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安溪:产业构建山水茶乡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0日00:00 东南早报

  

安溪:产业构建山水茶乡

  后面就是集体搬迁户将要入住的新居

  

安溪:产业构建山水茶乡

  关键词:工业强县

  未来目标:以城区、龙桥、湖头三大工业园区为载体,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新型工业化为方向,提高安溪工业化水平。预计至2010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450亿元,年均增长15.5%;工业园区新增开发建设面积15平方公里,达到25平方公里。

  规划摘要:坚持以集中全力建设园区来深化工业强县,集中力量抓好城区、龙桥、湖头三个县级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城区工业园突出发展茶叶、藤铁工艺和商贸物流产业,龙桥工业园突出发展石材业、电子电器和高新技术产业,湖头工业园突出发展建材冶炼等重工业。

  深度解读

  “十一五”期间,如何继续以工业园区建设为载体,加快推进安溪新型工业化进程,三大工业园区所在乡镇立足各自实际,均有一番出彩谋划。城厢镇党委书记沈亚生:

  立足“一区带三园”的发展定位,基本完成城区万亩工业园区建设,重点打造形成南北呼应的后垵片区和德苑片区。

  后垵片区以生物制药、茶叶酶解等高科技项目企业的入驻为主,打造生态工业园区;以中国茶都、中国特产城、南都市场等为主,打造商贸物流区。德苑片区要以整合同美工业城、雅兴工业园等为主,打造藤铁、建材工业区;以粮食仓库、四大批发市场、安德物流中心、泉运汽车站等为主,打造现代商贸物流区。同时,发展电源电器为主的城东片区,呼应下长泰水暖器材加工走廊。龙门镇党委书记蔡嘉水:

  以“两高促一高”,即高速路、高尔夫球场建设促高速发展,使龙门成为安溪对接厦门经济特区的经济繁荣带。

  以龙桥工业园(龙门片区)为载体招商引资发展工业。规划建设五个区:即服装鞋帽加工区、电子机械加工区、茶叶食品加工区、石材加工集控区、商住服务区。在未来5年里,将龙桥工业园拓展至5平方公里,入驻企业上百家,员工3万人,实现年产值超50亿元,年税收超亿元,成为安溪发展最快最具潜力的工业园。官桥镇党委书记李建文:

  进一步完善莲兜美小区、乌坝小区及桥头小区的基础设施,绿化美化园区。加大整合力度,建设标准化厂房300亩,安溪建材城75亩,限期搬迁个别石材厂、陶瓷厂、轻污染企业,使官桥工业区真正成为精品园区。加大对工业区的投入,开发桥头片区350亩,石材集控区1500亩、莲峰科技工业小区3500亩,善益片区5000亩,力争到2010年使工业区达到1.1万亩规模。湖头镇党委书记陈文杰:

  通过整合资源,科学规划,使工业园区总面积达19.8平方公里。预计五年内投入资金3亿元,重点抓好园区配套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园区档次,增强投资吸引力,争取每年有15-20个项目到工业园区落户。

  在重工业园区,重点引进发展钢铁铸件、拉丝、钢结构,以及汽车配件等企业;在轻工业园区,着重发展藤铁工艺、服装鞋帽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至2010年,入区企业超过80家,年产值85亿元,解决就业人数2.5万人。

  未来目标:预计至2010年,力争藤铁工艺业实现产值超50亿元,建材冶炼业实现产值超100亿元,服装鞋帽业产值达到10亿元,印刷包装业产值达到10亿元,机械制造业产值达到10亿元,生物制药业产值达到10亿元,电器制造业产值达到50亿元。

  规划摘要:藤铁工艺业方面,以“做专做强、推陈出新”为目标,扶持培育几家大型集团企业。发挥“中国藤铁工艺之乡”品牌优势,抓紧申报“安溪藤铁工艺”集体商标,拓展国外市场。

  深度解读

  通过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大力发展支柱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提高安溪经济竞争力的又一战略重点。

  对藤铁工艺业未来5年的发展,尚卿乡党委书记王金章说,“十一五”期间,尚卿乡要充分利用该乡作为产业发源地熟练工人多、具有一定规模的优势,全面实施品牌战略。未来5年,要引导城区大型企业回家乡多创设加工点,同时培植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大中型企业。

  作为安溪县藤铁工艺业的龙头企业,英发藤铁工艺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明辉说,未来五年,除了继续发展藤铁工艺品外,公司还将扩大陶瓷、木制品、玻璃、树脂等品种规模,壮大企业实力,力争企业总产值达到4个亿。

  关键词:茶业富民

  未来目标:坚持以生态化思维抓生产,以工业化思维抓产业链延伸,以品牌化思维抓市场。预计至2010年,全县茶业及涉茶行业总产值力争超80亿元。

  规划摘要:茶业方面,以“绿色、品牌、诚信、文化”为方向,加快推进产业化进程。

  深度解读

  县农业与茶果局蔡建明局长说,今后五年,要建设一批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有机茶基地,力争到2009年实现建设20万亩生态茶园的目标。

  去年6月,“安溪铁观音”成为福建省证明商标中惟一的著名商标。今后,要加强现有品牌的宣传,继续实行安溪茶叶品牌推荐制度,鼓励企业积极申报商标。

  要继续做好“安溪铁观音”、“安溪黄金桂”证明商标以及“安溪铁观音”原产地域产品保护标识的推广使用,继续扶持催生一批有竞争力的新品牌。

  要加强茶技术人才、茶艺人才和茶经营管理人才这三支队伍的培养和提高,创新安溪茶业的文化形式,形成茶文化与茶经济互动共荣的良好局面。

   1

    两千村民搬入县城

  “今年年底,我们将搬到县城,住上新房!”安溪县感德镇潘田村党支部书记吴伟中说。在龙凤都城安置小区内,记者看到,17座红白相间的安置房已拔地而起,每座共有7层,共有8万多平方米,可安置600余户。

