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意蕴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0日08:31 贵州日报

  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解决“三农”问题则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

  在我国,农民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重大贡献者。旧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真正的现代工业无产阶级,人数甚少。农民人数众多,因为他们和工人阶级一样受着封建势力、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所以他们是

中国无产阶级的最广大最忠实的朋友,是中国革命的最主要的同盟军。毛泽东同志称农民是“革命先锋”。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或称土地革命战争。

  “左”右倾机会主义者,正是因为他们看不见农民的革命性、看不见农民力量而导致革命的失败。事实证明,脱离了农民,无产阶级单枪匹马是难以夺取政权的。因此,我们说,农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是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的。谁对人民做了好事,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这个道理对于今天我们处理“三农”问题仍应铭刻在心。

  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同样离不开农民。农民对社会主义建设是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初步构筑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给农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200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46947万吨,当年增产量创历史最高。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936元,实际增长6.8%,是1997年以来农民收入增加较多和增长最快的一年。但解决“三农”问题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中国农业问题主要是农业产业化水平太低,产业结构不合理,没有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深层次问题是根深蒂固的城乡二元结构;农业生产资源快速萎缩(耕地锐减、土质恶化);传统农业受到加入WTO(世贸组织)后的大市场挑战;农业劳动力素质低下;农村政策不合理。

  体制约束是最大的约束。当前农民收入相对较低的一个原因是制度问题。二元户籍制度,城乡区别的政策、土地流动限制政策等等一系列不合理的制度安排,妨碍了农民致富。具体地说,如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这是历史上形成的,应该说这在当时的国情下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农民是工业廉价劳动力的供应者,又是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化肥、农药、农业机械等)消费者。这是农业哺育工业、农村哺育城市的时代,当然这是不可避免的。如果说在20世纪50年代,农民的负担尚能承受的话,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时至今日农民是难以承受了。现在应该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关键时期。如果不采用切实的措施,不但无法向农民交代,而且危及社会稳定,危及党的执政地位,切不可等闲视之。

  农民虽然享受到改革开放的实惠,但目前处境仍然十分窘迫,面临生存发展的严峻挑战。在21世纪的5年中,中国社会仍然处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年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在8%左右,已经成为世界瞩目的新兴国家,人民自然也得到实惠,贫困人口大量减少。但还有另一方面,我国的贫困人口(人均年收入637元以下)2003年仍然有2900万之众。主要存在三大问题,即教育、医疗、住房。

  根据上海社科院一研究员对本地徐汇区的一个横向调查,现阶段城市抚养一个孩子到成年的成本为49万元,其中教育费用高达23万元。在高昂的教育经费压力下,每年都有农村学生考上大学因为学费太贵而被迫辍学的情况。

  据来自卫生部的消息,因为医疗费用的上升,已经有46%的民众经常处于有病不去医院的状态。有人撰文说:如果到西部贫困地区走一走,相信不少人都会对农民生活艰辛以及农村生存条件的恶劣感慨万分。8亿农民仍然是最弱势的群体。

  农民住房仍是个大问题。好一点的是住“筒子楼”,下水道等基础设施不配套;多数是人畜混居,脏乱差。

  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必须牢记,“和谐社会意味着不能以牺牲一个社会群体的代价来获得发展”。从社会公义上说,经济的发展是为了让公民在社会中更好地生活,获得更大的发展,发展的目的是让所有公民都看得起病,上得了学,住得起房。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十分紧迫,务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指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中国现代化战略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就不可能有我们国家的自立,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要注意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使公共财政以较大幅度向“三农”倾斜。新农村建设的首要政策问题是钱从哪里来。我认为,新农村建设中涉及公共产品领域的投资建设,政府应承担更大的责任,还有对中西部地区农村,特别是贫困落后地区农村建设的投资,各级政府应给予更多的关注。

