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改善大国关系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2日07:16 人民网-人民日报

  金熙德(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所研究员):中日关系的调整目前依旧处于一个探索的过程当中,而2005年双方的一切尝试和努力在10月17日小泉再次参拜靖国神社后付诸东流,之前建立的所有对话和交流机制全部中断。步入11月后,随着APEC峰会的召开以及东亚区域合作的进展,中日关系进入了新的调整期。中日关系目前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日本方面对中日关系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的认识还有待提高。其次,在两国激

烈竞争的形势下,日本急切地希望突破1972年以来形成的中日关系框架。在日方看来,这一框架对日本极为不利。此外,还需要指出的是,在处理对日关系的过程中,各种现实情况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旧有的认识和经验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再适用。

  江新凤(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研究员):中日是东亚的两个大国,中日关系的稳定不仅有利于双方的国家利益,也有利于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日本政府的对华政策缺少理性,这既不利于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日本长远的国家利益。对话协商是解决中日矛盾的最佳途径,理性合作应是中日关系的发展方向。当前,要从国家利益的高度出发,通盘筹划中日关系;.进一步加强中日双方人员交流,消除仇视感和不信任感,增进理解和互信。这是推动中日关系的驱动力。

  金灿荣(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中美关系的复杂性依旧不减,积极面与消极面并存。在布什政府看来,两国在反恐、禽流感防治与一些地区性热点问题等领域已有共识并存在一致性,而对于能源问题,两国也正在进行进一步的磋商与合作。与此同时,美方在中国人权问题上却依旧保持一贯的态度,认为中国的人权状况并不理想。另外,中国的军事现代化进程发展很快,但美方认为其缺乏透明度。总之,加深了解和相互沟通才是发展两国关系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有效途径。

  徐坚(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在保持一个地区性大国的过程中,日渐引起国际间的关注,这是正常的。但中国要向世界性大国过渡,恐怕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在这个过程中,要正确看待中国的地位和作用。从外交上看,中国在向世界性大国过渡期间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在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中发挥积极的和建设性作用。应该说,中国目前的发展,并没有对整个国际秩序构成很大的冲击。在与大国关系上,中美关系虽然有时很棘手,但发展趋势还是乐观的,在中日关系上,要对可能发生的质变保持清醒的认识,理智应对所出现的问题,防止中日关系失控,更要防止日本把中美关系拖入对抗。

  《人民日报》(2005年12月22日第七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