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圣诞PK春节?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3日07:14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圣诞PK春节?
再过两天就是圣诞节了,红衣服白胡子的圣诞老人早早就爬上门店的橱窗,空气中都弥漫着一种过节的味道。年轻人忙着买贺卡、发短信,小孩子们忙着收礼物、买玩具,商家们忙着大酬宾、狂打折,并且适时推出价格不菲的圣诞狂欢活动……民俗学家却在一边痛心疾首、恨铁不成钢地说:给中国节多一点关心吧,对圣诞节少一些热心吧,大家应该团结起来,保卫春节。(详见本报12月20日报道)

  其实民俗学家的呼吁并不是没有道理,前一阵子,中国自古就有的端午节文化传统就败在了韩国“端午祭”手下,没能列入“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名录。国人在愤慨和尴尬的同时,却很少从自身找原因。现在端午节吃粽子的还有多少?插艾草的还有多少?赛龙舟的又有多少?有国人这种对传统可有可无的漠视态度,端午节不被重视民俗传承的韩国抢去才怪呢。

  如今,圣诞节的势头也越来越猛、越来越盛,其红火程度和热闹程度直追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年”——春节。据说每到平安夜,大小饭店纷纷客满,大小舞厅人头攒动,大小歌厅更需提前预订。有很多年轻人甚至放言:圣诞节就是比春节有意思,过圣诞节就是比过春节轻松爽快。谁不过圣诞节,证明谁不时尚、不新潮,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眼看着圣诞节与春节PK上,难怪包括民俗学家在内的那么多人忧心如焚。文化侵略论、保护国粹论、青年迷失论、警钟长鸣论等等,不一而足。无外乎呼吁青年一代要守住老祖宗的根脉,担起捍卫民族文化的重任。

  透过繁华看世界,其实圣诞节花哨归花哨、热闹归热闹,要说让它和春节相比,却还是根本PK不起。为啥?它们不是一个重量级的。春节是中国人共同的节日;圣诞节在中国,却是一部分人的节日。年轻人喜欢扎堆凑热闹,商家喜欢推波助澜觅商机,表面上看花团锦簇,实际上还是底气不足。有几个家庭团聚起来吃火鸡大餐?有几个孩子挨个敲邻居的房门讨糖果?有几家门前立起高大的圣诞树?圣诞节到了中国,还得听中国文化传统的安排,无外乎还是聚会、吃喝、歌舞、游戏,和基督徒们的圣诞节根本就是两码事。春节可不一样,拜年吧、年货吧、春运吧、春晚吧、长假吧、走亲戚吧、吃饺子吧、放鞭炮吧、压岁钱吧……哪一样不透着地地道道的中国味儿呢?

  弹吉他的人多,拉二胡的也不少;穿西装的人多,买唐装的人也不少。同样道理,以圣诞节为代表的“洋节日”和以春节为代表的传统节日其实大可以共存共荣,这也符合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大趋势。而且无论如何全球化,民族的还是民族的。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传统文化也会继续保持自己的优势和精华。韩国、日本够现代化、够西化吧,可什么缎扇、秋千,什么相扑、料理,不照样保留并发扬光大着吗?因此,还是那句老话,地球都成“村”了,还争什么争哩?①1

  戏曰:

  圣诞春节比高低,捍卫文化呼声急。

  千年传统成血脉,洋节不是大问题。

  □万川明/文李庆琦/图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