  (二)加大教育力度,提高农民素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加大教育投入,建立有效的教育资助体系,发展现代远程式教育,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立学习型社会。”加大人力资源投资,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有效途径。许多农民工表示,自己通过各类培训,学到了“大量知识”。根据目前情况,要加大基础教育、医疗体系、各类培训等方面的投资,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政府的义务。中央决定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为建设农村党员干部现代化远程教育工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现代化、低成本的网络保证和信息资源保障,缩小城乡之间的信息和教育落差。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重点放在应用上,以用促进,以用促管,建立新的应用机制,提高信息资源的使用率,探索新的应用形式,扩大使用范围,增加培训对象,拓展延伸网络功能,加强应用力度。同时加强远程教育内容的建设,提高远程教育内容的丰富性、针对性、层次性、时效性和实用性。

  (三)保护耕地、保护国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耕地是国家的战略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据1996年全国第一次土地详查,全国耕地面积为19.51亿亩,2003年底,已经变成18.51亿亩,7年净减上亿亩。我国66%耕地分布在山地、丘陵和高原,9105万亩分布在25度以上的斜坡上。粮食是战略资源,中国这样的大国,粮食和石油都不能受制于人。中国14个省人均耕地低于1亩,6个省人均耕地仅0.5亩,要将耕地的生产资料意义转变为生存保障。

  (四)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立节约型农业的同时,解决好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三农”问题的症结是小农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矛盾。中国的国情和农村改革的实践证明,消灭小农经济的道路选择并没有最优解,因此“三农”问题的解决,只有标本兼治。既然“三农”问题的本质是小农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矛盾,“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就是“消灭小农经济”,亦即“减少农民”。但是,土地“私有化”在目前的中国行不通。因为土地“私有化”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失地农民的出路(进城后的就业),二是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如果这两个问题不解决,使大批农民变成无业流民,那就会“天下大乱”。农村向城市转移多少劳动力合适,要考虑两个因素:一个是劳动力的转移不能影响农业生产,农业的边际收益要大于零;另一个是城市能吸纳多少农村劳动力。发达国家农村向城市转移劳动力用了100至150年时间。我们要在20年至30年内做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借用马克思的一句话,叫做“惊险的一跳”。

  正如温铁军所认为的那样,中国农业人口严重过剩,土地已经成为中国农民的社会保障。它不能作为生产资料交市场处理,这是活生生的国情。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市场经济对小农经济分化和解体,“三农”问题演化为“三农危机”。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研究和解决社会公平问题,必须研究解决法制和诚信问题,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今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将有很大一部分转向第三产业。主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就是工业化过程。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必须建立龙头企业,才能带动整个农业的发展。河南省漯河市龙头企业带动农业发展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该市龙头企业为农民提供了近10万个就业岗位,农村一半以上的剩余劳动力在企业找到了工作,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0%来自龙头企业拉动的相关产业。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我国“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收入问题,收入问题的核心是就业问题,就业问题的核心是城镇化滞后。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突出表现为解决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

  (五)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形成节约型社会。农村发展的能源“瓶颈”不容忽视,广大农村发展沼气却有明显优势,这是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办法之一。统计显示,2004年,全国有2.4亿多农民主要用柴草烧火做饭。农民生活年使用柴草2.11亿吨,超过限额的2.4倍,消耗秸秆3.4亿吨,消耗煤炭2.28亿吨。大量采伐不仅破坏了生态,污染了环境,也造成能源的浪费。

  从经济效益看,在南方推广的“猪————沼————果”能源生态模式,户均年增收3000元,北方推广的“四位一体”能源生态模式,户均年收入4000元以上。从生态效益看,一口沼气池省出的1.5吨薪柴,相当于封育了4亩山林,保护了森林植被,还可以减少1.5公斤二氧化硫和2.7吨二氧化碳排放。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发展生态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在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缺乏、环境污染严重的情况下,发展生态农业无疑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

  作者:韩卫东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