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危难之时显身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0日05:46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汪波

  12月17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的大楼里一派忙碌,监测人员不时向站长刘子靖报告各项数据。“我们还要对松花江继续跟踪监测,为以后的生态评估做好准备。”刘子靖一边看着表格,一边同记者说,“从11月15日启动应急预案到今天,我们足足干了一个多月。”

  11月13日,吉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事故。刘子靖以职业的敏感判断,松花江可能受到污染。根据掌握的信息,在向上级报告的同时,他立即组织相关科室进行研究,部署启动应急预案。

  刘子靖带队分别在哈尔滨市水源地上游布设3个监测断面,适时取样分析,了解水情,并根据水情随时调整监测频次。从11月20日起,监测频率从每两小时一次增加到每小时一次。21日,哈尔滨市四方台水源地监测断面增加到每半小时一次,同时又增设了公路大桥、东江桥、大顶子山、通河镇、达连河等监测点。在哈尔滨水源地的水质稳定达标后,28日下午,刘子靖又带领监测人员昼夜兼程,于29日凌晨1点30分赶到达连河,4点30分开辟了第二战场,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最紧张的时候,电话都接不过来了。污染团进来的那3天,几乎就不睡觉,也没了吃饭的概念。每两小时一次的水质信息、新闻发布,都在等待及时、准确的监测数据,哪个环节都不允许我们出错。”刘子靖说,他到现在都能感到那种无形的压力。

  在30余天紧张艰苦的工作中,刘子靖平均每天工作20个小时,连续10多天没有回家。哈尔滨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综合技术室主任刘振忠说,在最紧张的时刻,大家忘了白天黑夜。困了,沙发上打个盹,饿了,随手抓一把桌子上的食物,边吃边工作。“刘站长更是身先士卒,他的电话最多,往嘴里扔食物的速度最快。他往返奔波在取水口、监测断面、检测室、汇报会、通报会、发布会之间,像电影镜头一样快速地切换着。”

  为了解决监测人员的后顾之忧,刘子靖派专人去看望一线工作人员的家属,送去急需的水和食物。他用自己的敬业精神和关爱之心,感染着大家,全站上下形成了一个坚强的战斗集体。哈尔滨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在整个监测过程中,先后出动采样车辆近3000台次,采样及分析人员1000余人次,共获得监测数据2000多个,及时准确地掌握了污染带前锋的到达、流经情况,并一直跟踪监测,共编制55期《水源地水质应急监测快报》,及时报送给国家、省、市、沿江区县(市)政府,为停水和恢复供水,以及下一步治理、生态恢复提供了科学、准确的决策依据。

  《人民日报》(2005年12月20日第四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