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是圣诞节还是“圣诞劫”?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4日00:21 红网

  圣诞节前夕,武汉某高校大二学生李某为自己设计了一份节日消费清单:买花50元,晚饭100元,礼物150元,看电影140元,来回坐车50元,共计500元。李某表示,他的这个预算还是比较低的,如果送的花再个性一些,电影院再高档一些,再加上女友的消费,两人总费用将达到上千元。为此,他已经向家里预支了生活费。(12月23日《武汉晚报》)

  对此,李某的妈妈发出感叹:“圣诞节简直成了‘圣诞劫’!”这也难怪,一名学

生一晚上就要花掉数百上千元,这事无论摊上哪一位家长,尽管不一定都会觉得心疼,但想法或多或少都是有一点的。

  笔者并不一概反对大学生的节日消费,但我认为,大学生消费行为也必须遵循这样一个原则:量体裁衣,适可而为。

  因为在校大学生中的绝大部分是来自于一般收入家庭或贫困家庭,对这部分学生来说,重要的不是过节,而是过日子。倘若为图一时之快,甚至完全是为了顾及脸面而寅吃卯粮,靠预支生活费、借债去营造所谓的节日氛围,如此拉下的饥荒,要么靠自己在节后省吃简用来慢慢弥补,要么将包袱推给家长。这样做,既可能助长自己生活无规律、开支无计划的坏习惯,又会为家庭增加额外的负担,是一种极其不负责任的自利行为。

  即使是来自于富裕家庭的学生,在消费观念上也应该多一点自立意识。因为你是一个成年人,这就意味着你在经济上也应该自立。换言之,你以为花家长的钱理所当然,那就错了,家长供你上大学只是出于血缘维系下的亲情道义,实际上,尽管他们有能力满足你的消费,但也完全可以对你的要求依法说不!你也许还不能做到在经济上完全独立,甚至须庾也离不开家长的供养,但在消费行为上略微收敛一点,不让自己的家长也发出“圣诞劫”之类的感叹,应该不是件难事吧?

  有些学生喜欢将潇洒花钱理解为“浪漫”,并试图以此名义为节日高消费作出合理性解释。但看看他们的节日活动,无非都是这样一些内容:送花,吃饭,看电影……情人节是这样,圣诞节还是这样,不仅在形式上缺乏新意,对不同节日自身应有的含义更缺乏基本的了解,所有的节日似乎就只在体现吃喝玩耍上。这样过节让人品出的只是俗套,何来浪漫可言?

  由圣诞节引出的另一个话题是:为什么在当下的一些校园里,圣诞节、情人节这样适合自己“潇洒”的节日倍受推崇,而诸如母亲节、重阳节这样需要做出“回报”的节日则遭遇冷落?这种有选择性的节日意识中所隐含的问题,确实令人深思。

  (稿源:红网)

  (作者:梅广)

  (编辑:杨国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