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山东莱西实施“百村示范带动工程”推进新农村建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2日14:52 人民网

  人民网青岛12月22日电记者宋学春通讯员谢炳军报道:为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落到实处,山东省莱西市委、市政府决定,从现在到2008年,利用3年时间,在全市实施“百村示范带动工程”,率先培育100个示范村,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坚持规划先行、试点先行,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尽快见到成效。一是制定好总体规划。总体目标是,100个示范村到2008年率先达到建设标准,到2020年莱西市861个村庄

全部达到建设标准。二是制定好村庄详细规划。按照“高起点、高标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体现特色”的原则,重点制定好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等四个方面的规划,科学指导村庄建设。目前,100个示范村中已经制定23个村庄的规划,其他的到2006年3月份前要确保全部完成。三是搞好试点。坚持试点先行,典型引路,搞好示范带动。对后庄扶、东大寨、东庄头3个青岛市重点小康示范村,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加强调度,列出要实施的重点工程,强力推进,确保在年底前取得明显形象进度。对其他示范村,派驻工作队,加快建设步伐,力争在短时间内有明显形象进度。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特色。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选择好具体路子,积极探索建设新农村的有效模式。从莱西实际出发,主要对以下十种村级发展模式进行重点培育:一是村企合一型。以沽河街道后庄扶村为代表,以九联集团的经济实力为基础,整合后庄扶村的土地、人力等资源,实现村企联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二是市场带动型。以店埠镇东庄头村为代表,该村依托东庄头蔬菜批发市场,围绕市场配套,引进蔬菜冷藏、加工企业实现以市强村。三是招商引资型。以水集沙旺庄、姜山三村、李权庄大河头村为代表,通过招商引资,壮大集体经济,实现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四是高效农业型。以孙受镇迟家庄村为代表,积极探索种植业产业化经营的路子,实现以地生财、以地富民。五是旧村改造型。以水集一村、二村为代表,发挥靠近城区的优势,通过房地产开发、建设市场等对旧村进行改造,促进村容村貌、村民居住条件改善,而且通过建立市场发展民营经济,增加村民收入。六是专业加工型。以花生加工专业村院上镇蔡家庄村为代表,大力发展加工联合体、专业村,以加工促富民。七是合作经济组织拉动型。通过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村经济协会和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八是资源开发型。以河头店镇东大寨村为代表发挥资源优势,通过合理开发,实现资源强村富民。九是库区开发型。按照“一库一规、一村一策”的规范,确定从2006年开始,用5年时间基本解决库区69个移民村、10632户、35650人的生产生活条件差和贫困落后问题。十是旅游带动型。通过对莱西湖、堤湾水库滞洪区的综合开发,带动周边村庄发展餐饮等第三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坚持发展为重、富民为本,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围绕集体增收、农民增收的目标,把发展和壮大农村经济放在首位。一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在稳定粮食、蔬菜、果园、花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突出发展设施高效农业和畜牧业,特别是加快畜牧业的发展,抓好奶牛、肉牛、生猪、肉鸡和肉羊规模化养殖,着力推进“品种调优、区域调特、效益调高”。2006年,存栏奶牛达到7.8万头,出栏肉牛8万头、生猪78万头、肉食鸡7200万只,肉蛋奶总产量达到48万吨。二是开展村级招商引资。把村级招商作为促进农民增收、集体增收、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通过一批典型带动,进一步统一思想、强化措施、强化考核,使更多的村庄走上靠招商引资加快发展的路子。三是加快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继续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实施,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2006年培训农民不少于4万人次,转移农村劳动力2万人以上,农民务工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提高到30%以上。

  坚持统筹发展、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一是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坚持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与提高农民素质同步推进,针对农村困难谋划好农村发展,重点解决好上学难、看病难、饮水难、行路难、养老难五大难题。全市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将由目前的85%提高到90%以上。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农民年参合率达到95%。争取在2-3年时间内实现村村通自来水的目标。明年要完成135个村通自来水工程,2008年全部实现村村通。2006年在全市建立起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二是推进农村文明建设。以改变农村面貌、加强农村庭院综合开发、强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深入开展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通过活动影响和引导农民群众的行为,确保年内全市一类农村文化大院达到10%。抓好“三下乡”活动,创新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强化对农民群众的教育,提高群众的整体素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群众基础。三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进一步完善群防群治网络建设,建立处置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处置机制,切实做到“发现得早、控制得住、化解得了、处置得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和谐安定的环境。四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在农村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抓好村级组织建设“三三制”模式的实施,即实施宏观、民主、依法领导,构建核心突出的村党组织领导机制;完善公选、公决、公开制度,构建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建立合作、服务、规范模式,构建繁荣和谐的村级发展机制。通过“三三制”模式的推行,进一步提高村级组织建设水平,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