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平乐拼打出来的古镇水乡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4日05:40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规划,为平乐古镇的打造明确了方向。规划之下,人的想法、人的行动为古镇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这之中既包含着基层干部对工作的满腔热忱,也包含着他们对老百姓的富裕的期盼,更包含着他们对古镇未来命运长远的打算。而对于那些亲身投入古镇建设的古镇居民来说,古镇是他们一辈子的魂与梦,是他们的根,古镇的每一步发展与之息息相关。

  基层干部篇

  平乐火了,老百姓乐了,商家赚了。最有成就感的是那些为打造平乐兢兢业业日夜奉献的基层干部们。但即便这样,坐在记者对面的他们依然平静地说道:“古镇的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干部:不等不靠大小事都得会

  “当时下头不少人起哄啊,没人相信!他们不配合,古镇建设是很难的。”

  “要做就要做最好的,要不就不做。”

  “老百姓得到了实惠,我们干部的威信自然就树起来了。”

  “能为村子里老百姓的富裕多做一点事,当个名人也值得。”

  半年了头一次在家吃饭

  11月的一个周六,平乐镇党委副书记邓蔚抽空回到了家。这是他走马上任近半年来,第一次回家和家人一起吃饭。“你可终于回来了!”一进门就听见爱人的声音,“你回家吃顿饭,还要过盼!”

  “不是不想,是没有空啊,镇里等着要处理解决的事情太多了。好多次逢着吃饭的时间,路过家门都停不下来进去吃顿饭啊!”邓蔚告诉记者,“来平乐以后,就从来没有过节假日的概念了。一天24个小时弦都是绷紧了的!枕头边上随时放一个笔记本,想起啥子事情马上就记下来!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生怕自己忘记。”

  曾经是邛崃市文化局长的邓蔚笑称自己过去看古镇是雾里看花。当初并不那么看好平乐的他,来了以后才发现平乐的魅力,基层干部的魅力。做文化工作多年的他,上任后以自己专业的眼光重新思考自己的工作,很快就进入了角色,全镇的基础农村工作和旅游稳定工作都是他要亲力管辖的范围。在和记者短短对话的半个小时里,采访因为前来办事的人太多,而数次被中断。“这里值得挖掘的东西太多了……”半年后的邓蔚感慨道,“要做就要做最好的,要不就不做。我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拳打脚踢”诞生万能干部

  11月初,清华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的规划师为平乐镇送来了古镇历史街区保护详规,副镇长吴茂林要和他细谈关于规划的种种问题;11月中旬,成都市考古队的刘雨茂主任要到平乐来开古驿道的论证会,吴茂林又得和他们一起侃侃而谈;骑龙山上要埋天然气管道,他又摇身一变成为建设的督导。一人分饰多个角色,在平乐,这不是舞台表演,而是基层干部的普通工作。

  “基层干部,都得是可以拳打脚踢,无所不能的。因为你要解决的问题太多了,如果你不去啃,问题只会越堆越多!”吴茂林告诉记者。在平乐呆了20多年,老吴谙熟这里的每一寸土地。基层就是一个小社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遇到的问题越多,就越需要自己动脑筋,想办法。不等不靠,把工作当学问一样来研究,才能把工作干好。

  从去年7月古镇开始打造,政府投入平乐的资金不足500万元,民间资金3000万的注入不是等来的。当初古镇要建设污水处理厂,就厂子的建设规模,因为资金不足不少人提出建设规模不要太大,但镇领导还是毅然决然地坚持要高起点建设,污水处理是大事,不能满足了自己而给下游带来污染。于是,前期政府投入30多万以高标准开始建设,这一工程很快就得到了省环保局领导的认可,并答应为平乐提供后续资金支持。农民新居的项目包装,一个策划公司开口30万元,镇长梁川召集平乐自己的人才,做设计、编方案,仅仅花了500元请专业人士做了效果图,一个名为“茶马驿境”的项目就应运而生了,宣传资料的美观、大方与适用,决不逊色于任何一家专业机构的制作。

  名人刘本金的宏伟蓝图

  刘本金,平乐镇花楸村党支部书记。成都市杰出贡献奖的获得者。成了名人之后的刘本金仍然衣着朴素,话语不多。带领村里人修路,仍是他工作的重心。只是如今的他对全村的设想已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现在花楸村因为有李家大院和徐家大院,游客与日俱增。8个农家乐的生意都还不错,我的想法是大家还是继续同工同劳,我们几个景点的路早点给它修完,串成一条旅游环线!旅游兴村是我们的共同目标。”这天,刘本金在召开的村民代表会上动员大家。

