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监察人员全面覆盖 大力发展公共职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2日07:01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骗术篇

  传统招数 勾结用人单位步步设套

  根据调查发现,目前我市劳动力(人才)市场主要存在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职介机构与用人单位勾结等违法违规现象,而所有这些现象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以招工为名

义诈取求职者钱财。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几乎所有“歪职介”都和“黑公司”有牵连,遇到求职者一般都是“引诱”、“收中介费”、“收押金”以及“辞退”4个步骤,被骗求职者无一幸免。

  只要看到有人前来求职,甚至是过路的行人,“歪职介”的工作人员便会热情、死缠烂打地要为你介绍工作,并许以“高薪、工作轻松”等待遇,让求职者误以为“天上掉下了馅饼”。刚开始时,“歪职介”只收取10元左右的报名费,中介费则只字不提。等求职者交了报名费、填完表后,“歪职介”便提出需缴纳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的中介费。求职者如果拒绝缴费,那已经缴的报名费就“打了水漂”。由于找工作心切,多数求职者只能乖乖“就范”。

  一旦缴了中介费,求职者就会很顺利地在“歪职介”推荐的公司应聘成功。由于找到了工作、签订了合同,体检费、服装费、押金等就顺理成章的应该缴纳。可是,当求职者高兴地去“上班”的时候,“黑公司”便会找出诸多借口把求职者“扫地出门”,或者,求职者忍受不了人为设置的恶劣工作环境和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自动走人。此时,整个行骗过程才算全部完结。 据了解,被“歪职介”、“黑公司”暗算的求职者少则损失几十元,多则几百上千元。

  其实很多歪职介“老板”本人就是曾经的“受害者”,他们在通过歪职介找工作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不说,还被骗了钱财,但这样的经历也让他们看清了“骗钱”的门道,于是自己也开起了歪职介。“那些人文化素质并不高,他们自己都找不到工作,怎么能指望给别人介绍多么好的工作。”

  专家支招

  一位从事执法监察的工作人员提醒广大求职者,求职时一定要擦亮自己的眼睛,仔细观察职介工作人员的一举一动。同时,一旦被骗一定要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投诉,否则就会纵容他们继续行骗。

  花样翻新 逼你辞职扣你的违约金

  目前社会上又发现了一种新“歪职介”、“黑公司”现象,在此提醒读者注意,小心上当:

  这种公司非常正规,既有合法的营业执照,又有完备的人事制度。在招工时,用人单位并不收取任何费用。经过面试、谈好条件后,用人单位就会告诉求职者,一旦签订劳动合同,双方就不能无故违约,如果单位违约,将向求职者支付5000元的违约金,如果求职者违约,需要支付1000元的违约金。在这样优厚的条件下,求职者一般都会认为“很划算”、“单位肯定是要我,不然违约金那么高他们多不划算”等等,虽然用人单位表示要先将1000元违约金交到单位财务备案,但求职者还是会非常配合地签下劳动合同。

  一旦合同正式签订,用人单位就会以种种借口来刁难求职者。比如,派到西藏等地工作或者下达不可能完成的工作量等。知道不可能完成任务,求职者只有提出辞职,而这时,1000元的保证金就被用人单位名正言顺地收入囊中。

  专家支招

  在到一家单位找工作之前,最好先向未来的同事们打听一下单位情况,看是否存在欺骗行为,说不定正好遭遇欺骗的同事会让你悬崖勒马。如果找不到同事,可以向当地工商、劳动等部门了解情况。此外,在求职时千万不能缴纳任何费用。

  管理篇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场骗局往往是由中介和公司勾结完成,而根据现行的体制,目前劳动力(人才)市场呈多头管理的状况:职介机构由劳动部门审批,人才交流中心由人事部门审批,公司注册是工商部门的管辖范围。因此表面上看起来,多个部门联合执法加大了执法力度,一定能够将“歪”“黑”清扫出门,但也正是这种多部门管理,让行骗者很容易钻空子。

  问题一 多头管理

  据市工商局市场处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清理整顿劳动力(人才)市场的行动中,工商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对中介机构、用人单位存在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的情况进行查处。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无证经营的现象比较少,因为注册一家信息公司只需要注册资金10万元,在注册时只需提供身份证、验资证明等就可合法注册,手续非常简单。而根据规定,只要是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工商局就必须为其注册,否则属于违法行为。因此,许多“黑公司”都是打着合法的旗号在行骗。

