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德国“铁娘子”初露锋芒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4日03:15 人民网-江南时报

  12月22日,德国历史上首位女总理默克尔上任整整一个月。她领导的新政府上台伊始就接二连三遇上麻烦事:先是德国公民在伊拉克遭绑架,接着出现美国“黑狱”风波,又面临有关欧盟中期预算的争吵。每一件事都是对默克尔外交和内政领导能力的考验,但事情的结局让她原来的支持者和反对者不得不惊叹:默克尔身手不凡。

  黑狱问题:顺利闯过第一关

  默克尔上任后遇到的最棘手外交难题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经由德国机场秘密将恐怖嫌犯转运到设在东欧某些国家的秘密监狱。默克尔早就声称要改善德美关系并将外交政策建立在欧洲统一和跨大西洋关系两大支柱上,但她在与到访的美国国务卿赖斯会谈时不卑不亢,既没有让美国人下不来台,又维护了德国人的利益。在会晤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默克尔称,要在遵守国际法和主权国家的法律基础上进行反恐合作。但她又表示,她和赖斯一致认为,两国是“亲密的伙伴和朋友”,德美双方达成了一定程度的谅解,双方将继续在政治、经济等领域加强合作,会晤是两国关系改善的“良好开端”。在对待德国公民马斯里被美国中央情报局绑架的问题上,默克尔宣布由外长施泰因迈尔负责向议会解释此事,并称美国承认在这件事上犯了错误。赖斯离开德国前,她的一位随行官员指责默克尔说美国认错是误解,但默克尔办公室第二天表示,总理坚持认为美国已经认错。默克尔此举既平息了德国民众的怨气,又没有当面难为赖斯,顺利闯过第一次考验。

  预算问题:巾帼“制服”须眉

  欧盟的中期预算问题半年来一直是困扰欧洲各国政要的一大难题。以英国为首的一方坚持不放弃在预算中的返款权,否则,以法国为代表的一方就必须放弃农产品补贴,即改变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双方恶语相向、争执不休,导致今年6月中旬的欧盟首脑会议没能就上届轮值主席国卢森堡提出的2007至2013年的预算方案达成协议。本月中旬,欧盟首脑再次聚会布鲁塞尔,讨论现任轮值主席国英国提出的预算方案,但还是因为老问题,各方不肯让步,方案几乎濒临流产。在会前就表示力争使方案获得通过的默克尔,在会上力挽狂澜。她周旋于英国首相布莱尔和法国总统希拉克两个“强人”之间,苦口婆心地单独与他们多次会谈,不仅促使双方最终达成了谅解,还使两个大男人保持住了绅士风度,没有像以往那样争执得面红耳赤。希拉克风度翩翩地吻她的手,在谈判延至深夜两点时还亲自给她带来一个三明治和一瓶矿泉水。布莱尔在她面前也是笑容可掬。德国舆论界称默克尔是布鲁塞尔首脑会议上的“明星”。德国《图片报》更是称其为“布鲁塞尔的英雄”。《世界报》则说,默克尔成功地重建了伊拉克战争时丢失的德国外交政策的灵活性。

  人质问题:决心换圆满结局

  默克尔上台不到一周就碰上了首位德国人在伊拉克被绑架事件。由于默克尔政府的不懈努力,遭劫持三周多的女考古学家苏珊·奥斯特霍夫安全获释。在伊拉克居住10年的奥斯特霍夫上月25日与其伊拉克司机在伊西北部遭绑架,绑架者要求德国停止为伊培训警察,否则将杀死人质。默克尔政府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人质危机处理小组设法营救。她在议会作为总理首次发表演讲时发誓,政府将利用所有能用的渠道营救人质,绝不屈服于恐怖分子的敲诈。接着她在报纸上发表呼吁书,要求绑架者立即释放人质。人质危机处理小组全力投入工作。据报道,德官员通过各种方法寻找中间人,并与最后的中间人苦苦进行了两周多的谈判后,最终将奥斯特霍夫营救出来。德政府没有透露营救人质的任何细节。在奥斯特霍夫被释放前3天,德国悄然释放了被该国一家法院判处终身监禁的黎巴嫩真主党成员、劫机犯穆罕默德·哈马迪。释放的时间令西方一些媒体怀疑,德国可能将释放哈马迪作为解救奥斯特霍夫的交换条件,但德政府对此予以否认。此间分析人士认为,没有政府的营救决心和务实态度,奥斯特霍夫难以活着离开伊拉克。

  内政问题:经济低迷有转机

  默克尔执政后,在内政方面着手实施削减财政赤字的措施,如取消政府公务员的节日补贴、取消购房补贴、填补税务漏洞等。仅取消购房补贴一项每年就可以为各级政府节省2.23亿欧元,到2013年节省数字将达到262亿欧元。填补税务漏洞这一措施2010年前每年可为政府增加8.15亿欧元的额外收入。默克尔政府还给低迷数年的经济带来了转机。最近欧洲一些权威经济机构发布的各种指数显示,德国这个欧洲最大国家的经济正在走向复苏。各经济研究所纷纷调高对德国明年经济增长的预期,12月份商业信心指数更是达到了5年来的最高点。

  外交难题:寻找欧美平衡点

  在外交方面,用“风风火火”来形容这位德国“铁娘子”上任之初的外交行动似乎一点也不为过。看看其“行车路线”吧:巴黎—布鲁塞尔欧盟和北约总部—伦敦—巴塞罗那第一届欧盟—地中海南岸国家峰会—华沙—布鲁塞尔欧盟峰会。同时,她还派外长出访美国。出访首选巴黎,表明默克尔依然注重欧洲统一大厦的发动机——德法轴心。接下来的日程则清晰地彰显出德国外交的两大优先选择——欧洲一体化和大西洋两岸关系。默克尔上台伊始,欧洲人心怀疑虑,生怕她倒向美国、冷落欧洲。但她没有让欧洲人失望,同时,也没有让美国人失望。在东西欧之间、在欧美之间,她似乎在巧妙地寻找一个平衡点。

  外界反应:欧洲评论家改口

  “她不是施罗德。”欧洲的评论家开始改口道,人们绝对不能简单地预测“默克尔时代是没有施罗德的‘施罗德时代’”。作为德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理,人们对默克尔的看法在悄然改变。以前,默克尔给人的印象是“冷冰冰的物理学家”,她“沉默寡言,面无表情”;如今,欧洲媒体开始用轻松活泼的语言来褒奖默克尔“在外交上更重视平衡,在个人魅力上更重视营造坦诚气氛”。法国《费加罗报》评论说:“默克尔掌握权力的时候正赶上布什、希拉克、布莱尔、贝卢斯科尼、普京快要结束各自任期之际。这给了她打造自己风格的时间。”无论是在外交还是在内政中,默克尔都显示出了一种坚韧、果断、雷厉风行的作风。德国舆论对她的工作给予了十分积极的评价。但是,尽管有了一个好的开头,德国经济尚未真正走上复苏之路,如何振兴世界第三大经济是默克尔面临的更大考验。在外交领域,默克尔试图改善与美国关系不容易;欧盟各国利益不同,在一体化进程中仍会遇到新的危机,德国要发挥好欧盟发动机的作用并不容易。

  《江南时报》(2005年12月24日第十八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