  吴伟中介绍,他们村里有个潘洛铁矿,原属于国有企业,在开采过程中造成山体滑坡的地质灾害。1998年发生第一次灾害,第二年4月5日又发生一次,而且这次造成的后果特别严重。村里有的房屋裂了很大的缝。“每到春季或者这个时候,村里要有人值班,情况严重时就要组织临时搬迁,搬到村里农贸市场的店面或者潘田铁矿的房子内。”

  1999年的那次地质灾害引起当时泉州市委、市政府和安溪县领导的重视,其间又采取多种措施。2002年,县领导出面协商,把潘田采矿区转让给县政府,最后变为股份企业,新成立安溪潘田铁矿,由新的公司出资5300万元作为移民搬迁安置资金。

  安溪县规划建设局局长林庆峰告诉记者,今年底,这些房子将交房。这些房子最早的价格是728元/平方米,如果按市场价,现在是1800元/平方米。

  吴伟中说,2004年年底,村里第一批村民53户已经搬迁到安溪龙湖富华林小区,共220多人。今年底即将搬迁的有2200多人,将近600户。

  2

  “以前用的是铁锈水,如今自来水上门,终于能洗个热水澡啦!”今年8月底的一天,安溪县官桥镇善益村村民廖永和家,通上了自来水,以往因水压不够点不着的热水器终于点着了。

  260多户,一千多人口,只有两口水井。廖飞龙说,他家世代住在善益村,在他记忆中,从小到大,只要用水,除了到村口挑水之外,别无他途,“去迟了还挑不上,而好不容易挑来的水却又有杂味”。

  今年年初,县委、县政府把人饮工程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善益村成了扶助对象之一。在省、市、县各级政府的资金支持和县水利部门的技术帮助下,今年初该村组织村民建起了人饮工程。由政府拨款,村民出工,8月底,全村的自来水全部畅通,“彻底告别了挑水时代”。

  据了解,自人饮工程实施以来,安溪县已有100多个行政村、数万名群众从中受益,而且这个数字还在继续增长中。

  据安溪县水利局局长谢志毅介绍,去年安溪县已经有73个行政村通了自来水,今年计划64个行政村通自来水,预计到年底能把这项工作全部做完。

  3

  “以前,苦于资金限制,买不起制茶机械,茶青大多直接出售。如今,用乡里提供的贴息贷款1万元,购置了一套制茶机械,不仅制茶青产量提高了,而且也值钱了。”安溪县湖上乡的苏培鑫说。

  原来,今年初苏先生得知政府有贴息贷款项目,就抓紧申请,“成品茶以前每斤只能卖几十元,现在质量提高了,平均可以卖到近200元,有的甚至可以卖到三四百块,收入翻了好几番。”算起今年的茶叶收入,苏培鑫激动地说。

  湖上乡是安溪县的新茶区,目前茶园面积已达6000亩,茶叶数量虽大幅度增加,因茶农缺乏资金,无法购置先进的制茶机械,导致茶叶质量上不去。今年年初,乡政府利用当地信用社贷款,由乡政府全额补贴利息,以帮助茶叶加工专业户购置制茶机械。

  湖上乡党委书记黄志强告诉我们:“无息贷款及时解决了茶农的资金难问题,大大提高了茶产业附加值,并促使广大茶农在茶叶制作中产生由量到质的观念转变。”

  “今年政府贴息送贷款还是首次,只要信用社存款额允许,明年的贷款范围还会扩大!”湖上乡信用社李主任说。据介绍,今年年初以来,该乡共有63户茶叶专业户受益。

  截至今年10月底,安溪信用联社累计发放支农贷款7.32亿元,今年新增支农贷款1.68亿元,比去年同比增长23.26%。在安溪,像这样从农村信用社的小额信贷中受益的茶农达3.1万多户,户年均收入增5000多元。

  4

  安溪县官桥镇碧一村的郭圳民老汉是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感受最深的人之一。

  2004年底,快到68岁的郭圳民经检查发现患了胃癌。今年2月,老郭开始陆续住院治疗,并在县医院化疗4次,前后住院长达一个多月,花了5万余元。

  由于老郭一家5口都在2004年首批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因此,从今年4月开始,老郭的医药费用开始得到补助。他也是安溪县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以来第一个享受到2万元最高补助标准的农民。

  在碧一村,从2004年9月至今,3070多人的村子已经有30多户人家通过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领取到了补助金,合计金额10多万元,而两年度全村缴纳的个人基金总额才4万多元。碧一村村支书郭育双说,通过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村民们看到了最实在的保障,很多以前购买其他保险的人也都退保参加了这种医保。

  安溪县合作医疗中心办公室主任黄瑞华说,这些看得见的实惠,让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的热情高涨,农民群众的健康观念开始由“小病拖、大病捱,重病等着进棺材”向“有病不用扛,大病有补偿”转变,最终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目标。

  据安溪县合作医疗中心统计,去年全县参合农民共65.9万余人,2004年9月1日至2005年8月31日,全县共有1.49万人次的住院医药费用得到补助,累计补助金额1950多万元,人均补助住院医药费用1307元,全县有5人得到最高补助封顶线2万元。

  今年,全县共筹集农民个人应缴基金755万余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达75.6万人,参合率为78.86%,比去年提高10.7个百分点。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