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开高价药+重复检查+过度治疗=看病贵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0日16:02 东方网

  今年,全国医疗系统实施了“医院管理年”活动。岁末将至,上海百姓是否感受到了“管理年”的变化呢?估计大部分市民回答还是不尽如人意。看小病花大费用、医疗费用打闷包、病还没有看检查先做一大堆——不少病家感觉,只要走进医院,就成了砧板上一块任医生宰割的“肉”。

  漏洞一:开高价药

  因连续加班出现耳鸣、轻度失眠等症状,25岁的许小姐于今年8月前往虹口区某三甲医院求诊,医生首先给她做了一个听力测试。测试一完,医生就带着严肃口吻对许小姐说:“听力受损很严重啊!”并强调,“发展下去耳朵会聋掉的!我给你开最好的药。”随即该医生给许小姐开了进口药物“都可喜”,一瓶价格为116元,一个月约需服用两瓶。

  许小姐服用了一段时间觉得没有明显效果,遂在9月份又前往另一家五官专科医院。医生告诉她:“耳鸣是由过度疲劳引起,长期耳鸣几乎不可能彻底根治,最有效的恢复办法是注意休息,并配合一定的药物治疗。”随即,医生开出了两种国产药物,共计8元。

  记者对比了两家医院开出的药物说明书,其功能均为:增加动脉血氧含量,可用于缺氧导致的各种症状。而适用病症也都是:听觉损害、眩晕和耳鸣。两家医院开出的药物价格相差了10倍有余。

  无独有偶:今年10月,55岁的张先生在闸北区某三甲医院就诊,医生开出的处方是德国拜耳生产的肠溶性阿斯匹灵,每盒价格约为28元。随后,张先生在医院药房内询问了国产肠溶性阿斯匹灵的价格,药师告诉他“一般在6元至7.2元之间”。

  [猫腻一]

  一位在上海从事了3年医药代表的吴女士向记者大倒苦水:“(我们)做这一行真不容易。不给医生回扣一定卖不出药,除此之外还要经常请主任、医生吃饭唱歌,增进感情。回扣一般在10%~20%不等,越是进口的药越贵,回扣也就越高。”

  另一位在沪上某三甲医院工作了5年的内科医生告诉记者,与她非常熟悉经常联络的医药代表大约有10余位,而陌生的医药代表每月都会冒出几十名。

  回扣风的存在,必然导致医生开高价药、大处方。

  漏洞二:重复检查

  60岁的沈先生于今年10月初在闸北区某医院住院治疗,入院时进行了一整套血液检查、X光片检查、心电图等。沈先生住院10天后出院,但出院3天后又因感觉不适重新入院。

  第二次入院后医生告知,沈先生必须重新进行进行血液、X光片、心电图等一系列检查。沈先生的儿子不解:“前一次检查相隔不过两周时间,为何又要重新来过?”医生回答:“卫生局对我们有规定,所有入院病人的检查资料必须完整。”沈先生的儿子表示:“前一次检查同样是在这家医院,为何不能从资料库里把检查信息查找出来呢?”

  在多次交涉之后,医生如此回答沈先生:“挑一些比较便宜的再查一遍吧,有些贵的就算了。”

  62岁的王阿姨在一家五官专科医院也遇到了相似情况。她今年10月首次前往医院检查白内障,医生为她做了眼部B超检查。王阿姨表示希望由该院专家为她进行手术,医生告知她必须重新挂专家号。

  3周后,王阿姨在该院专家门诊就诊时,又一次进行了眼部B超检查。王阿姨告诉记者:“一次眼部B超价格为30元,还好我自己只付其中的6元,两次也就12元,另外48元就得国家承担了。”

  [猫腻二]

  沪上某专科医院医生告诉记者,如今的医生非常依赖仪器的数据报告,病人见医生的第一面往往是做各种检查,一旦病人转院或离院再入院,所有检查又得再来一遍。而且开“套餐”检查的情况非常普遍,一些项目未必是病人真正需要做的。目前,检查收费已经成为了医院盈利的重要组成部分。

  漏洞三:过度治疗

  56岁的刘先生患有心绞痛,去年医生建议他做心脏介入手术(介入手术就是将一根导管从动脉穿刺送入心脏冠脉血管病患部位,并对导管进行充气,通过膨胀使粥样斑块向四周挤压,从而令冠脉管径恢复正常,再通入支架以维持血管管径不再变窄)。

  刘先生的第一次手术被安放进了两个支架,总共花掉了近4万元,然而他的心绞痛并没有明显改善。今年6月,刘先生接受了第二次心脏介入手术,又被安放进了两个支架。这一次医生告诉他,他使用的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涂药支架,这种支架的表面涂有一层抑制血管内皮增生的药物,能够防止动脉再狭窄,而每一个支架的价格则高达25000元。

