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话闸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2日09:17 南方日报

  城市建筑美学

  谭元亨

  说了大堤,免不了要讲到水闸。考察北江大堤,听说历史上有不少出名的闸,自是心驰神往。毕竟,闸是大堤的节点,也是大堤的生命所系,一旦失灵,千里大堤,溃于一闸

,后果不堪设想。

  最早见到的,是南海西樵的吉水窦。为何叫“窦”而不叫闸,百思不得其解,也许是古语如此,因为粤语中,有不少古汉语,如“站”叫作“企”,“翅膀”叫作“翼”等等,远古,闸也就称“窦”了。查《辞海》、《辞源》,《左传·哀公元年》谓:“逃出自窦”;《国语·周语下》则有:“不窦泽”,均作穿通或穿孔解。就算无师自通,“窦”者,乃让流水穿过的意思,只是加上调节,后来才成为“闸”。

  不过,这吉水窦,不是一级闸门,而是有两级,可将水定位为三个级位,两闸之间,当是“窦”,这“窦”也有穴之解,“圆者为窦,方者为窖”,我看这吉水窦,不方不圆,姑妄称之为窦好了。只不知古之闸,是否均由窦叫过来的。

  吉水窦已年久失修,巨大的木制闸门已呈颓败的样子。但在古代,这也称得上是一项重大的水利工程,所以史志上都有记载。

  北江三水境内,有名气不小的芦苞水闸,那是1924年在芦苞涌口修筑的,为珠江流域第一座钢筋混凝土水闸,由瑞典人设计,使用各国优质材料,历80年依然如故,迄今,已成一项重点文物景点。听说新大闸将取代它,退役后,自是具备观赏、研究之文物价值,这也是珠江流域现代治水工程的起点之一,现在看起来亦不乏雄伟。

  小北江,如今的梯级管理分十二级,也就是有十二级坝、闸,一级一级提升。想当年,河道让巨石阻塞,县令李华“上以火攻,下以堰取”,场面之壮观,令人感叹——这边,堆积柴火,把阻塞河道的巨石烧红,那边,再放水下来一冲,热胀冷缩,巨石崩裂,江水一泻直下,从此县城不再受淹。方法是原始了点,可那是千年以前,而北江上一段段小堤围,均是宋代开始的。众所周知,宋代大兴水利,令粮食生产大幅度增长,人口更是倍增。北江古堤的历史,与一个朝代的兴衰息息相关。

  当然,如今的水利,已不可同日而语。过今日的长江三峡闸门,随闸内水位升高,船也渐渐上升几米、几十米,自有不同的感受,何等的气势——“高峡出平湖,当惊世界殊”!

  而闸门的功能已不是防洪泄洪了,更在于蓄水发电,北江上的飞来峡水电站,气宇轩昂,是我省的重点水电工程。近日到从化,参观吕田蓄能电站,更为大闸所折服。平日,电能充足,则将蓄水提升到上方的水库,以水的势能来蓄下电能,一旦电能不足,开闸放水,水能又再转化为电能,弥补电力之不足。

  一个“闸”的文章,竟可以做得这么大!《辞海》上关于“闸”的定义:“一种用门来控制水流的水工建筑物,如泄水闸、船闸”,当要补充与改写了。

  当然,也毋须把闸写得这么“剑拔弩张”,其实,它也有柔媚的一面。

  几年前到过顺德杏坛,那里有汉代古村碧梧,更有十多座古桥,以及众多保存尚好的古建筑,水边更有比岸而立的一排排古榕。只是由于珠江三角洲水位变化,甚至有咸水倒灌,所以,少不了这样那样的闸门。因此,如果着手把杏坛治理好,成为一个不亚于周庄的岭南水乡典范,理水建闸,当第一要义。

  我们看过不少古村落,如宏村等,水的文章称得上为大手笔,整个村落的明渠、暗渠、溪流、池塘,都颇有调度,使整个村落的流水不绝,充盈却不溢出、泛滥——而这,都是因闸门的调节,使之有声有色。

  无论堤,还是闸,均是今日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处理得好,当为城市增添无限风光,其实,它们自身,也同样是城市周边的一道绚丽的人文、自然风景线。

  作者系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