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2005:科学走近公众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2日07:17 人民网-人民日报

  

2005:科学走近公众

  新世纪新科技新成就

  9月18日至27日,以“新世纪、新科技、新成就”为主题的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成就展在北京举办,并向社会公众开放。参展的416个项目集中展示了“十五”期间我国科技

发展情况、重大科技成果、科技体制变化等方面的内容(见图本报报道)。

  目前,实地展览结束了,网上展览还在继续———读者愿闻其详,可到科技部网站浏览相关专题。

  点评:俗话说,十年磨一剑。今天的成就来自昨天的奋斗,现在的奋斗将创造未来的辉煌。“十五”凯歌高奏,“十一五”即将开局。我们坚信,科技让明天的生活更精彩。

  天文事件多奇观

  “深度撞击”成功撞击彗星

  7月4日,美国“深度撞击”号发射370公斤的铜质撞击器,在距地球1.32亿公里处,准确撞击了坦普尔1号彗星,人类首次“人造天象”奇观大获成功。

  “发现”太阳系第十大行星

  7月29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天文学家麦克·布朗及其研究小组声称,他们发现了太阳系内第十大行星。

  点评:“深度撞击”一举成功,引起的多是惊叹。发现太阳系第十大行星,引起的多是争议。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事情远远没有结束,深入的研究仍在继续。同时,借此机会,国内媒体请出好几位天文学家,阐释它们的意义,给公众作了一番“深度科普”。

  爱因斯坦“来”中国

  4月19日,谢世50年的科学大师爱因斯坦乘着一道美丽的光束再次环游世界,来到中国。在2小时30分钟内,光束依次传递到全国33个城市。

  今年被定为国际物理年,旨在纪念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以及相对论诞生100周年。中国科技界举办了知名科学家报告会、大型主题展览等活动。

  点评: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诺奖得主,无论是演讲者,还是聆听者,无论是展览主办者还是参观者,每一场活动都能让人感受到爱因斯坦的人格魅力和博大胸怀———他爱科学,更爱全人类;他爱自由,更关心全人类的自由;他心系科学发展,更心系科学如何为人类谋福利……

  世界物理年是一个机会,人们可以从爱因斯坦那里得到许多借鉴。

  《人民日报》(2005年12月22日第十四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