  花楸山是石头山,修路唯一的方法就是一锤一锤地凿,谁收益谁承担,路走谁家门口过,谁家就出力,从李家大院到徐家大院再到天下第一圃,十多公里的山路,只要时间允许,刘本金必定到修路的第一现场与大伙一起干,谁家的工作做不通,他总是苦口婆心地给他讲道理,做通工作。生意颇好的几个农家乐,刘本金又为他们想更好的发展方式,“把各家的菜品都拍成照片,做成宣传栏,客人一目了然!想吃啥子就点啥子。各家的卫生服务都要跟上趟。这个还要多到成都取经。”村里刚装上了远程教育系统,身为村支书的他又盘算着早点学会课件的制作,把花楸村的茶和大院推向全国。

  “我不觉得自己是啥子名人,你们都喜欢问我当了名人啥子感觉。我想如果自己能够因为这个名人的原因,而为村子里老百姓的富裕多做一点事,当个名人也值得。”说这话时,刘本金的眼神里透着坚定。

  腰包鼓了老百姓不起哄了

  对话嘉宾:丁钰(邛崃市副市长,兼任平乐镇党委书记)

  记者:平乐一年来变化这么大,作为基层一把手,你觉得原因何在?

  丁钰:邛崃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对平乐来说是一颗定心丸。剩下的就是作为基层干部的我们要上对得起领导,下对得起百姓,更要对得起老祖宗留下的平乐古镇。关键就是人的因素,这是平乐变化的核心推动力。

  记者:结合平乐的实际,如何看待基层干部工作难的现实?

  丁钰:基层是一个非常锻炼人的地方,老百姓对干部的要求是很高的。我还记得去年8月,平乐古镇召开了一次全镇居民大会。当时政府在会上号召广大群众,要积极投身古镇建设,目标是把平乐建设成为全国名镇,四川一流古镇。当时下头不少人起哄啊,没人相信!他们不配合,古镇建设是很难的。我们的干部是不分白天黑夜的挨家挨户宣传古镇建设的规划、方案。做了无数户人的思想工作,才得到他们全力配合。现在一年多的时间,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了,再没人起哄了,更多的人是主动投身到古镇建设中。

  记者:干部的力量有多大?

  丁钰:老百姓得到了实惠,我们干部的威信自然就树起来了!事在人为,我们的干部都坚信这一点。平乐的发展,每一步都离不开他们的作为。要说他们的力量有多大,这一山一水的变迁,这满街的游客和百姓富足的口袋就是他们力量的展现。如果有一天,我的干部都累倒了!我真的对不住他们的家人!(丁钰说这话的时候充满了怜惜。)

  古镇百姓篇

  从正值年少的青年人,到年逾古稀的老人,他们或出钱或出力,餐馆、旅店、民俗工艺店,无不闪现着他们的影子,“谁不想为自己故乡的变化多做点事呢?”一位平乐老人道出了他们的朴素情怀。平乐古镇对于平乐人来说,是他们一辈子都绕不过去的心结。

  百姓:为了故乡都想多做点事

  “古镇真的要老百姓出力的时候了,我这个积极分子还等什么呢?”

  “看着自家左邻右舍都开始动手装修房子,我就知道,自己往后的生意不会那么好做了!”

  “游客到我们平乐坝子来耍,住得不安逸肯定不行,他们住得安心,我这钱不愁赚不回来。”

  卖房贷款60岁太婆开餐馆

  “来来来请坐,请坐,想喝啥子茶,毛峰、绿茶还是菊花?天气冷,喝点热茶祛寒!”刚一踏进古镇白沫江畔的餐馆“水乡人家”,热情的老板娘,60来岁的陈华君就上前招呼起记者。冬日里,慈竹搭起的餐馆有点透风,有点凉,但老板娘的几句话一下子暖了人心。“干我们这行的,对客人不热情咋要得!”

  今年8月,酷暑的一天,陈华君被叫去开社区大会。原来,古镇为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决定在白沫江畔打造农家旅游接待区“水上人家”。希望有能力的老百姓都参与到古镇建设里来。平常就是个热心肠的陈华君开完会,心里就有了主意。“老年大学这积极分子都当了很久了,古镇真的要老百姓出力的时候了,我这个积极分子还等什么呢?”

