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民办高校竞争由拼招生转为拼就业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3日04:48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黄博 通讯员 李韫娜

  天平的指针在朱顺德身上出现了新的倾斜———

  西安外事学院招生就业办主任朱顺德,一身挑着学校两项重要工作:招生和就业。今年,这两项工作的地位在朱顺德身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过去,招生是重中之重,

就业最终还是要服务于招生;现在,就业成为重中之重,招生也要围绕就业转。“这源于我们学校的办学思想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过去,招生是学校的生命线;现在,就业是学校的生命线。”朱顺德告诉记者。

  招生,曾经是所有民办高校的生命线。一切围绕招生、一切为了招生,是民办高校所有人的共识。陕西省现有的五大万人规模民办高校都是通过艰苦的招生度过生存阶段,再经残酷的招生大战,走向规模化发展的。至今,对其他规模依然很小的民办高校而言,招生依然是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

  1992年办学时的西安外事学院最初只有两张桌子、几十名学生。今天已有在校统招生1.6万余人、校园面积2020亩,共开设90多个专业,是一所以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教育为主体,兼有专科学历教育、清华大学远程教育专升本、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本科以及和国外合作办学项目等多层次教学的全国著名民办高校。这样的变化也是在“招生是学校生命线”的指导下,从生存到发展一路走来的。

  在招生是学校生命线的过去,身为招生就业办主任的朱顺德,可以挥舞招生的大旗带动全校其他中层部门和所有教职员工,围着他主持的“招办”转。但变化在悄悄地进行中。近几年,招生逐渐成为“招办”的工作,不再是全校性的了。“我们早已度过生存阶段,早已走上规模化发展的道路,招生不再是学校的生命线了。”学院主管招生和就业工作的副院长刘其民说。

  招生确实不再是西安外事学院的生命线。学院董事长、院长黄藤甚至提出要控制规模、适度发展的思路。他认为,规模过小,民办高校就难以生存,而规模过大,不利于民办高校长远、健康、可持续发展。

  从朱顺德的角度来看,西安外事学院在全国已有了相当的名气,学校已经走上规模发展的路子,招生又纳入国家统一计划后,学校的招生工作成为按部就班的、季节性的日常工作了,不再是难事、大事了。

  西安外事学院告别了“招生是学校的生命线”,新的生命线又在哪里呢?

  11月16日,西安外事学院召开就业工作会议,响亮地提出:就业工作是学校的立校之本。所有的人都这样理解:就业成为学校新的生命线。

  “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市场教育,是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市场需要的合适人才。”西安外事学院董事长、院长黄藤说。他说,西安外事学院从创办初期,就一直坚持面向市场、围绕市场,就业工作始终是衡量办学成功与否的最重要标准,招生其实也还是要围绕就业转。但在过去,招生的难度大于就业,招生的工作量大于就业。所以,招生成为所有民办高校最重要的工作。现在,就业工作的难度和工作量都大于招生,就业工作就成为民办高校最重要的工作,民办高校的竞争已从招生竞争转变为就业竞争。

  外事学院重视就业不是从现在开始的。朱顺德前几年已经感觉到:招生的分量减轻的同时,就业的分量在逐渐加大,天平的指针逐渐从招生向就业转移,标志性的变化就是10月16日的就业工作会议,就业被提到“立校之本”的高度,成了学校新的生命线,也成了他这个招生就业办主任身上新的重中之重、新的核心任务。

  同样,招生就业办再次成为全校最核心的部门,此次是因为“就业”。有人开玩笑说:过去用招生统揽全校工作的朱顺德,现在又能挥舞就业的大旗统揽其他中层了。朱顺德很清楚,是就业成了统揽全校工作的旗帜。

  就业成为生命线之后,西安外事学院的就业工作更加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从统揽全校工作来看,每一个二级学院都有专职就业辅导老师,日常工作服从于招生就业办的指挥。学院还要求每个学院一把手亲自抓就业,就业成为每一个二级学院所有工作的指向。学校甚至要求,每一个任课教师在上课的同时,都要围绕就业转。衡量任课教师教学成果,就业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准;就业同时开始指导招生,从就业市场反馈回来的信息,可以带动学校专业设置,就业好的专业加大招生,就业不好的专业,减少甚至取消招生。

  从人员和设备配备上来看,招生就业办下属的就业指导中心有100多人,是全校人员最多的部门。同时有人才市场,有5个就业实习基地,是全院实力最强的部门;毕业生就业教育开展起来,每个毕业生都要接受就业辅导教育,18个学时就业辅导教育课成为每一个学生必修功课,每个学生都要参加模拟招聘;校园人才市场全年发布人才供求信息。就业季节,人才招聘会每天有小会、每周有中型会,每月有大型会;校外实习就业基地从3个发展到5个。毕业生可以选择到北京、上海、广州、大连、杭州的基地完成最后的学业、联系就业、度过就业前的培训适应期。

  此前连续5年,西安外事学院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8%。今年10月到11月,西安外事学院已有两批上百名学生分别奔赴广州、北京基地,其中多数已经找到满意的工作。广州风神汽车有限公司招收了30名学生,东莞长乐依文半导体装配测试厂招走31人,北京公安部培训中心要走29人。连日来,一家又一家公司、单位一次索要几十名毕业生的事例屡屡在西安外事学院以及各就业基地发生,学院2006届毕业生就业大戏的序幕已经拉开。

  类似的变化也同样发生在西安其他民办高校,就业正逐渐超越招生,成为民办高校新的生命线。在招生大战偃旗息鼓之后,就业大战的战火正悄悄点燃。

  本报西安12月22日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