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国新闻周刊:从小德向大德,直到博爱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2日14:25 新华网

  

中国新闻周刊:从小德向大德,直到博爱

  

中国新闻周刊:从小德向大德,直到博爱

  把良知和同情只用在自己社区内部的社会,这是“小德”。一个社会,如果其社区内的道德准则不扩展到社区以外,民众只守小德而无大德,这个社会的链条是脆弱的

  人类有没有普世道德?这是人们喜欢谈论的话题。前不久看到一个说法,说博爱是人类道德的最高境界。乍听这个说法,也很让我感动。但从现实看,生活中似乎没有发现什么样的社会集团或哪一个地域的人民把博爱当作自己的基本道德准则。博爱这样的“最高道德境界”容易被看作是少数人类精英的浪漫情怀。不过话说回来,即使是少数人的浪漫情怀,只要它是一种存在,也会有某种现实的影响力,只是这种影响力超出了道德作用的范畴。

  近几年,恐怖主义成了许多国家人民生活的梦魇。那么,恐怖分子就是极不道德的了?从一些新闻媒体披露的材料看,有的恐怖分子似乎在自己生活的社区里有蛮良好的道德记录。我自然不是想说他们是道德的楷模。我们遇到一个认识的难题:道德不是一个判定是非的简单的或惟一的尺度。

  我想起许多学者对传统农民道德的介绍和评论。俄国社会历史学家米罗诺夫这样描述俄国村社的道德状况:“农民认为,蒙骗邻居或家长是不道德的,但为了农民的利益而蒙骗政府官员或地主,是应该受到奖励的有道德的行为。偷窃邻居的东西,破坏邻里之间划分份地的田界,未经允许而在村社的树林中砍柴等,均是不道德的;但在地主田园中采摘水果,在地主的树林中砍柴,或多耕了地主的土地则不是不道德的行为,不应受到指责。”

  米罗诺夫认为俄国农民对待外人使用了另一种道德标准。乡村社会的传统道德一般只适用于村社共同体内部,较少推及与其他共同体的关系,更少推及与政府的关系。

  道德作用的边界与人的生活共同体边界相关联。米罗诺夫观察到的农民没有认同自己共同体以外的社会(地主属于农民共同体之外的贵族)。道德有功利性质。社区内的道德准则不扩展到社区以外,被认为是合理的,因为他们的活动半径在社区之内,社区以外的世界不能给他们带来利益。传统农民与外部社会的联系是偶然的、不确定的,道德损害对他们眼前或长远的利益没有足够的影响。

  进一步推理,恐怕要说道德对于集体行动是一把双刃剑。在集体的内部,道德的支配力促使人们保持一致,甚至让人们之间的关系有温馨的外观。在集体的对外共同行动中,推及外人的道德感、羞耻感的惩罚作用变得非常脆弱,良知比不上集体领袖的号召力。于是,我们看到了村社之间的械斗乃至相互凌辱对方的长者、妇女,民族之间的惨绝人寰的屠杀等。在这里道德的制约力量无影无踪。

  

中国新闻周刊:从小德向大德,直到博爱

  

中国新闻周刊:从小德向大德,直到博爱

  米罗诺夫描述的情形在中国今天的社会也存在。铁路沿线的农民可以集体抢掠铁路财物,偏僻乡村的农民可以从人贩子手里买妇女为妻,而政府予以干涉时,村民们往往采取一致对抗的态度。对于这些事情,他们之间可以津津乐道,交流共同行动中的技术手段。难道他们没有良知?没有同情?有的。只是他们把良知和同情用在自己社区边界的内部。我把这种在自己共同体内遵守道德的行为看作“小德”。

  有没有人能越出共同体之外奉行自己本当在共同体内奉行的道德?有的。社会不是一笼彼此间边界清晰的馒头。民族间会有某种交流,村民之间也少不了交流。有交流,就有可能建立共识,消除隔膜。但如果交流的程度不够,适用道德约束的边界就会狭隘僵硬。在实际中我们会有一个灰色地带,其中道德的作用模糊不定,很容易受到一时舆论的干扰。能在这样的灰色地带坚守平素的道德,境界就高了一个台阶。

  守“小德”是本分,守“大德”是仁慈,表现强烈利他主义倾向的“博爱”则是圣贤之风。

  一个社会,民众如果守“小德”而无“大德”,这个社会的链条是脆弱的。民众易受蛊惑,并时不时地爆发某种破坏力,是这个社会的特点。要让民众拥有仁慈之心而守“大德”,有很多决定因素,其中重要的一个是社会中领袖的品格。如果有希特勒这样的乱世枭雄出现,道德的咽喉就会被扼住,不同共同体之间的差异就会被放大,敌意便会主宰一些人的心灵,好勇斗狠便会占上风。相反,如果有路德、甘地这样的圣贤,道德的普世性就会彰显,“小德”就会转向“大德”。

  一个社会究竟产乱世枭雄,还是产盛世圣贤?根本上取决于这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基础,但偶然因素也常常发生作用。对于前者,我们需要做事;对于后者,我们只有祷告了。(文/党国英)

  构建社会公德“生态链”

  每一个人心底的善良和爱都是维系整个公共领域中社会公德至关重要的因素。当然,人们社会公德意识的提升,良好公德氛围的形成,都是长期社会化的过程,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习惯中日积月累养成的。然而,若是人们心灵深处的善良和爱缺少灌溉和培育,渐渐枯竭,公德的基础就会有坍塌的危险。

  社会公德:网络时代重建和谐邻里关系

  如今在上海,每天都有大量居民通过自己所居住小区的“业主论坛”,交流心得、嘘寒问暖,争相帮助遇到困难的邻居,共同抨击身边不文明现象。更可贵的是,虚拟空间的讨论与现实生活的交流交织在一起,居民尤其是年轻居民扩大了交往范围,在网上认识,网下成为朋友。小区网络,让冷漠的邻里关系变得融洽起来。

  说公德

  公德,就是公共道德,是旨在维护公共秩序的道德规范。公德源于人的社会性。人们必须进行各种社会交往和公共活动才能满足生存发展的需要。为了使社会交往和公共活动正常进行,就必须建构相应的公共道德准则,否则社会就无法正常运行。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共道德反映着社会公众的共同利益和社会生活的正常要求,必须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坚决的维护。新华快评:社会公德这堂课我们还要补多久做人要讲公德,为官要讲“官德”新华漫说?社会公德[组图]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