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求上“放心医”喝上“放心水”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6日01:25 人民网-华东新闻

  

求上“放心医”喝上“放心水”
宁阳县委书记刘卫东(右)经常深入农村和农民交谈,听取农民意见。

  “群众的利益就是我们至高无上的工作目标。”这句时常挂在山东宁阳县委书记刘卫东嘴边的话已成为该县各级党政干部工作的座右铭。今年,该县结合实际,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委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精神,从群众最关心的切身利益做起,重点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村村通自来水工程、优化人居环境3项工作,取得成效显著,受到群众交口

称赞。

  提供三大保障,让农民——

  求上“放心医”

  为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康运行,宁阳县以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深化农村卫生改革为切入点,实行“政府推动,整合资源,三级联网,一体运作”,农村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高,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打造了便捷高效的服务载体,有力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目前,全县有56万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为92.25%,共报销医药费1257.7万元,受益农民83.8万人次,1500多个家庭缓解了因病致贫问题。

  ———抓改革,强功能,夯实乡村两级卫生服务基础,为方便农民就医提供保障

  强化网点建设,提升服务功能。为解决乡村卫生机构布局不合理、设施落后、功能弱化等问题,宁阳县先后将15所乡村镇卫生院、860个村卫生所(室),分别整合为11所和440个,确保“一乡(镇)一院、一村一所(室)”,全县农村卫生机构网点布局进一步优化。以县乡财政投入为主,多形式、多渠道筹资4600万余元,迁建乡镇卫生院1所、改建9所,新建改建门诊楼、病房楼12座,建成标准卫生所(室)316个;新增医疗设备460余台,配齐B超、心电图、X光机、救护车等设备,乡镇卫生院的产科、急诊科、中医科等科室齐全,均达到省级规范化建设标准,综合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畅通网络渠道,理顺管理体制。为提高乡村卫生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效能,该县采取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模式,对卫生所(室)实行行政、业务、财务、药品“四统一”管理制度,形成以乡带村、网络畅通的格局。把乡镇卫生院人员、业务和经费划归县卫生行政部门,实行“两控两放”,即控制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和经费总额,放开用人权和分配权,使卫生行政部门管人与管事相结合,形成人财物、责权利协调统一的管理新体制。

  抓好“五制”改革,增强内部活力。为激发卫生系统内部活力,优化运行机制,该县全面实行院长选拔制、全员聘任制,全员占到乡镇卫生院职工总数的比例超过90%,并从1881名乡镇网点农村医生中择优聘用1700名,经过培训全部取得中专以上学历和医生执业资格。

  ———抓联动,强合作,培植县域卫生工作龙头,为服务农民提供保障

  结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宁阳县充分发挥县级医院在县、乡、村三级卫生网络中的龙头带动作用,借助其技术实力,多形式、多层次开展纵向协作,大病救治水平明显提高。

  建立医疗合作集团。为实现卫生资源效益的最大化,他们以3所县级医院为龙头,11所乡镇卫生院为依托,440个村卫生所(室)为基础,医疗合作集团履行全县卫生行业的业务管理、质量控制、技术协作等职能,初步构建起县内医疗资源共用、优势互补的城乡卫生一体化服务体系。

  强化纵向业务合作。采取就近联合办法,把11个乡镇卫生院分成3个医疗社区,每个县级医院分别与3个至4个乡镇卫生院就近联合,在技术指导、双向转诊、急诊抢救、后勤服务、业务培训等方面建立紧密协作关系,实行患者通治、设备通用、专家通享、技术通行、药品通购的“五通”模式。县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建立双向转诊制度,乡镇卫生院对不能诊治的病人可直接开具门诊病历和住院申请,到联合协作的县级医院优先就医住院,病人进入恢复期后到乡镇卫生院进行康复治疗。

  实行技术力量下沉。采取专业人员和技术基层下沉方式,把县、乡专业人员分别轮流下沉到联合协作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室),半年一个周期,工资由原单位支付。目前,已有200多名县、乡专业人员在基层帮扶工作,在全县范围内建立定期业务培训、大型医疗设备检查互惠互利制度,以及病人选择医生制度,公开选拔出42名学科带头人,定期到乡镇卫生院巡诊查房,帮助开展业务。两年来,先后为基层培训人员1825人次,带教328人次,进行会诊710余次,指导疑难手术112次。

  搭建“绿色生命通道”。县、乡分别设立急救中心和急救站,开通120急救电话,配全配齐救护车辆,并与110、122配套联动,形成快速畅通的急救服务体系,畅通了绿色生命通道。

  ———重实效,赢民心,发挥三级联网优势,为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通过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推行管理一体化,实现了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有机结合,不仅方便农民群众就医,提升整体医疗服务水平,激发了广大农民参合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管理,节约了资金,促进了新型农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发挥网络健全的优势,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的问题。通过优化卫生机构网点布局和实行技术力量下沉、网上转诊、远程会诊等便民措施,初步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离乡、大病不出县”。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来,全县村卫生所(室),门诊人次上升23%,乡镇卫生院门诊、住院人次分别上升15%、18%,县级医院门诊人次略有下降,危重病人和手术病人增加22%。目前,全县有95%的农民在基层就诊,85%的大病患者在县内救治,转县外病人下降70%以上。

