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没有民主预算,难破人事编制难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1日10:52 中国青年报

  马国川

  为了控制机关和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的增长,近期中央编办强调必须严肃机构编制纪律,并在各级机构编制部门设立全国统一的“12310”举报电话,受理违反机构编制纪律问题的举报。(《人民日报》12月19日)

  中央编办设立举报电话,无疑将加强对机构编制的管理工作,控制人员数量。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人事编制太软的问题,关键要加强财政预算的硬约束。

  各级政府、各个部门来年的花销用度,都体现在预算编制中。2004年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已经占到GDP的近20%(如果再加上预算外的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30%),这2.6亿多的国民财富如何用度,使用效率如何,都与预算的制定与执行密不可分。调研发现,我国公务和行政性支出,占国家全部支出的37.6%,而美国仅占12.5%。国家财政忙于养人吃饭,使得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环境治理等社会管理的经费,得不到应有的保证。为什么本应保障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国家财政,却变成了“养人”?究其原因,都源于我们的财政预算约束力太弱。

  目前的财政预算存在许多问题,如编制预算尽量报高点,然后让财政砍削;预算编制轻收入、重支出;编制收入预算缺乏相关数据,编制支出粗略、笼统,等等。这样的预算编制自然谈不上效率,再加上执行工作透明度不高,导致对资金分配和使用的裁量权过大,为各级机关进人留下了可乘之机。

  财政是处理花钱和来钱的“钱袋子”。在一个现代国家,为了让财政真正实现为纳税人服务的宗旨,必然实行“民主财政”。基于民主财政的实质,又必然实行“公共预算”。所谓公共预算,就是用民主、公开、科学的方式掌管这个“钱袋子”。在西方,它被通俗地形容为“贴着价格标签的政策目标”。公共预算至少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民众可以依法了解和掌握国家财政收支状况,管理和监督财政收支活动;二是依法有效管理和监督政府权力。实现了“公共预算”,人事编制也必然刚性起来。

  遗憾的是,我国各级政府的预算还远远谈不上“公共预算”。这不但使预算编制过程“走过场”,更使得预算执行起来成了“软豆腐”。未经法定程序随意调整预算者有之,频繁追加支出预算者有之;随意开减收增支口子,以人代法的现象屡屡发生;擅自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改变支出用途,不按规定严格执行预算和财政制度等情况屡见不鲜。要解决人事超编问题,如果不对财政预算本身进行彻底变革,不实行真正的“公共预算”,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