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毒鞋”反倾销:博弈的又一筹码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3日08:30 法制日报

   “毒鞋”指责来自意大利鞋业制造商而非消费者

  中国皮革协会制鞋办公室主任卫亚菲:媒体如果一直跟着他们的思路炒中国鞋到底怎么了,就使他们达到混乱市场的目的了

  本网记者 陈晶晶

  纺织品贸易摩擦刚消停没几天,鞋的出口纠纷又在媒体上闹腾了起来。记者今天获悉,在欧盟反倾销调查中被抽样的13家中国皮鞋制造商,在初裁披露中无一获得市场经济地位,欧盟今天将对中国皮鞋“倾销”与否召开听证会。而就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意大利又传来中国鞋是“毒鞋”的惊人之声。

  “到目前为止,意大利也没有出具过中国皮鞋化学含量的具体检测报告,‘毒鞋’一说还没有事实依据。”中国皮革协会制鞋办公室主任卫亚菲今天接受采访时表示:“媒体如果一直跟着他们的思路炒中国鞋到底怎么了,就使他们达到混乱市场的目的了。”

  “毒鞋”说来自意大利卫生部长斯托拉切。据新华社引外电报道说,斯托拉切12月19日表示,意大利鞋业制造商协会指责中国制鞋商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镍及其他有碍健康的有毒化学物质,这提醒他注意到中国鞋商所使用的染料可能带有的危险性,并称对中国鞋的调查将持续进行6个月。斯托拉切在接受一家意大利报纸采访时说:“大部分中国产品看起来不符合任何规定。”但他没有提到任何具体的风险。

  卫亚菲说,这种针对所有中国皮革制品的指责,近几年在欧洲国家出现过不止一次。她认为,即使在一些中国输欧皮鞋中发现了化学物质超标,也是很正常的现象,谁的产品谁负责任。但如果就此便抛出“大部分中国产品看起来不符合任何规定”、中国鞋就是“毒鞋”的论调,显然是乱扣帽子。

  记者就此电话采访了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一位负责人。这位负责人介绍说,目前我国对出口欧盟的鞋主要检测外观品质,对化学物质含量等内在品质一般不做检验。但欧盟有特别要求或者合同中有特别规定的,会按照规定进行检验。

  他举例说,比如欧盟对鞋类产品的偶氮含量有检验要求,或者合同中特别指明要按进口国标准检验某项化学物质含量,我国检验检疫部门都会按要求检验出口产品。

  卫亚菲提醒记者注意,如果“中国鞋有碍健康”的指责是来自意大利的消费者组织,也许还在情理之中,但提出者却是意大利鞋业制造商协会,“毒鞋”说显然要维护的是制鞋商们的利益。

  据中国皮革协会统计,今年1至10月份,中国已向意大利出口9000多万双鞋类产品,同时每年还要从意大利进口约1亿美元的成品革,其中大部分用于制鞋。意大利媒体则报道说,过去两年里中国鞋在意大利市场的占有率猛增700%,使意大利制鞋业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众所周知,在是否对中国鞋设限的问题上,欧盟内部也一直有两种观点针锋相对。比如荷兰、瑞典、丹麦等国一直努力阻止欧盟对中国皮鞋征收反倾销税,而意大利则是设限派中最强硬的代表。

  一方面,中国的制鞋企业已经完全具备了生产欧洲中档鞋的能力,同时价格低得多,已培养了大量欧洲消费者;另一方面,中国输欧的鞋产品中很多是贴牌产品,如对中国鞋征收高额反倾销税,欧洲的鞋业公司和进口商利益也会受损。

  “按照程序欧盟大约在年底前会公布对中国皮鞋的反倾销初步裁决结果。”长期代理反倾销案件的北京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律师向东告诉记者:“欧盟已公布的初裁披露显示,被抽样调查的13家中国皮鞋制造商没有一家获得市场经济地位。”

  据她介绍,听证会一般是由各方就已披露的信息,对倾销和损害的幅度、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对上下游企业的影响等问题再做进一步的说明。但她预测,今天的听证会改变初裁披露结果的可能性很小。

  “现在意大利抛出‘毒鞋’说很可能是为了在反倾销调查中设置更多障碍。”卫亚菲分析说,“无论怎么人为设限,也改变不了世界制鞋业向中国转移的客观趋势,中国企业只要按合同合规生产,就不用怕。”

  本网北京12月22日讯

  (责任编辑 郑剑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