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拳语趣话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3日08:52 贵州日报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足够专家学者深掘广究。其间,就饮酒方式而言,自古以来种类繁多,不胜枚举。但流行久远,广播民间的还是首推“猜拳”。

  “猜拳”始于何时,恕我孤陋寡闻,无从查考。我所读过的典籍,记得最早的是《三国演义》中有这方面的记载描写。收录于《辞海》中的“猜拳”词条,其释文是:“猜拳”也叫‘豁拳’、拇战,佐饮助兴的游戏。两人对猜,各出猜伸指,同时喊一数字,符合双方

伸指之和者胜,不胜者罚饮;这种非常流行的饮酒方式,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日渐衰退,而在经济文化仍然落后的地方,依旧作为宴饮作乐的一种主要形式而存在。

  一般来看,猜拳的“拳语”大多直白而浅显通俗,不像行令饮酒的“令语”那样大多彰文而高雅,但亦有怡情意趣和社会生活理念的充分表达。

  这里谈谈“怕字拳”。这种拳的“拳语”不直白,开始时双方都喊“怕只怕呀”,接着便是一到十的拳语对猜,而每一拳语必有一个“怕”字。且看:光棍怕一(指一个人);皇帝怕二(指二个人);瘪谷子怕扇(谐音三);有钱人怕事(谐音四);皮褂子怕捂(谐音五);铜怕绿(谐音六);瘦马怕骑(谐音七);萝卜怕拔(谐音八);病人怕久(谐音九);草纸怕湿(谐音十)。

  “怕”字拳,只在大约三十年前老家的一次婚宴上,见到堂叔伯父杨必康老人和另外一个古稀老人猜过一次,别无他见。这种拳语实在是稀有,别具特色。概括起来主要有:一是用谐音达意。从“瘪谷子怕扇”到“草纸怕湿”八句拳语,每句的末一个字都是谐音表意,据我所见,这在拳语中是很独到的。二是特定社会现实的反映。如“光棍怕一”、“皇帝怕二”、“有钱人怕事”等句,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特定社会环境下特殊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情感。第一句拳语中的“光棍”不是我们通常说的单身汉,而是特指社会上尤其是赌场上那种精通赌道、世故圆滑、有赌必赢、有吃无赔的“名流”,这种人如失去了获利的一方或场所,其单个的存在只能是孤影自怜了。“皇帝怕二”更是说明了封建时代夺宫争位的刀光剑影,社会动荡,百姓遭殃,故有“天无二日,民无二主”之说。当然,如是个昏君帝王,必然要被赶下台,怕也怕不了。在动荡不安的年代,没有钱想有钱,有了钱而又恐怕因钱生事,故有钱人怕敲诈勒索,财不露白,怕生祸端。“有钱人怕事”————和盘托出特定社会环境下人们的生活心态。三是洞明事理。可以说,每句拳语都告诉人们一个被实践证明了的事理,堪称警语。“瘪谷子”即不饱满的谷物,在风柜里一扇,当被扬弃,不可留存,在社会舞台的竞赛场上,何尝不是优胜劣汰?瘦马自身难保,那堪骑驾,何谈驰骋疆场?拔了的萝卜当为人俎,其生命告结。病人久而不愈,势必拖垮了身体,难于康复。精良的铜器上生了绿印,发生了化学反应,其损坏从此开始。再好的皮衣,如不穿在身上,长期捂着不透风,不见阳光,将发生霉变。这些都是见诸于社会的实践总结,也是经验之谈。四是象征、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加深了“拳语”的内涵,使之更显生动和效果。

  这古老的鲜为人知的“怕”字拳,其“拳语”恐怕称得上是空前绝后的。

  作者:杨兴祥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