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民外合璧,骤痛与惊喜之间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6日01:25 人民网-华东新闻

  驶上一条高速路

  与其说浙江温州是在招商引资,不如说是在补上开放这一课;同样,与其说温州是在招商引资,不如说是在探索一条通过民资与外资结合、实现创新提高的发展新路。

  乍看李国斌,很像工程师。

  一开口更像:“我昨晚跟北京一位院士打电话,告诉他实验成功了,他很高兴”。李国斌指向车间里一台巨大的金属泵,示意正是这个产品,能让远在北京的院士连声夸奖。

  李国斌是个温州商人。之前数十年,他一直为家族经营一家泵阀企业。在温州,类似的泵阀企业数千家,技术含量不高,只能互相压价,利润连年直线下降。

  李家人站在了十字路口。沿原路走下去,家族的人也还是企业的老板,每年保持一点利润,但若干年后,企业很可能消亡;要想开辟新路,方向在哪?

  在温州,类似的困惑很普遍。温州产业一直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民营企业铺天盖地,却又偏于低小散。以位于温州市中心的鹿城区为例,据区长王超俊形容,走个十来米,就能看到十几家甚至几十家企业的招牌,鞋革、服装、眼镜、打火机、剃须刀、锁具,不少仍旧是前店后厂。

  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不高,带来的就是经济效益不高。企业主坐不住了。一个老板就曾对地方领导诉说苦恼:“发展到今天,我们想提升,想开上高速公路,可就是找不到上高速的路口!”

  民外合璧,能成为温州企业驶上高速路的契机吗?

  闯进一片新领域

  温州提招商引资是“破天荒”的,但是,在温州市市长刘奇看来,更具突破性的是,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招商引资,而是尝试走出一条新路———民外合璧,不仅有望为整个温州经济带来转折与提升,更是一种在全国层面上的探索和创新。

  温州大大小小的老板们通常不在意这些理论,他们关心的是实际问题。只要企业有发展机会,他们就肯付诸行动。

  李国斌找的路子是,与世界最大的泵业制造商日本荏原公司合作。民外合璧,李国斌不经意间赶了回潮流。

  合作,李国斌有自己的优势。家族企业10多年来已有一定的基础和完备的市场网络,更重要的是,民营企业的模式与国外企业相似,两者之间能够比较顺畅地接轨。荏原公司吸引李国斌的,则是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以及进入国际市场体系的通道。

  这几乎能代表温州民企愿意尝试民外合璧的一般心态。招商引资,温州看重的不是“资”,而是这背后的观念、市场、人才、技术,能促使民营企业借力发展、借梯登高、借脑发展。

  “通过民外合璧,能够将民营企业‘赶上去、逼上去、推上去’,突破自我循环发展的老路。”温州市委书记王建满谈到对2005年的感受时说,“这是很有味道的一年”。恐怕对于许多温州企业而言,这一年也该如此形容。

  尝到一种新味道

  李国斌说话轻言细语,可据说在与荏原公司谈判时,他吼叫,拍桌子,三十六计能用的都用上了。

  双方的沟通范围,从怎样分享利润,到新建厂房中摆多少个分类垃圾桶。

  什么都谈好了,对方提出,根据他们国家的有关条规,高技术输往国外,必须控股。李国斌回忆,家族内部吵翻了天,自己堂堂男儿矛盾得流泪,合作陷入僵局。放着好好的老板不做,替对方打工,愿意吗?

  对高新技术的渴望,最终使李国斌生生忍住了骤痛。他说服了家族成员,签下合同,荏原公司占股51%,自己变为了合资企业的总经理,开始过领工资的日子。

  合资过程矛盾不断,但合同仍被严格执行。企业顺利转型,一批高温泵、高压泵、高速泵在李国斌的厂房里生产成功,填补了不少国内空白。有的泵原本一直依赖进口,单价高达120万元,而李国斌他们生产的同类型泵,只要20多万元。

  对李国斌而言,原本设计的3年亏损计划,看来是多虑了。与生产简单泵阀的同行相比,他的利润率约是别人的3倍。一开始,厂子就盈利了。

  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产品。民外合璧,难免会喜忧参半。温州人习惯自己当自己的老板,更何况,按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的话来说,你去招人家,必然要考虑让利。温州需要时间,用事实让大家来判断、选择。

  形成一种新氛围

  “招商引资,能促使企业快速走上高速公路。”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戴国森,下了这样一个结论。

  招商引资一开始在温州仅是政府行为,而且当初各方认识很不相同,为何现在如此自信?戴国森解释:“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温州的企业,从来都不缺少你追我赶的氛围。只要一家企业有成效,其他的都会跟上去,形成一种‘场’。”

  看别人尝到甜头,温州商人们果然坐不住了。在李国斌厂房周围,就有不少民营企业开始选择与外资合作。整体的民外合璧,在温州渐现雏形。

  这是一条独一无二的路。像温州这样民营经济如此发达、所占比例如此之高的城市,全国罕见。民营经济转型的“民外合璧”之路,也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

  幸好,温州从来不缺探索的勇气。

  考验,也指向政府。民外合璧对于温州发展意义深远,但需要忍受短期内财政收入的起伏。

  “现有的以民引外是一条现实的、必要的路径。”短短一年间,温州人已经将民外合璧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看清楚了。

  优势,也就是温州民营企业自身的优势:现代企业的要素都拥有,产权明确,利益直接,性格上与外资接近,合作联姻容易;多年的发展,温州民营企业已有较为完备的产业链,具备集聚效应,能够吸引外商投资;温州人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积累的销售网络,是最吸引外资的巨大财富。

  劣势将主要依靠政府动作来弥补:尽管温州的民外合璧将主要以民间的动作来进行,但政府显然需要提供更好的服务,更具信心的投资环境,以及更为规范的市场秩序。

  《华东新闻》(2005年12月26日第一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