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四叔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2日02:16 人民网-江南时报

  四叔不识字,却干了30年广播员。村里人都评价四叔的水平差:换谁都比老四强!四叔也承认,说自己是气蛤蟆叠桌子腿———硬撑这一摊。

  四叔的水平也就是接接电话喊喊人,通知个会议,要不谁家的钥匙丢了驴跑了,广播找找。几句话就能说清的事,他却颠三倒四广播半天:“小广在抓勾家打麻将……钥匙不见了……两个钥匙用黑绳穿着……谁见了,想吸烟说一声……”一村人都反对,说:这个老

四,比个娘儿们还罗嗦!

  村干部对他很不满,好几回斥他:东村的广播员自编自演,天天不重样;西村的广播员和你一样没文化,可人家的快板张口就来。你只会通知个会议!四叔脸上挂不住了,经过一番努力总算挤出几个段子。

  先是赵金星家养个公猪专门配种,一次四块半,来找他广播,他几天几夜没睡觉挤出四句“广告词”:赵金星,猪打圈,西北角,四块半。喇叭里一广播,笑翻了一村人。都说:这货,进步了!另一件事是四叔每天用收音机对着麦克风放天气预报。有一次,收音机坏了,四叔又吭吭哧哧琢磨出一段“天气预报”:村级人民气象站,推开窗户往外看,不是阴天是晴天,不是晴天是多云——老四播放。又笑翻了一村人。

  虽然村人对四叔的广播效果不满意,大人小孩都敢随意评价四叔,可四叔的声音在村子里回荡了几十年。仿佛大年初一那顿饺子,硬是离不开了。大家还发现了,一直到现在四叔声音还和年轻时一样,朗朗有力,没有变老。当年和四叔一般大的现在已抱上了孙子,头顶秃了,胡子白了,他们一齐嫉妒四叔:“老四咋比咱们年轻,他是沾了这广播的光——”四叔不承认,只一声:球。

  不久前四叔退了,支书的侄子换下了他。年轻人毕竟是年轻人,一上任就把那旧喇叭换成了新喇叭。四叔一遍一遍抚摸那两只喇叭,眼里汪了一摊水。年轻人不光广播用普通话,节目也天天不重样,流行歌曲相声豫剧啥都有,支书逢人就说:有文化就是不一样。

  四叔的声音在村里飘了大半辈子,一下子没了,村里人都觉得不习惯。通知开会,往往广播几遍支委的名字,听惯了四叔声音,现在换了人,好几个支委竟觉得这个年轻人广播的是别人的名和姓,好几次没来参加会。还生支书的气:开啥小会呢,把咱排除在外。

  四叔在家里闷了几个月,再出来,惊了一村人:四

  叔的头发全白了,背弯了许多,声音也老得像换了一个人……嫉妒过四叔的人都明白了:老四的精气神儿,敢情都在那破喇叭上了。

  《江南时报》(2005年12月22日第十三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