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国建筑不要盲目崇“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4日00:07 红网

  近几年来,“洋设计”在中国建筑市场攻城略地屡屡得手。从上海的浦东国际机场、东方艺术大剧院,到北京的鸟巢型国家体育场、国家大剧院、央视大厦,再到广州体育馆、国际会展中心,以及即将开建的广州电视观光塔、广州双子塔等等,无一不是国外建筑设计师的作品。到目前,在国内重大公共建筑中标方案公布的时候,几乎很难见到本土建筑设计师的名字了。中国已成为“洋设计师”名副其实的试验田了。(12月21日《中国证券报》)

  尽管中国设计师的整体水平与外国同行相比有一定的差距,而这种差距也是客观存在的,具体表现在建筑的大气上。虽然“洋设计”的设计理念超前,设计手法的国际化。尤其他们对欧式古典风格及现代风格的设计上的理解,要比国内设计师刻画得更加纯粹和完美。但对中国来就,并不是所有的建筑都要用“洋设计”好。因为中国的建设坐落在中国,不是在外国,所以要中国特色,要符合中国人的口味。现在许多项目设计中,都将“美观”提到首要位置。为了标新立异,不少单位高价买外国设计方案,重奢华、讲排场,一味地贪大求洋,大量使用昂贵建材、无谓地扩大景观面积、盲目追求外观新奇而大大提高造价。譬如央视大厦,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不平衡不稳定的,在国外也未必被采用。这种方案既使从工程角度可以实现,但从经济角度,就值得商榷,至少不符合目前的中国国情。这种盲目崇洋其实是一种极大的资源浪费,尤其在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我们的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更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不能盲目崇洋,更不能让外国建筑师在中国搞建筑“试验田”。

  众所周知:西方发达国家已走过了我们正在推进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大规模的城市开发建设现在已少见,与国内同仁比,许多国外设计师对中国大规模的城市开发项目,设计经验并不十分清楚,设计水准也很难符合中国的风土人情,甚至某些设计的作品还可能与中国文化格格不入,也就难以引起群众欢迎。更有甚者,现在有个别国内设计人员为了迎合某些领导盲目崇洋的“嗜好”,通过向国外某些设计事务所上交一定的费用,打着其招牌在国内招揽业务。正如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何镜堂院士所说:“现在不少洋设计虽然不懂中国国情,却特别‘懂’中国的政府领导,特别懂得投其所好。”近年来洋设计屡屡中标就是其充分证明。另外,一些洋设计方案不但技术复杂、而且工程造价也高,其设计方案本身要价也令人咋舌。据媒体报道,北京有个投资20多亿元的建筑项目,安德鲁竟“狮子大开口”得到总造价的11%。而在国内通常设计费只占工程总造价的2%左右,而且包括方案设计、扩初设计和施工图。因此,我们对“洋设计”不能一味地怀着宽容的胸襟,也要敢于大胆说“不”。

  我们支持中国引进国外先进设计理念,也欢迎国内外同行开展合作或同台竞争,但对时下中国建筑设计刮起的一股“洋风”,以及“洋设计”花国人的钱一点也不心疼的做法深感忧虑(据有关统计资料分析表明:本地的设计师用境外设计师五分之一的时间,完成他们5倍的工程量,且只拿他们十分之一的设计费)。为尽快改变这种现状,国内建设设计师们既要学习“洋设计”先进的设计理念,更要学习他们创新、多变、敬业的精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稿源:红网)

  (作者:刘纯银)

  (编辑:杨国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