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双X档案{22}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3日10:50 新文化报

  北京人头盖骨遗失,是全世界关注的文化奇案;“阿波丸”沉船事件,是“二战”最后一个未解之谜。世纪之交的今天,无奇不有又十分巧合的是,两个世界之谜交叉关联在一起——交点就在世界的东方中国——遗失多年的北京人头盖骨很可能就在“阿波丸”沉船上……

  ●郑家圆砚台如此,郑家官印如此,为什么“北京人”头盖骨就没有可能?况且有

白纸黑字的情报资料!

  这页材料,是1977年的油印件,有着当时年代制作、复制文件的明显特征,一目了然,不难分辨。

  本书作者得到了可以说是国内外最完整、全面和权威的资料情报。作为最后接触“北京人”标本的弗利,曾经不止一次说过“北京人”有装上轮船沉没大海的可能,此说与尼克松的共和党说法并行不悖,应该不是空穴来风。

  在“阿波丸”上的实物佐证

  让我们作一点时空跳跃,即后来的1977年,当中国人在福建平潭牛山海域找到“阿波丸”时,初步打捞出的物品确实很出人意外。

  除了资料记载的橡胶、锡锭等物品准确相符外,人们发现了伪满洲国内阁总理大臣郑孝胥去世安葬时分赠给后人的文物——圆砚,发现了郑孝胥之子郑禹的印鉴及其他……

  郑孝胥,(1860~1938)福建闽侯人,字苏堪,一字太夷,号海藏,他是近代诗人,书法家,文物名家。但是,由于参与策划伪满洲国、辅佐溥仪,又是近现代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汉奸、卖国贼。

  郑孝胥于清光绪八年(1882)考中举人。1889年成为李鸿章的幕僚。光绪十七年,郑孝胥逐渐在政坛和文界知名。不久东渡日本,任使馆秘书。次年,调神户大阪总领事。光绪二十年(1894)归国。历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京汉铁路南段总办、督办广西边务。宣统三年(1911),为湖南布政使。

  郑孝胥是清廷的忠诚奴仆,清亡后,郑孝胥如丧考妣,呼天抢地。从此以遗老自居,置先有楼于上海,题名海藏楼,寓居于此,常与遗老辈相唱和,意在复辟。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郑孝胥和清廷余孽及日本特务策划勾结,在日人和溥仪之间穿针引线,1932年促成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由于追随日本侵略者效忠溥仪,郑孝胥成为伪满的“开国元勋”,被任命为伪满洲国国务总理兼文教总部部长。

  郑孝胥冥顽不化地忠于溥仪,甘心为封建帝制殉葬。大到成立伪满洲国,小到溥仪与淑妃打官司,都尽心尽力,对溥仪可谓是忠心耿耿,奴性不改。用溥仪的话说就是:“郑孝胥和我的关系,可以说到了荣禄和慈禧之间那种程度。”(见溥仪《我的前半生》)

  作为文人和政治人物,郑孝胥当然充满矛盾。1931年10月,郑孝胥在追随溥仪去东北出任伪满“总理”之前,曾有诗云:何事与人说时命,残年犹谴待苍茫。可见他内心有迷茫,有痛苦。对前途也是一片茫然。而旧时朋辈,如陈衍、昌广生等,都和他绝交。在东北,担任伪满总理大臣日子并不如意。由于小朝廷处境困难,郑孝胥实际上在夹缝中生活,宫廷内外的矛盾斗争,和日本人之间的控制与反控制,使郑孝胥首鼠两端,1935年在矛盾中被解职,1938死于长春。

  郑孝胥知名于世,一是因为他曾于1932年出任伪满洲国总理,二是他的字写得好,其字体柔秀与刚劲相兼,自成一家。此外,郑孝胥闲时好收藏古玩,常与文人们舞文弄墨,题诗作画。身留污辱之名,书画载誉朝野,这就是一生充满矛盾的郑孝胥。

  郑孝胥死后,留下一些文物收藏。郑安葬时,留给后人一些具有文物性质的纪念物。出人意料的是,郑孝胥分赠给后人的圆砚竟在打捞“阿波丸”沉船时出水,和世人见面。

  砚盖上刻有文字:

  集众思 广忠益 去细碎 任屈伸

  砚台底部注有:

  郑公孝胥安葬纪念

  ——康德五年七月五日

  康德是伪满溥仪的年号。

  郑禹印鉴的篆字是:

  郑禹之印

  郑禹,是郑孝胥次子,伪满时期曾担任沈阳市市长,后来有代表伪满出使泰国的经历。但是,情报记载,“登上‘阿波丸’的2009名乘客都是日本人。那么,是谁,是哪位日本人携带了郑家的文物、密件上了船?还有一种可能,鉴于伪满和郑家同日本的关系,也有可能郑家人以日本人的身份上了船。不管是哪种可能,郑孝胥的圆砚是有力的佐证,郑禹的印鉴是有力的佐证,它们证明了一些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发生了和存在了:即北方文物,确确实实经过几年时间,经过千里辗转,果真流落到南方甚至东南亚区域,居然最后上了日本之船。

  它们在述说着不为人知的曲折经历。如何曲折,细节怎样?我们不便描述,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国北方的文物经过数年时光,经过千里辗转,的的确确这样登上了“阿波丸”。

  郑家圆砚台如此,郑家官印如此,为什么“北京人”头盖骨就没有可能?况且有白纸黑字的情报资料!

  第二十一节山下奉文之流

  人们知道,日本军阀和战犯中有一批文武兼备、类似我们在京剧中看到的鸠山一类的人物——他们既精通武略,又懂得文化和文物的价值,人们把他们叫作“中国通”,当他们有机会的时候,就会掠夺或收藏一些珍贵文物,或据为己有,或奉献上司、皇家。山下奉文就是这样的典型人物。

  这里,我们不断定山下奉文和“北京人”有关,但通过我们对山下奉文及其运行轨迹的了解,可以看到类似日本战犯在中国乃至太平洋战场上猖獗情形,或许,对于“北京人”的下落能够得到一些启示。

  山下奉文1885年11月生于日本高知县一个乡村医生家庭。早年曾就读于日本广岛陆军幼年学校、陆军士官学校及陆军大学,山下自幼系统地接受了军国主义教育,后来成为典型的法西斯军人。

  1918年,山下奉文被派往欧洲,任驻瑞士军事研究员。回国后曾任陆军大学教官。1927年重返奥地利担任大使馆武官。

  连载·历史揭秘 《双X档案》定价31.00元,送书价27.90元(新闻编辑:曲兆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