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监控镜头下不应遮盖知情权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0日04:11 时代商报

  今后的当代人,将越来越多生活在电脑系统的监控之下,在一些人员复杂的公共场所,这已经不是一个愿不愿意接受的问题。如果公安人员需要,你在公共场所的举动将在另一个端口以影像资料的方式被播放。

  首都北京正在进行类似的尝试,2006年北京市重点单位和公共场所的“一举一动”都将由电脑系统监控,并由电脑“眼”自行观察,进行行为分析,然后触发报警系统。北京

的多家媒体的报道举了同一个例子说:当您拿着一个手提包走进超市,摄像头就将高质量的前端画像通过光纤系统传输给了公安局内保系统的电脑,假如您为了系一下鞋带,随手把提包放在了地上却忘了带走,通过电脑的判断分析提包已经离开了您超过一定时间,此时电脑就会自动报警。接到报警后,民警就会通过观察前方画面,判断所监控的端口是不是出了问题。

  几乎可以断定的是,在公共安全的大旗之下,城市的安全监控系统将越来越发达,其智能化现代化和普及化都会以惊人的速度前行。由此,其间关涉的人身财产权与隐私权的冲突与争论也越来越多。在管理者一方,更多强调的是公共场所的治安保护,而市民、学生则不免为个人隐私得不到尊重而担忧。

  我们的社会几乎迈进了“摄像头时代”,公共场所的“电子眼”无时无刻不在盯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北京的智能观察系统可以判别违法犯罪发生的微小端倪,我想这应该是北京为了2008年奥运安全的前期运作,到2008年还会有更现代化更智能的安全系统盯着北京的安全。

  可是,关于“摄像头”侵犯人的隐私的问题同样为公众所担心。我们注意到类似的诘问也一直没有间断。近年来,由管理部门在公共场所安装摄像头而引发的隐私权保护争论不绝于耳:广东公交车因为配备摄像头,导致一些女乘客不满;中国人民大学在该校女生公寓楼道里安装监控摄像头,女生们炸开了锅;湖南万婴早教中心所属的两个幼儿园开通了网上远程监控系统,家长根据幼儿园提供给的账号和密码登陆该系统后,就能上网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大量孩子抗议“不舒服”……

  摄像头下的生活被习惯着也被反抗着。那么对于人身财产权和个人隐私权之间存在 牾而形成的两难,有没有一个可以沟通的办法?

  应该是有的。在中国香港的公共场所安有摄像头的地方都有善意的提示:此处有监控系统。那么就此“怕走光”的人可以把自己遮挡得严实一点;怕泄露情感秘密的人可以收敛一点;觉得不舒服的人可以离镜头远一点。

  也就是说,监控镜头下不应遮盖知情权,即使是对于缺少良知的人,也应该让他们知道,至少还能起到震慑的作用。

  首席评论员 万应慧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