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闽台携手重走郑和路:古船建造细节浮出水面(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0日15:08 中国新闻网

  

闽台携手重走郑和路:古船建造细节浮出水面(图)

  船头自古画有木龙的佛昙青头船 (来源:厦门晚报)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福船装饰找到依据

  初冬,记者与集美大学高级工程师陈延杭和大连海事大学厦门教学点主任许路一起,拜访了大嶝岛东蔡村74岁的造船师傅陈德记。

  陈师傅14岁跟父亲学艺,已造了30多年的木船,其父还参加过上世纪60年代初的省帆船建造培训班,曾经为大嶝航运公司造过载重70吨、长近30米的帆船。他们的儿子至今仍在操持造船术,正在龙海打造旅游船。

  陈师傅说,大嶝建国以前曾有载重60吨的三桅帆船“新建成”和30吨帆船“福龙号”,走台湾时深夜从围头开航,14小时即可看到台中布袋嘴港后的山形。解放初重建的三桅运输帆船“新建成”号,载重60吨,龙骨长4丈2尺,配备12-13名船员。

  陈师傅介绍说,大嶝式运输帆船由于降低了桅杆加宽了主帆,所以航速特别快。当年走汕头航线时90多艘帆船同时出发,“新建成”号第一个到达。

  帆船在我国已有上千年历史,随着岁月的变迁,这个古老的水上交通工具逐渐被人们摒弃和遗忘,同时被遗忘的还有巧夺天工的造船术。

  关于古代福船船头船尾的装饰图案因何而来,陈师傅道出了一段有趣传说:三宝公郑和率船队前往南洋时,途中遭遇狂风,郑和求助于上天庇佑,得到妈祖婆、木龙和木益鸟三件宝物。以后陆续有闽南人移居南洋,为纪念三宝公首航南洋,便将这三件宝物安放在船上,以求一帆风顺。其中妈祖安放在船尾舱内的正中央,神位上书“天上圣母”,左联“水马繁华”,右联“木龙光彩”。

  在漳浦县佛昙湾的考察也证实了这一传说。据当地渔民介绍,这里的青头船自古都画有木龙。陈延杭说,过去福船装饰一直没有明确的说法,现在他们终于找到了依据。

  封舟打造有了图样

  最令陈延杭和许路高兴的是,散落于两岸的清代史籍《钦定福建省外海战船则例》, 在“七海扬帆”实施过程中,奇迹般地合璧重圆。

  关于古船的制作方法,有《两浙海防类考续编》、《浙江海运全案》、《江苏海运全案》、《南船记》等明清时期官方编制的权威史籍,但并无福船的船型规范。以往,史学界对传统福船的形制研究,主要依据戚继光所著的《纪效新书》和《筹海图编》、《兵录》、《武备志》、《天工开物》、明清两代册封舟出使琉球的记录及日本保存的明末清初绘制的从中国前去贸易的帆船图等。

  许路告诉记者:为使封舟的打造有直观的图样,起先他们曾从李约瑟博士的《中国的科技与文明》一书得知,有一本18世纪中叶的手抄书《闽省水师各镇标营战哨船只图集》在二战前曾收藏在德国普鲁士国立图书馆,内有64幅各式福建战船的型图,但因战后该馆已不存在,德意志博物馆海事分馆馆长Jobst博士很热心地专门查找,至今难觅踪影。

  后来,经一位福州学者指点,航海家刘宁生前往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找到清代乾隆年间的木刻孤本《钦定福建省外海战船则例》,计有卷首和前11卷,约20万字。卷首之前还附有“各省外海战船总略”和“福建省外海战船总略”,其余部分依次详细记录了12种赶缯船的尺度规格和需用工料,遗憾的是卷12至卷23均缺失了。

  项目组随即将搜寻工作接力到大陆,终于在南京大学图书馆找到并不为国内船史学界所知晓的《钦定福建省外海战船则例》,这部清代刻本,虽未见有卷首之前的两则总略,但其他部分均齐全。

  分隔海峡两岸的史料完美地集成一体,七海扬帆项目由此获得18种福建外海赶缯船、6种双篷船和1种哨船的珍贵资料。东山博物馆馆长陈立群、东山水产造船厂孔炳煌师傅等人对此书进行认真解读,已将其中最接近封舟的一款福建外海赶缯船型画出了草图,将结构细节都照原样体现出来了。

  定于奥运期间启航

  据悉,古帆船复原环航计划已经得到我国航海史专家杨熺教授、中科院院士杨遒、中国船史会会长辛元欧等权威学者的肯定。他们认为,复原古帆船环球航行的全过程,是两岸携手与世界交流的过程,是对中国古代造船、航海技术的一次完整收集和文化保护,值得称道。

  据了解,从18世纪开始,许多热衷于中国帆船的西方学者和航海家远洋来华,留下了《桅杆和帆》(1910年)、《中国帆船及其它小船》(1924年)、《珠江口和澳门水域的中国帆船》(1934年)、《长江之帆船与舢板》(1947年)、《中国快帆船》(1973年)、《中国船》(1982年)等详细记录和测绘近代中国帆船的著作。

  至今,仍有国外学者到闽南一带考察中国帆船建造术,荷兰莱顿大学文学院包乐士教授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热衷于收集漳州民间的造船史料,曾在龙海获得一本附有船图的民国初年造船手抄本,现存于厦门郑成功纪念馆。包乐士多次与我市文史专家何丙仲一起前往海澄现存惟一的造船作坊考察。包乐士在荷兰河畔别墅中拥有一艘加装了动力的古董帆船,常参加北海的帆船赛。

  “七海扬帆”项目组定于2008年奥运会期间启航的这条福船,将以福建传统造船法式和民间工匠的经验为主线、相关考古发现为佐证、史料记录为参考,抢救有关福船的历史、文化和科技遗产,再现曾经的辉煌。它将不使用任何现代动力设备,只是依靠风力和洋流,依据郑和航海图和古代航海针路再访各重要港口,进而航至美洲和欧洲,完成环航世界的任务。

  目前,德意志博物馆海事分馆馆长Jobst博士已表示愿意出任“七海扬帆”计划顾问。刘宁生则正联络国际最著名的发现频道、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英国广播公司等传媒机构进行全程跟踪。

  陈延杭、许路希望将来能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海峡两岸携手为福船申报非物质世界文化遗产。(来源:厦门晚报 作者:刘丽英、海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