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网络语言“嬉皮笑脸”沪立法禁其“登堂入室”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4日07:44 新华网

  “美眉”、“恐龙”、“PK”、“粉丝”等网络流行语言可能即将与上海市的政府文件、教科书和新闻报道“绝缘”。正在审议中的《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草案)》(修改稿)对日渐泛滥的网络语言发出“封杀令”,规定国家机关公文、教科书和新闻报道中将不得使用不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规范的网络语言。如果这一“办法(草案)”最终得以通过,将是国内首次将规范网络语言行为写入地方性法规草案。此举一出,即刻引起各方的广泛关注,舆论评价更是众说纷纭。

  网络语言泛滥是不是洪水猛兽?

  

网络语言“嬉皮笑脸”沪立法禁其“登堂入室”
重庆市某中学教师王蓉曾经遇到过一件令她苦笑不得的事情。在她所负责的班里的一次语文期末考试中,一位学生在题为“我的理想”的作文开头中这样写到:“偶8素米女,木油虾米太远大的理想,只稀饭睡觉、粗饭,像偶酱紫的菜鸟……”。(我不是美女,没有什么太远大的理想,只喜欢睡觉、吃饭,像我这样子的新手……)
网络语言“嬉皮笑脸”沪立法禁其“登堂入室”

  年轻人上网都喜欢所使用网络语言。

  王蓉说,像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大部分学生平时说话的口头语几乎都是这样不知所云的网络语言。由于网络已经成为目前青少年了解掌握信息的一种主要方式,他们不可避免地受到网络语言的极大影响,在语言表达、思维方式等方面都会有所改变。但是,极不规范的网络语言对处于仍在学习阶段的孩子们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后果,阻碍和误导了其对汉语的学习掌握,因此有必要出台相关的规定进行规范。

  然而,在许多教育界人士和家长眼中无异于洪水猛兽的网络语言,在另一些人心里却并非就是打开的潘多拉魔盒。上海二中教师彭仁杰说,网络语言是在特定的环境下,由许多人集体创作而成的,有其诙谐、智慧的闪光点,如果一概而论进行封杀,其实也就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所以大家不妨以一种宽容的心态来对待网络语言,同时进行相应的使用范围规范,那么就能在保证学生学好规范汉语的同时,也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相比于其他惟恐不能将孩子隔离于另类网络语言之外的家长,儿子正读高二的罗萍显得更加坦然从容。她说,在如今的网络时代,要让孩子与网络隔绝,让他们不接触、不使用网络语言,几乎是不可能的。单纯地“堵”不如有效地“疏”,引导孩子通过网络语言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但同时也要求孩子在学习中坚持使用正确的语言规范。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