力度,中国在国债投资上对农业项目也采取倾斜政策。对农村公共卫生、社会保障、教育、文化等社会发展的投入也在不断增加。此外,中国的农业科技人员在科技兴农、粮食增产中,同样功不可没。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目前,杂交水稻在中国年种植面积约为2.3亿亩,每年增产粮食超过200亿公斤。中国杂交水稻不仅为中国、更为全世界的粮食增产作出了巨大贡献。

  成绩的确令人欣喜,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一方面,目前中国还有2610万人没有解决温饱。这些人中的绝大部分生活在山区或生存条件十分恶劣的地区,许多人人均耕地只有几分地,“自我造血”能力差,也缺乏吸引投资的软硬件环境,因而减贫工作难度变得越来越大。另一方面,近5000万刚脱贫人口后续发展能力与承受力也很脆弱,必须尽全力巩固脱贫成果,避免他们因波折变故再度返贫。更需注意的是,人多地少是中国无法回避的长期矛盾。国土资源部调查显示,2004年中国耕地净减少1200.4万亩,全国耕地面积由1996年10月底的19.51亿亩,减少到2004年10月底的18.37亿亩,人均耕地面积仅为1.41亩。这之中,生态退耕固然是耕地减少主因之一,但不少地方屡禁不止的私征、乱占土地,大规模进行土地商业开发也必须引起高度警惕。而由此引发的失地农民生计问题与社会矛盾,也已十分现实的摆在眼前。大量调查表明,简单经济补偿无法使农民恢复到从前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其它诸如频繁的自然灾害、北方地多水少、南方地少水多、贫富差距越拉越大等现实,更需政府在防灾减灾、南水北调、中东部支援西部、西部大开发等工作中做出更大努力,投入更多人力、物力及财力。

  事实上,解决“三农”与贫困问题的迫切性,以及对中国全面迈入小康社会、实现下一步发展战略目标的重大意义,早已在全社会形成共识。近年中央一号文件无一例外地是将“三农”与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核心议题;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让人民分享改革成果”;“十一五”规划中“调整城乡利益分配格局”更被作为重中之重。

  中国的扶贫、粮食政策是立足自身实际、从客观实践中得来的,成绩称得上“前无古人”,如何挑战自我、进一步减贫增收、实现再度超越,不仅为亿万农民兄弟所企盼,更为全世界的目光所关注。中国面临的问题还不少,所以要一心一意办好自己的事情,解决好13亿人的问题,这本身就是对地球村的很大贡献,也能堵住那些无聊的“中国威胁论”者之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