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通了党群、干群之间的“连心桥”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0日02:34 人民网-华南新闻 |
农村党员居住分散、流动性大、生产任务重、文化偏低、年龄偏大,存在组织难、学得进去难、做出成效难、形成工作制度难等问题。开展第三批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农村党员如何组织,并如何取得成效?扶绥县作为广西唯一整县试点开展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县份,在具体实践中使问题一一得到了破解。其成功经验,正在广西全区推广。 “一个不能少”———农村党员参学率达到100% 扶绥县龙头乡有626名党员,其中104人外出务工,占党员总数的19.7%。为掌握外出务工党员的实际情况,乡党委多方组织联系,制定了《外出流动党员情况摸底调查表》,为每名外出党员建立了个人档案,并通过寄送资料、电话督促、节日回乡、集中共学等方式,实现了外出党员学习的全覆盖。 扶绥县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涉及全县11个乡镇的119个行政村,89个党总支部,415个党支部,5173名农村党员。县委要求,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一个不能少”。由于组织到位,全县5173名农村党员的参学率达到100%,实现了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三覆盖”,即党组织的全覆盖、党员的全覆盖、党员学习的全覆盖。 “看听议帮干”———破解“读不懂、看不进、学不会” 为解决部分农村党员“读不懂、看不进、学不会”的实际问题,调动他们“想学、愿学、乐学”的积极性,扶绥县根据农村党员的年龄、文化、思想等具体情况,坚持从“看、听、议、帮、干”五个环节上狠下功夫。 ———拓宽视野“看”。农村党员文化程度偏低、年龄偏大。扶绥县从提高农村党员的学习兴趣入手,引导农村党员“四看”:一看理论读本和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专题片;二看身边的致富典型和农业示范基地,解决农村部分党员“致富无门、有门无技、有技不精”的难题;三看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四看县域内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建设现场。 ———现身说法“听”。扶绥县专门组建了理论政策辅导、党员先进事迹报告、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电教片播放4支小分队,深入村屯进行辅导,深入田间地头为党员群众传授科技种养知识。 ———广开言路“议”。新宁镇充禾村就党员无故不参加活动的现象展开讨论,并将讨论的意见“递条子”以教育其本人和全体党员。通过广开言路“议”和大讨论,不少村民反映:“学与不学不一样,党员学了大变样。” ———多管齐下“帮”。为解决外出务工党员难以参学的问题,新宁镇那宽村、渠黎镇渠新村建立了“外出务工党员联系网”,不仅及时掌握外出务工党员的学习情况,还根据他们反馈的各种招工信息,组织了100多名农民外出务工。对农村贫困党员,则帮助其与富裕户结成“一帮一”对子,为他们寻找致富门路,解决技术、资金等问题。 ———身体力行“干”。根据分类指导的原则,扶绥县对经济条件不错、一般、较差三种类型的村党组织,对干部党员、一般党员、外出务工党员、年老体弱党员4种农村党员,提出“干”的不同标准和要求。围绕“干”,农村党员要带头学理论学科技;带头帮扶贫困家庭;带头执行政策法规;带头移风易俗破除迷信;带头践行党的宗旨,带领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党员一句话”———以解决突出问题的实效取信于民 农村群众最讲实际。围绕“致富带富建设新农村”这个主题,扶绥县把找准问题和解决问题贯穿始终,以解决突出问题取信于民。简便易行的“一个党员一句话,先进后进群众评”的活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炉。 中东镇党委要求农村党员结合学习收获,提炼出切合自身实际,表明个人努力方向、奋斗目标的“一句话”。“党员一句话”连同个人相片、姓名等一并制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和点评。 “党员一句话”调动了党员积极性,让党员动起了“真格”。全国劳动模范、种养致富能手、中东镇四新村女共产党员陆英梅,主动把自己的种养基地当作课堂,多次义务在基地举办培训班,向群众传授种养技术。思同村党员黄钦志是个养羊大户,过去别人向他讨教“养羊经”他爱理不理,开展“党员一句话”活动后,他不但主动向别人传授养羊经验,还扶持两家贫困户发展养羊。仅在中东镇,就有112名先富起来的党员与536名群众结对开展帮扶工作。 中东镇的经验,在整个扶绥县不断推开。 “党员一句话”活动,着眼于为群众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通过“党员一句话”等各种形式,既提高了广大农村党员办实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热情,又使涉及农村发展稳定的行路难、饮水难、增收难等突出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架通了党群、干群之间的“连心桥”。 《华南新闻》(2005年12月20日第四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