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张家港:城乡鸿沟正消融(城市文明⑨)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1日01:53 人民网-华东新闻

  

张家港:城乡鸿沟正消融(城市文明⑨)
塘桥镇韩山社区。

  袁维民摄

  10年前,江苏张家港市以精神文明创建声名渐起,并在全国叫响“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10年后,“敢于争先”的张家港人创建文

明城市再次领先,在首批入选的“全国文明城市”中是惟一的县级市。

  与同样位居“全国文明城市”的厦门、青岛、大连相比,张家港确实是个“小地方”,虽说早已跻身全国十强县市的前列,成为长江下游重要的港口工业城市,但城市规模并不大;虽说城市化率已经超过60%,市民比农民还多,但大部分“城里人”在5年前、10年前也是“泥腿子”。

  “以城市的标准建农村,以市民的理念育农民”,10年前,张家港响亮地提出这样的口号。10年后的今天,在这座城市,城与乡的界限模糊了,市民与农民也难以区分了。

  既讲文明,也“奖文明”

  这些天,杨舍镇田垛里村北区12组的村民发现,73岁的赵洪生老汉总是拿着扫帚在自家的堂前屋后转悠,好像一点垃圾也容不得。原来,从今年下半年起,杨舍镇每季度都要评选“五星级文明家庭”,“五星”分别是遵纪守法星、义务奉献星、文明卫生星、团结和睦星、诚实守信星。在第三季度评选中,赵老汉家因为一只浇菜的水桶放得不是地方,“五星”中少拿了文明卫生星。眼下,第四季度的评比要开始了,赵老汉里里外外跑得更勤了。

  与赵老汉相比,南丰镇永联村的村民压力更大。去年初,永联村制定了“文明家庭奖”实施办法。具体考核内容分为遵纪守法、环境卫生、计划生育等7大类43项日常文明行为,按照该办法,村里每年拿出530多万元,对村民的文明行为进行奖励。在当年考核中没被扣分的家庭,每个成员能得到1000元奖金。但如果有1个人被扣分,每个家庭成员都要扣罚1分(即100元),而该村民所在的小组成员每人都要被扣罚0.1分(即10元)。这样,村民不但要自己讲文明,还要监督其他人。

  计划生育,现在成为永联村老头老太最关心的事。春节,在外打工的年轻夫妇刚踏进家门,同村一些老年村民就上了门,寒暄几句之后直奔主题:“你们人在外面,计划生育这件事可不能出问题啊!”邻里纠纷在农村本是常事,在永联村,一旦两个村民争吵,总有旁人在“第一时间”把他们拉开。“你们一吵,我们大伙儿跟着倒霉。”这时候,这句话往往特别管用。

  “五星级文明家庭”、“文明家庭奖”,这些只是张家港推进农村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变成市民。身份变了,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是否能跟上城市文明的节拍呢?“培育和提升农民,始终是贯穿张家港创建文明城市的一根主线。”张家港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汉忠说。他介绍,这些年来,张家港市把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小区、文明行业等一系列创建活动与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促进传统农民向现代市民的转变。

  市民有的,农民也有

  今年8月,张家港农民陶卫文赶赴苏州为一位白血病患者捐出了120毫升造血干细胞,成为张家港市非血缘捐献骨髓第一人。当记者与当地一位机关干部谈起此事时,他却很认真地问:“为什么一定要强调是农民呢?”言下之意,刻意强调农民身份,没有必要。

  在张家港,要想一眼分出农民和市民,真的不容易。拆除城乡藩篱,打造城乡一体,正是张家港创建文明城市的目标所在,城乡之间的鸿沟在一点点消融。

  按照“工作在现代化园区,生活在花园式城市”的要求,张家港对市、镇、村三级进行了统一规划建设,26个镇减少到8个,513个村减少到182个,形成了规划布局科学合理的“一城四片区”市域城镇体系。999平方公里的市域上,一个组团式的城市群落格局正在形成。

  今年9月18日,张家港市最后7个行政村通上了公交车。至此,该市182个行政村全部通了公交车,成为江苏省率先实现村村通公交的县级市,所有的镇都基本实现了15分钟上高速和一级公路,1个多小时就能到达上海或苏州。

  全市8个镇都建有中心社区,182个行政村都建有村级社区,全市形成了市、镇、村、企业四级社区联动的格局。全市统一的“1890(一拨就灵)社区服务网”,只需拨个电话,家政服务、医疗保健、农事咨询、农机维修等十大系列60多个服务项目即可随叫随到。

  从2003年起,张家港市在江苏率先推出纯农民养老保险和“农保”转“城保”办法。目前,全市5万余农民职工转入“城保”,8万余名纯农民被纳入“社保”。同时,在张家港,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年满55周岁,都可以拿到每月80元的养老补贴。农民的医疗保险也与城镇职工逐步接轨,市财政每年拿出4000万元,建立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体系。农民每年只需缴纳40元,一旦生大病,最多可拿到3.015万元的大病风险补贴。

  口袋鼓了,文明多了

  说起农民的变化,杨舍镇农联村党委书记赵建军感受颇深:“以前,村干部要是穿着西服、打着领带和农民说话,农民是要骂的,为什么?大家都还不富裕,这样的打扮他们觉得刺眼。现在,大家都穿西服、打领带了,村干部要是穿得差一点,农民可能瞧不起你。另外,以前农村邻里矛盾多,说到底是因为穷,谁家要是发了财,就会招来妒嫉,现在大家都富了,矛盾也少了。”

  张家港的农民富了,这是事实。去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7930元,这一数字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7倍。在当地,有这样一首民谣形容农村的变化:“(上世纪)60年代是草房,70年代翻瓦房,80年代加走廊,90年代建楼房,到新世纪,我们张家港人是洋房加装潢。”

  为缩小城市与农村居民的收入落差,张家港着力做好“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加法———在经济发展中拓展就业空间,增加收入渠道。全市45万名劳动力,包括14万名外来劳动力,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减法———通过减负保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增收积极性。2003年,张家港就开始免征农业税等农村税费,实现了农民“零负担”。乘法———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全民创业。张家港坚持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变农产品为工业品,变农民为工人,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产量农业向效益农业的转变,促进了农民的增收致富。除法———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减少农村人口。目前全市农村劳动力中从事非农产业的占75.5%,农村人口与非农人口的比重由建县时的95∶5变为43∶57。

  “让广大农民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这样,他们就会积极投身到文明城市创建之中,这样的文明,才是经得起考验的。”赵建军说。这些年,农联村的经济快速发展,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超过9000元,“老板经济”、“房东经济”红红火火。不过,最让赵建军津津乐道的是村里捐资助学的事。村里规定,高考考上“一本”院校的奖励1万元,比“一本”线高30分再奖励5000元,比“一本”线高90分的再奖励2万元,在校大学生考上研究生的奖励1万元,考上博士的奖励3万元。赵建军笑着告诉记者:“今年我们是大丰收,一下子考上16个一本大学,还有两人考上了博士生。”为资助贫困家庭的学生,村里成立了“企业家爱心帮扶联合会”,设立了帮扶基金。今年,帮扶会拿出7万余元,为村里27名贫困学生交上了学费。

  《华东新闻》(2005年12月21日第三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