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阐释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0日08:33 新华网

   中共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第310期刊登文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阐释》。文章指出,《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宣示了党和国家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宣示了中国的民主理念,宣示了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所必须遵循的原则,向人们揭示和描述了正在形成之中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模式。全文如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阐释

  10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公布了《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这是中国政府首次以政府文告的形式全面阐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阐发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理念,全面反映了正在蓬勃开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和取得的成就。这份白皮书宣示了党和国家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宣示了中国的民主理念,宣示了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所必须遵循的原则,向人们揭示和描述了正在形成之中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模式。

  一、宣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建立和发展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之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要靠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民主政治建设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提供制度保证。《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理念和实践的全面阐述,表明党和国家对于现代化进程中民主建设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同时它也宣示出党和国家继续高举社会主义民主的旗帜,继续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办法兴利除弊,用促进政治建设解决前进中遇到的问题,克服发展中遇到的障碍的决心和理念。

  白皮书的发表也在一定程度上回应和澄清了某些西方舆论对中国政治发展的误解。国外的一些舆论认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经济有了很大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也取得了不小成就,但政治体制改革是滞后的,对中国的民主发展或视而不见或干脆予以否定。这种观点在国外颇有一些市场,对我们国内也有一定影响。针对这种观点,白皮书系统、全面、准确地介绍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基本制度框架和运行机制,说明了中国基本政治制度的人民民主性质。白皮书还特意运用大量事实、数据介绍和说明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民主政治全面发展、快速推进的情况。

  西方对于中国民主政治存在误解,一方面是由于不了解中国政治发展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原因还在于民主观念上的差异。许多西方舆论是站在西方立场,从西方的概念出发,用西方人的思维方式看待中国的事情,评判中国政治的,自然很难认同中国的政治发展和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对此,白皮书不仅用大量事实尽可能详尽的介绍中国实际的政治发展,也进一步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经过反复探索形成的民主理念,深刻揭示了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符合中国的历史与国情、符合中国社会发展进步要求的政治制度。

  二、宣示中国的民主观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当中一个十分引人注意的观点是,即肯定民主的一般价值,又强调民主的内生性,强调了民主的多样性,反对把民主的具体形式绝对化。论述民主政治的白皮书通篇并没有给民主下一个定义,并非不能对民主进行定义,而是有意回避了这个问题,而这一回避本身恰恰透视出中国对民主问题的一种看法,这也许是了解中国民主观的一个很有意思的切入点。

  白皮书开篇肯定了民主的一般价值,指出:“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但在这一普世价值之下,各个国家的民主实践各有不同,民主形式各具特色,民主理念也并不尽相同。民主从理论到实践具有显著的多样性,每一个国家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将一己之民主观念与政治模式强加于人。正是考虑到民主观念和模式多样性,白皮书没有从主观上抽象地定义民主,而是着眼于实践,提出了衡量民主客观标准,这就是要看广大人民的意愿是否得到了充分反映,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是否得到了充分实现,广大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了充分保障。符合这样标准的就是一个民主的政治制度。

  在此基础上,白皮书进一步论述了中国的民主政治是适应于中国的历史和国情,符合中国社会发展进步要求的政治制度。白皮书指出,中国民主政治的真实性、广泛性,首先体现在社会制度和国家政权的性质与作用上,即由人民选举、受人民监督的国家各级政权为人民服务。不仅如此,中国民主政治,还更加直接地体现为公民政治权利的实现和保障,即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政治过程、直接参与社会管理。这是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特色和优点。

  民主作为政治制度属于上层建筑。上层建筑的作用是保护经济基础,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和全面进步。一个好的民主制度,应当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建设美好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应当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当今世界上有不少国家在法律上规定了人民的权利,但不同的阶级、种族、宗族以及各式各样的政治势力之间,相互争斗,甚至相互残杀,使国家陷于动乱,社会苦于内耗。这样的民主政治,不能说是一种好的政治制度。一个好的民主制度,应当带来国泰民安,文明进步。这是白皮书所蕴涵的一种新的民主理念。

  三、宣示中国民主政治的未来走向

  作为一份具有权威性的政府文告,白皮书要回答国内外人士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走向的关心。人们不仅要从白皮书中了解中国民主的过去和现在,更希望从中读出有关中国民主未来的一些信息。

  白皮书没有回避中国民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白皮书坦言:虽然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有许多需要克服和解决的问题,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指出了中国民主政治目前尚存在的六个方面的不足:民主制度还不够健全,人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当家作主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权利在某些方面还没有得到充分实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依然存在;官僚主义作风、腐败现象在一些部门和地方滋生和蔓延;对权力运行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有效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全社会的民主观念和法律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尚需扩大。

  面向未来,白皮书表明了我们党和政府进行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决心和方略。白皮书指出:“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将通过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加强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改革和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改革和完善政府决策机制,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努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更值得注意的是,白皮书在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坚持和发展中国民主政治的五条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要有利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要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尊严;要符合渐进有序发展的客观规律。可以预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将遵循这些原则不断发展前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使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自己选择的政治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就像白皮书中所说的,我们完全可以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将越来越完备,其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必将越来越充分地展现出来。在未来的岁月里,中国人民将越来越多地享有更加丰硕的政治文明成果。(房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