  在冠状动脉被放进了4个支架之后,刘先生的心绞痛还是不时复发。医生这一次的解释是:“或许你的血管本身就比较狭窄。”

  根据今年6月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冠心病介入沙龙”透露的资料:近5年来,中国冠心病介入治疗数量每年以30%递增,2004年全国共完成冠状动脉介入治疗5万例。有资料显示,其中90%以上使用了支架。

  而事实上,支架植入有严格的适应症,比如狭窄程度小于50%的血管不宜使用支架。而临床上有很多狭窄程度低于30%的血管也被植入支架。心脏支架滥用已成为过度治疗的一个典型。

  [猫腻三]

  一位在上海从事了10年医疗器械销售的陈先生向记者透露:医生使用一支4万元左右的支架,一般可获得4000元的回扣,医院也能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心血管介入治疗的医生和骨科医生的回扣在业内往往是最高的。

  

  ■新闻背景

  医院管理年

  今年4月15日,国家卫生部在全国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通知确定了活动的六大目标,即:提高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改善就诊环境,方便病人就医;提高服务意识,增进医患沟通,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提高经济管理水平,控制医疗成本,降低医药费用;严格医药费用管理,杜绝不合理收费;加强职业道德和行业作风建设。

  信息化管理能堵收费漏洞吗

  近日,长宁区卫生系统按照“数字长宁”发展战略,对医院进行信息化管理,在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上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尝试。

  “被公众诟病的''看病贵'',其成因非常复杂,病人切实体会到的包括医生爱开高价药、去医院还没开始看病就要做许多检查等等。”长宁区中心医院院长徐伟人介绍说,“我院经过几年信息化建设,逐步推出了管理系统软件,希望能够缓解这些问题。”

  方法一:

  医生用药网上监控

  “你这个月给病人开波依定的数量有明显增高啊,请引起注意!院长徐伟人。”在长宁区中心医院工作的医生打开电脑时,没准会收到这样一个帖子,如果医生不引以为戒,将受到最严重为暂缓晋升的处罚。

  为了规范医生的医疗行为,长宁区中心医院纪委会定期或不定期地通过医生用药监控系统,实时了解药物和医生处方使用情况。当某种药物的全院总用量、某医生对某种药物的用量出现异常增加,均可以一目了然地体现在系统数据量表中。

  医生出现异常用药情况,第一次在网上发帖子提醒,并同时将信息发给科室主任和支部书记,科室根据情况作出教育和处理;第二次直接找本人谈话;第三次则将暂缓该医生的晋升资格。

  方法二:

  重复检查网上提示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检查,长宁区中心医院制定了“网上提示制”。例如,患者近3个月已做过CT检查,如果医生再开CT检查时,电脑马上发出提示“该病人两个月前做过该项检查,你确认还需要做吗?”如果医生认为还需要做,就须写明理由,这些信息都会在系统中留存,以备院方监督检查,这样大大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扩大检查。

  为了降低医疗费用,该院还将化验套餐检查拆零,根据病人实际情况,医生选择最合适的检查项目,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病人的医疗费用。

  据悉,自从开发“网上提示”功能以来,长宁区中心医院门诊均次费用10月同比下降了11.38%,住院均次费用10月同比下降了8.89%。

  方法三:

  医械管理纳入系统

  过去临床医生需要用植入型医疗器械时,都是每个月预先告知后勤科室当月的估计用量,这样就容易出现当月申领过多的情况,申领的详细情况也不方便统计整理。

  现在,长宁区中心医院医疗器械管理采用了信息化系统,医生需要用器械时,先在网上申请,提供病人姓名、器械名称、型号、使用时间等,后勤科根据临床申请与厂方联系提供货源。如此,不仅临床科室不必积压多余的器械,而且所有器械的使用情况也更加透明,一旦医生有不规范操作也更便于院方监督。

  [各方声音]

  如此管理不乏质疑

  长宁区中心医院推出的一系列信息化管理举措,在业内引起了一些争议之声。其中,在“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网络讨论中,有这样一些意见:

  “根据医生的用药量多少来警告医生有失公平。有的医生工作量大,看的病人多,用药量自然就上去了。有的慢性病老年人上医院不方便,要求医生一次多开一些药,也很正常。”

  “网上提示只是电脑的一个操作项目,医生真的有心做假,总能够编理由通过,实际效果未必理想。”

  “网上监控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医疗费用上涨,但它并不能解决造成''看病难、看病贵''的深层原因。看病贵,不能单纯依靠医院去限制医生的行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