  发挥管理规范的优势,解决了农民看病贵的问题。通过对药品质量、价格和诊疗收费标准实行规范管理,使农民有病时既能看上“放心医”、吃上“放心药”,又避免因价格虚高,看不起病、买不起药。先后对490余种常用药品和10个单位病种医疗费用实行最高限价,对所有药品在原基础上一律降价5%以上,各类检查费用降低10%,免收挂号费,全县每年让利患者达650余万元。

  发挥网络畅通的优势,解决了农民报销不方便的问题。把县、乡、村三级卫生机构都纳入新型农民合作医疗定点单位管理,对到村卫生所(室)就诊发生的费用,随诊随报;对到县医院、乡镇卫生院就诊的,在门诊收款处均开设2个窗口,患者在一个窗口交钱后,马上就在另一个窗口报销,随诊随报;对住院患者实行先交款,出院时报销的办法,手续同样简捷。

  多投入、高质量、善运营,让群众——

  喝上“放心水”

  宁阳县委、县政府通过深入调查发现,群众迫切需要解决大汶河沿岸污染严重、喝不上清洁水的问题。县委决定,从解决群众最关切的这一问题入手。今年,全县计划完成170个村,16.5万人的村村通自来水工程,计划投资3700万元。其中,沿汶河58个村庄、7.7万人,投资2037万元。截至目前,全县完成任务90%以上,年底全县完成沿汶河58个村,7.7万人全部吃上甘甜清洁水。泰安市委书记耿文清时刻关心全市汶河两岸和贫水地区百姓吃水难问题,对宁阳辖区与大汶河接壤地区村庄多、任务重的工程进度给予充分肯定。

  ———精心谋划运筹,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

  联村供水面广,通过“政府启动投一块、对上争取争一块、发动群众省一块、自愿捐献筹一块、市场融资融一块、分期付款延一块”等六种方式,破解资金难题,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

  鹤山乡在乡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采取“节、挤、缩、压”的办法,乡财政先期筹集资金50万元用于启动工程建设。争取到市县农田水利建设等专项资金的扶持。赢得全乡绝大多数群众的一致拥护和支持。广大群众都积极配合乡里的工作,主动拆除障碍,让出供水设施用地,无偿提供管网建设线路,既节省工程开支,又确保工程顺利实施。群众自发组织商讨,自愿捐钱捐物,帮助解决资金问题。因势利导,在全县成立供水协会,各乡镇、村都成立相应的群众组织,由老党员、老干部发动群众自觉捐款,自我管理。村支部、村委会引导、监督、把关,既筹集资金,又不出任何问题。引入市场融资机制,采取大户入股分红、企业赞助、工程冠名、协会融资等形式,从社会上筹措资金。截至目前,全县已通过上述渠道筹措资金3272万元。

  ———狠抓工程质量。从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监管等各个方面加大力度,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施工”

  确保工程办实办好,让群众放心、人民满意。坚持全县规划一张图,统一规划供水站39处,供水管网89公里,范围供及12个乡镇,解决全县16.2万人吃上放心水,极大防止水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按照“水质好、储量丰、管网优、造价廉”的标准,选好的水源、配好的设备、用优质的管件,加强建设管理,严格把关监督,确保了工程建一处成一处、发挥效益一处。目前的所有供水点的水质全部经过市级以上部门的化验,水质全部达到饮用水的标准。严格落实责任制,绝不允许有“豆腐渣”工程、坑民害民工程出现。按照工程规划和时间要求,实行倒排工期和挂账销号调度制度,确保工程进度,确保今年底沿汶河村庄全面实现村村通自来水的奋斗目标。

  ———创新管护机制,市场化运营联村供水事业。科学的运营机制是事业具有旺盛生命力的保证

  实行联村供水、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创新机制,科学运营,让老百姓长期受益。为此,他们对凡已竣工的供水站,一律实行公司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运营机制。

  突出公益性,实行“协会”办“公司”。先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成立“供水协会”,由协会选出的理事会按照公司化模式,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租赁、承包等形式成立供水公司,把企业产权推向市场,使联村供水走上有偿用水、以水养水的良性循环轨道。

  合理定价,确保公司运行,兼顾群众利益。对水价的确定按照“成本+合理利润”的原则,根据井深、机械设备运行、折旧、维修、管理人员工资等方面的成本,规定第二、三、四、五供水站水价均统一确定为0.7元。

  规范供水公司运行机制,实行“三公平一监督”制度。各供水公司必须定期向社会公开用水量、公开水价、公开财务收支情况,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另外,他们规定从水源地到行政村总表由供水公司管理,村内由各村自行管理,形成职责明确的工作网络。

  《华东新闻》(2005年12月26日第三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