  “回家和家里人商量,他们表面上虽然没有表现出来,但我晓得他们都不太乐意我干这个!”陈华君坦言,“年纪也大了,而且没做过服务业,也不精通,家里也没有那么多钱投资!”商量未果的陈华君有点失落,原本她都想放弃了。平乐镇党委副书记邓蔚又单独找到她,希望她可以想想办法。

  “现在想来,真的是孤注一掷啊!”陈华君告诉记者,“我坚持把邛崃市区里的房子卖了,8万元,全部做了抵押,从银行贷了款,开始了我人生半百后的第一次创业!干不干得好,就只此一次,我的家底儿都压上了!”她并不愿意告诉记者自己是如何说服家人,她只是说平乐是自己的故乡,能做点事就做点吧。但记者料想这背后的工作做起来一定不容易。

  从租房到请工人装修,买开餐馆需要的一切东西,请服务员和厨师,陈华君都一人亲自完成。“服务态度,服务水平,直接影响到餐馆的生意!我这里的客人好多都是回头客,冲着我这儿价格公道,服务热情来的!”陈华君高兴地说。

  从没有过开餐馆经验的陈华君说她走访了很多餐馆讨经验。别人怎么进货,怎么砍价,怎么服务她都用心地记,用心地学,回来就依葫芦画瓢,用在自己的馆子里。今年国庆,平乐游人如织,陈华君的馆子也天天爆满,百十个平方的地儿硬是满满当当地挤了100多游客。

  谢客修店市场逼出“标准间”

  “呯呯……嘭嘭……”静静流淌的白沫江畔的一户人家里传出这样的敲打声音。周末,是古镇最热闹的时候,无数游人赶着趟儿地到这里来度过难得的寂静时光。可这家“仁和客栈”的老板却好,紧闭大门,谁也不接待。门上贴着的告示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因客栈装修,暂不营业,欢迎下次光临!”

  敲了半天门,一个清瘦的年轻男子出现在记者眼前,满头的灰,手还在不停地揩着汗,他就是这家客栈的老板杨维涛。这之前他正自己动手和装修工人一起干活。见到记者,他嘱咐了工人几句,就找了根条凳,和记者吹起牛来。“我是这水上人家一带最早开客栈的了!2003年非典的时候,就开了,可时机不对,客人没几个。”小杨说起了自己的经历,“去年夏天开始,古镇的游人日渐多了。这和古镇打造密不可分,我这里的生意不错,虽然只住得下十多个人,可几乎一到周末就满客!”

  今年夏天到国庆,经过一年精心打造的古镇里更是游人络绎不绝,大大小小各类旅社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小杨头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压力”。“看着自家左邻右舍都开始动手装修房子,我就知道,自己往后的生意不会那么好做了!”小杨告诉记者,“但没有料到客源会被别人都抢了!”除了国庆旺季稍好些,小杨的店经常会成为客人们逛一圈就迅速离开的地儿。他遭遇了最让人头疼的问题,留不住人。

  “好多客人,进了门就问,是不是‘标准间’?”小杨说,“啥子叫标准间,那时候我都不清楚,我只有把房间一间间打开让他们看!”多数人看了看,都摇摇头,走掉了,百思不得其解的小杨没法子,硬着头皮敲开了邻居家的门。同样是开客栈,咋个人家的生意就这么好呢!原来,客人指的标准间,就是标准双人间,有单独的卫生间,24小时热水,干净的白色床单、枕套和电视机,而这样的标准间仅仅比自己的定价多了20元钱!

  小杨顿时明白了,20元,对于来消费的游客来说,并不算什么,但客人要求的就是得有这样的私人空间。“我回家和老婆一商量,必须得重新装修,否则这生意是没有法子做下去了!”小杨说,“今年国庆一完,我就停了客栈的生意,喊人来装修!”记者一打听,小杨家的几间客房,重新装修至少得花掉四五万元钱,可他丝毫没有吝惜这钱。他说,游客到我们平乐坝子来耍,住得不安逸肯定不行,他们住得安心,我这钱不愁赚不回来。

  一个外来人

  记者:和平乐有过多次交道,觉得这里的百姓怎么样,他们对古镇的发展有什么作用吗?

  李翅:平乐的百姓心态都挺不错,现在古镇游人很多,商业的发展对他们的思维有一些冲击,但是人很淳朴的那一面却没有怎么受到什么影响。他们的生活方式也没有多大改变,但是文明程度却提高了,很简单的例子,爱护环境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了。他们也是古镇建设的生力军,对古镇建设始终充满了热情和关注。

  记者:这是平乐发展不可忽视的力量吗?

  李翅:我想是的,平乐古镇的打造和成都其他很多古镇不一样,他没有迁走原住民,原生态的古镇得以保存。不仅如此,古镇居民参与古镇建设更是它独特的一面。古镇的居民视古镇为根,他们投身古镇建设,有很大主动性,这不是任何外来力量可以替代的。从大的企业家回乡创业,到普通居民投资开店,为古镇建设出谋划策,平乐的百姓为他们自己的故乡添上了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