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寒冬里 暖流涌向流浪乞讨者(今日关注)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2日06:45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寒冬里 暖流涌向流浪乞讨者(今日关注)
救助站工作人员在给流浪乞讨人员送棉衣。

  2005年12月,北京正经历着50年来同期气温最低的严寒。

  6日晚8时30分起,北京东城警方联合民政、城管、卫生等部门,对天安门周边地区的流浪乞讨人员开展了集中救助。他们一直工作到晚上11时50分,那些露宿街头的流浪者在

他们的耐心劝说下进入了北京市救助站。

  12月13日,西城区救助站的“西城巡视救助队”,在西城的大街小巷寻找流浪乞讨人员。14日晚,北京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总队出动千余警力,会同民政、城管等部门,首次联手进行“全市冬日露宿人员大救助”,共有199名乞讨人员得到了救助……

  ■把关怀体现到每个人身上

  如今,越来越多的流浪乞讨者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和温暖。北京市治安管理总队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入冬以来,公安机关共告知街头流浪乞讨人员6200余人次,并协同民政、城管部门,护送1400余人次到救助站。

  2003年8月1日,国务院颁布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正式实施以来,北京市民政部门的19个救助中心,已经对2万多名流浪乞讨人员实施了救助。特别是每年进入冬季以后,这些部门都会派出大量工作人员走上街头,开展救助。北京市救助管理事务中心负责人说,各救助中心已经准备好食品、过冬用品,让流浪人员也能过上“温暖的冬天”。对于不愿意到救助站的流浪乞讨人员,一些救助点也会向他们分发食物和避寒衣服。

  西城区救助站站长吴元顺说:“救助的宗旨是‘以人为本’。我们本着‘求助自愿,援助无偿’的原则,把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充分体现到每一个人身上。”

  ■救助中提升社会公德意识

  12月13日,寒风刺骨。在北京阜成门华联商场门前的过街天桥上,席地坐着一个乞讨的老太太,并不厚实的棉衣裤抵挡不住呼呼袭来的北风。她冷得瑟瑟发抖,手和脸的皮肤已经被冻紫了,一些地方冻得裂了口子。

  西城区巡视救助队的队员们见状,立刻把新棉衣和食品送到她手里。捧着这些年轻人递过来的热腾腾的面条,老人泣不成声。

  交谈中,队员们得知,老人来自山东,今年75岁,因和儿媳吵架,一气之下出走。在北京无依无靠又没有生活来源的她,只能街头乞讨。

  与此同时,在北京动物园门前的地下通道里,一个衣着单薄破烂的男子躺在地上,头发和脸肮脏不堪。

  救助队员们发现后,立即把棉衣裤递到他的手里。也许是被救助队员的制服吓住了,这个男子一个劲儿躲避,不敢接。队员们热情地向他解释去救助站的好处:管吃管住、可以洗热水澡、想离开的话随时可以走、想回家乡的话政府给买火车票……20分钟后,这个男子终于跟队员们上了车,怀里还紧紧抱着送给他的棉衣。

  一位救助队员说,流浪乞讨人员需要的不仅仅是救助物资,“他们更需要的是在寒风凛冽的日子里,人们从温暖的办公室里出来,冒着严寒,走上街头,向他们嘘寒问暖的尊重态度。”

  “在救助中,我们自己的灵魂也得到升华。”救助队员们说:“这对提升社会公德意识非常重要。”

  “发生在社会最底层的流浪乞讨者和救助队员们之间的小故事很多很多。”西城区救助站站长吴元顺说:“我们彼此都觉得感动,我自己心里也觉得热乎乎的。”

  ■多一点救助,多一次新生

  从救助站回来的张燕(化名)已不再在外面乱跑了,她更多的时间是在家里务农。现在的她,重新享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她逢人便高兴地说:“是救助站的亲人们救了我。”

  患有间歇性精神病的张燕,发病后抱着孩子从家乡流落到北京街头,西城区救助站收留了她。他们安抚她的情绪,照料好她的孩子。经过耐心地询问,终于得知她来自河北固安。

  当张燕被救助站工作人员护送到家后,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由于张燕发病出走时曾伤及家人,家里人不愿接纳她。救助站工作人员并没有因此放弃努力,他们一边频繁地与乡政府商议,一边苦口婆心地说服她的家人。随同前往的医务人员不仅帮张燕治疗疾病,还帮她料理生活。救助站工作人员的精神感动了这一家人,也感动了当地政府和周围的邻居。

  “流落街头的人员中,许多人都有类似张燕这样的经历。”吴元顺说:“他们当中,有些人因为遭遇不幸对生活丧失了信心,有些人因为先天残疾而被家人遗弃,还有些人仅仅因为一时的困难而走上这条路。在这种时候,如果社会给予他们哪怕是一点点救助,他们的人生就可能出现新的转机。”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12月22日第四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