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娘娘滩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3日03:40 舜网-济南日报

  从河曲回来有多半年了,一直忘不了娘娘滩。

  对于黄河来说,娘娘滩是个特别的地方。我曾在黄河岸边呆过多年,又沿着黄河走过不少地方,在我的印象中,黄河是一条苍劲雄浑、激越昂扬的河流,充满着男性色彩。但娘娘滩不同,不光因为娘娘滩这个名字是女性化的,连滩上的景色也充满了柔情蜜意,让人一看见就会想起一位美丽善良的女性。

  这一段本该是黄河最硬朗狂放的地方,西岸的山岗连绵起伏,苍茫无际的蒙古高原若一匹扬尘奔来、收不住蹄子的野马般,高仰起身子,耸立在黄河岸边,与这边肃穆威严的古长城遥遥相对。就在这充满了悲凉之气的地方,黄河却一反常态,表现出了少见的温柔。

  站在古长城上往下看,四野里到处是裸露的黄土,只有娘娘滩绿意朦胧,像一块镶在河中央的翠玉,又像是从大漠孤烟处走来的一位丽人,那么绚烂,那么引人注目。

  有违常态的地方还很多,若不是陪我来的朋友顺民提醒,我不会注意到这里的黄河水是由东向西流的。在宽阔的河谷中,黄河水不动声色地流淌着,一点也不在意我的惊讶。走下河谷,又发现连河水也是清的,是那种见底的清澈,水下绿盈盈的水草丝丝缕缕,清晰可见。河水若断若续,细流潺潺。从乱石间跳跃着,经过宽宽的河谷,气不喘,鞋不湿。若不是那熟悉的泥腥味,谁也不会相信这会是黄河。顺民说,这是因为上游的万家寨水库闸住了水,到下午四点,等水库开闸放水,这里又会是浊浪奔腾。

  滩上一片碧绿,几间农舍掩映其间,让人直以为来到了江南水乡。

  娘娘滩的名字,来自于汉代的一场宫闱之争。相传西汉初年吕后专权,将薄太后和太子刘恒贬谪于此。后来刘恒称帝(汉文帝),在滩上建娘娘庙,故名娘娘滩。这只是个传说,是真是假且不去管它,让我感到惊奇的是,通过这个传说,可以看出,两千多来这块河心沙洲一直在奔腾的河水中存在。凶悍的黄河水好像一来到娘娘滩前,就变得没了一点脾气。朋友顺民是本地人,对娘娘滩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他说,娘娘滩是黄河第一滩,也是黄河中唯一有人居住的滩。这话不假。

  滩上有许多挂满果实的海红树,顺民擅唱民歌,一声:“你吃哥哥的海红红,哥哥吃你的嘴唇唇,”又把人带进了男欢女爱的浪漫境界。穿过海红树,红砖绿瓦的娘娘庙出现在我眼前。几个月来,我因为写一本有关祠庙的书,在山西各地看过不少这种庙宇,娘娘庙中,只是供奉的神不同,布局与其它的庙宇并无太大区别,兴味索然地走出来,穿行在滩上曲折的小路之间。

  娘娘滩面积仅有0.16平方公里,滩涂早就被开发成了平整的农田。烈日下,几位农妇顶着头巾,正在劳作,望见我们一笑而已。农舍与庄稼地相连,走进去,一个四五岁的男孩端坐在石块上,身旁一条黑狗围着孩子跳,对面一位老太太剥完了一根水萝卜,递给男孩,男孩咔嚓咬去,酥梨一般水脆,惹得顺民嘴馋,对老太太说:“我也吃一根?”老太太朝绿油油的田里一指,说:“在那边,自个儿拔。”

  拔出带着黄河滩泥土的水萝卜,洗净,顺民像那个孩子一样,拎着根绿叶红身的水萝卜,咔嚓咬着,带我朝河边走去。

  娘娘庙背后是一处古老的渡口。清澈的河水遇到娘娘滩后,分成两股,一股是我们刚趟过的潺潺细流,另一股仍在平静地流淌,像两条不相干的河流。在这偏僻的地方,年轻人怕谁也耐不住这份寂寞,船工都是六十多岁的老人。几位老人正合力把一辆摩托车往船上推,显得很吃力,一会儿都气喘吁吁。好容易把摩托车推到船上,一位老船工发动了机器,在河面上渐行渐远,慢慢靠上了对岸。

  渡口后的坡上,搭着一座简陋的棚子,一位买冷饮的老太太出神地望着远去的船,皱纹纵横的脸笑成了秋菊。拉了几句,知道是其中一位船工的老伴。老俩口这种田园诗一般的生活,让人羡慕。面对着大河,天天望着老伴在河里来来去去,老太太心里应该平静如水。顺民和老太太开玩笑,说:这回,老汉去了内蒙那边,怕不回来了,没看见船上坐着个女的?老太太嗬嗬笑,说:看你这后生说的,一辈子了,我还不知道他。

  西斜的太阳照得河水熠熠生辉,田里干活的女人收工了。阳光下,女人们一边说笑,一边穿过海红树林往滩边走。几年前,她们的家都搬离了娘娘滩,却还种着娘娘滩上的地。我奇怪为什么会在这时候收工,一想很快明白了,一会儿,上游的水可能就流下来了,女人们是要赶在河水到来之前,离开娘娘滩。

  我们跟在女人们的后面往回走,海红树深处,几个男人也悠悠地走过来,踩着乱石过了河。我想起了那刚刚见过的几位老人,莫非,只有他们还一直生活在娘娘滩上?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