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冬至缘何“大如年”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2日02:30 舜网-济南时报

  今天是冬至。冬至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早订出的一个,春秋时代即被确定,一般在公历的12月22日或23日。虽然是个日子并不固定的“活节”,却历来受到世人的重视,素有“冬至大如年”之说,亦别称“冬至节”、“贺冬”、“亚岁”或“消寒节”等。

  冬至这一天,阳光直射地球的南回归线,是一年之中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日子,民间传有“爱玩夏至日,爱眠冬至夜”的谚语。《史记》则称“气始于冬至,周而复生

”。意思是说,冬至过后,太阳慢慢北移,阳气逐渐回生,即所谓“冬至一阳生”。

  冬至历来受到官方的重视。从殷周到秦朝,都以冬至为岁首,《周礼》中定下了“以冬至日,致天神人鬼”的祭祀仪式。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贺冬”,并例行放假。宋朝以后,冬至又成为祭祀祖宗的日子,人们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拜节;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明清时甚至出现了“肥冬瘦年”之说,辛亥革命后更是一度将冬至日定为“冬节”,重要程度直逼新年。

  民间视冬至为“谢冬”,节日“进补”为主题,主要表达收获的心境。人们将冬至隔夜称为“冬至夜”,家家举行宴饮,宴必吃豆腐,有谚云:“若要富,冬至隔夜吃胡葱炖豆腐”、“若要富,冬至吃块热豆腐”,寄寓了世人发家致富的理想。此外,还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俗文化,如广为流传的“冬至饺子夏至面”、“冬至不端饺子碗,冻坏耳朵没人管”,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人。当然,能吃上肉就更好了,“吃过冬至肉,身体赛牛犊”。有钱人家还要举办“冬至亚岁宴”,那就更显丰盛了。但是,在贫富不均的社会里,“有者冬至夜,无者过一夜;富人吃一夜,穷人冻一夜”。

  冬至还有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作用,即“冬至不过不冷”。民间以这一日的晴雨来预测年内气候,十分灵验。因此,“干净冬至邋遢年”、“晴到冬至落到年”等谚语至今流传不绝,意思是说如果冬至日是晴天,过年就会阴雨连绵或大雪纷飞。至于“冬至一阳生,地下水泉动;开始数九天,天气日渐冷”、“冬至在月中,无雪又无霜;冬至在月尾,寒冻正二月”,则有异曲同工之妙。□然儿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