  根据现行的体制,劳动部门可以对职业介绍机构进行直接管理,人事部门对审批的人才交流中心直接管理。但很多人恰恰是钻了“职业介绍”和“人才交流”区别的空子。

  问题二 处罚太轻

  当“歪职介”、“黑公司”被群众举报后,似乎只要相关部门进行处罚,市场就能恢复平静。但是由于处罚太轻,对他们根本不构成威胁。

  市工商局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如果发现“黑公司”,工商部门一般都只能进行经济处罚或者督促改正,而且罚款金额有限。对此,劳动、人事监察部门也深有同感。想用罚款1000元这样“挠痒痒”式的处罚来规范整个市场根本是不现实的。在跟随执法人员检查中,记者曾经在一家职介机构的发票联上看到,仅7月19日一天,他们开出的中介费就高达3万余元,而这样的收入被罚款1000元,对他们来讲只是“毛毛雨”,因此往往都是等执法人员前脚一走,他们后脚就开门。

  除了经济处罚,执法部门还有吊销执照的权力,但是,在操作中却相当困难。市工商局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吊销营业执照是很严重的行政手段,要吊销执照相当困难,必须开听证会,而开听证会又是件相当复杂的事情,一般二三个月处理结果都下不来,因此一般情况下都不会要求吊销其营业执照。此外,许多“歪职介”、“黑公司”在被打击后,往往就用假身份证或者借别人的名义换个名称、换个地址再注册一家,其实是“换汤不换药” ,因此总有新的“歪职介”、“黑公司”冒出来。

  经验篇

  今年9月份,我市劳动保障部门到广东、深圳等地就劳动力市场的管理手段等经验进行了考察学习。

  “劳动力市场的规范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是市劳动保障监察总队一位负责人在谈到考察学习体会时,得出的一个看法。他告诉记者,这些沿海城市在10年前,劳动力市场非常混乱,那是因为需要找工作的人太多,职介公司就利用这些人找工作心切的心理行骗。而现在,沿海城市严重缺乏劳动力,一些厂想找到劳动力就必须通过中介机构,于是,他们往往通过“招到一个人给中介100元钱”的方式招聘员工,普通劳动者不愁找不到工作,这样,“歪”的职介机构和公司就没有了生存空间,自然而然就消失了。

  在考察中他们还发现,上海的劳动保障监察队伍加上协管员共有3000余人,他们采用网格化管理,将每条街都分到每个工作人员手里,缩小了管理面。而我市目前劳动保障监察系统仅有1000多人,像青羊区劳动保障监察人员仅有3人的区(市)县不在少数,根本不可能做到全面覆盖。记者了解到,今年1—11月,我市光歪职介投诉就接到3900多件,平均每天有近20件,而一个案件从着手调查到处理解决,还有一个周期,执法人员数量较少也限制了执法力度。

  记者从广东省劳动保障厅获悉,广东省为杜绝“歪职介”,现在正大力发展公共职介,逐步取缔民办职介机构,让“歪”的无法生存。

  求职小窍门

  1、如果写着招聘经理10个、司机20个、秘书30个,或者月薪1万招经理等等,多半都是“歪”的。如果一个单位都能接收那么多求职者,那么就业压力就不会那么大了。

  2、不要过于相信“高薪诚聘”,也不要认为签订劳动合同后就万无一失,一定要核实岗位的真实性。比如应聘库管的工作,一定要调查清楚库房到底有没有、在什么地方。

  3、求职者不能以任何名义向用人单位缴纳所谓的服装费、体检费、押金等费用。最好向用人单位的邻居企业打听一下消息。

  4、当不能确定职介、公司是否合法时,可向相关执法部门咨询。

  记者手记

  治乱“市”用重典

  成都是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因此,通过职介找工作的除了下岗工人、失地农民,更多的是怀着“大都市‘掘金’”梦想的外地来蓉务工人员。他们刚刚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尚未找到一丝立足之地,就被那些“歪职介”骗走了身上仅有的钱财。

  采访中曾经遇到这样一位求职者,他来成都10多天了都没有找到工作,为了生存,他把身上剩下的50元钱全部缴给了寄予厚望的职介机构,以求寻找到新的希望,可是……“由于没有证据,我们只能对职介所进行教育”?“下次千万不要再缴钱了”?……可是,还有下次吗?

  钻空子,禁不止。治乱“市”需用重典!

  我们的社会需要我们的政府用法治来重建公信。我们赞赏治乱“市”用重典的做法,无他,只为那一双双无助的求职者的眼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