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寒夜里温暖涌向流浪者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6日00:43 燕赵都市报

  本报记者 卢伟丽 任学光

  12月23日23时许,一阵不太娴熟的二胡乐曲在寒夜里响起,新石南路石刻园斜对面的一名四川籍流浪者用琴声表达了对救助人员的感谢。当晚,记者跟随石家庄市救助站的工作人员一起走上街头,共救助了10多名流浪者。

  只要食品不去救助站

  当晚,气温已在零下,路人纷纷穿上了厚厚的棉衣。北道岔立交桥下,一名流浪男子仅穿一件破旧的军大衣蜷缩在路边,旁边两个装着破烂衣物的塑料袋子就是他晚上的铺盖。经询问,得知该男子姓张,灵寿人,今年55岁。救助站工作人员希望他能去救助站接受救助,但该男子只说:“我还有事,不需要救助,不去救助站。”并表示去年救助的棉衣棉被还在,现在不需要这些东西。无奈,工作人员在留下几包方便面后离开。

  流浪少年穿上羽绒服

  22时许,平安北大街与圆明路交叉口处,暖气管道通风口、水泥台以及沿街门脸屋檐下,三三两两地睡了七八名流浪人员。

  一名躺在暖气通风口处的少年只穿了秋衣秋裤,工作人员给他拿来羽绒服和羽绒裤。暖和过来的少年告诉记者,他叫张国龙,今年15岁,元氏人,家里没亲人了才出来流浪。尽管以前听说过救助站,但面对救助站工作人员的邀请,他仍坚决拒绝了,称习惯了流浪,去救助站不自由。

  在不远处的屋檐下,一名老者睡在花池里,身下铺了一个纸壳和一块薄薄的海绵。这位姓王的老人是清河人,出来流浪已经20多年了,平时以捡破烂为生。见到救助站的老熟人,老人聊起了家常,“不愿回家是不想给孩子添麻烦,不想去救助站,是不愿给政府添麻烦,我觉得现在这样就很好。”经过几番推让,工作人员给老人留下一件羽绒服。

  寒夜琴声表谢意

  23时许,救助站的工作人员来到新石南路。在石刻园斜对面的便道上,一名失去双腿的男子住在用塑料布搭起的棚子里。看到救助人员,他脸上立刻流露出欣喜的表情,一边打手势一边说,他是四川人。他表示,以前救助站给的棉衣已经被老鼠啃坏了,这次说什么都不肯再接受衣服被子的救助了。工作人员只好把剩下的方便面全都留给了他。男子激动地挪回栖身的棚子里,拿出用捡破烂的钱买来的二胡,认真地拉了起来。虽然琴声并不悠扬,但其中蕴涵的感激之情却是真诚的。

  转了一晚上,没有一名流浪者肯去救助站接受救助。

石家庄市救助管理站站长王建新告诉记者,这些流浪人员已经习惯了流浪生活,大多不愿到救助站接受救助,但他们仍需要帮助,为他们提供御寒物品和食品也是救助工作的收获。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