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的幽默(漫话漫画)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6日03:44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 ||
我父亲在平绥铁路局(从北平到绥远,即今在内蒙古)工作,任文牍课的课员,现在说是科员。他每月工资120元,那时候一袋面粉40斤,售价3元。我在中学吃饭,饭费每月5元。我的弟妹多,所以家里雇有保姆(那时称老妈)和奶妈。我常听她们哄孩子唱的儿歌,听来有趣,至今还记着。她们唱的是按北京语言习惯用儿韵:小耗子儿,上灯台,偷油吃, 下不来,吱儿吱儿吱儿,叫奶奶,奶奶买个包子哄下来。 最后一句用儿童听懂有趣的话,这样说法出入意料,但又合情理。按常理,小耗子下不来是因为害怕,不敢下,可一见包子就顾不上害怕,直奔好吃的东西往下跳了。这正合乎小孩子的心情,所以听来显得有趣,也合情理。 小小子儿,坐井台儿,摔个跟头拣个小钱儿。又买米,又买盐儿,又娶媳妇又过年儿。 这是用夸张法把一个小钱的价值夸大得出奇,但对孩子来说也含有对幸福的憧憬,听了会高兴地接受,大人也会理解那是哄着玩的,也接受了。出奇而可理解,就有幽默之趣。 有一首我记不全,大概是: 猪八戒的妈,猴儿拉叉。洗脚水,熬倭瓜,干窝头,一嘴儿仨,干咸菜,大把儿抓。 这是比较粗俗的大幅度夸张法,讥讽一种糊涂蛋来编的词儿,哄孩子笑的。《西游记》里把猪八戒写成什么毛病都有的人物,所以听这种夸张,便觉有趣。 金箍棒,烧热炕。爷爷打鼓奶奶唱,一唱唱到大天亮。 这是把孩子的活动套到白发老人身上,也就是一种移情法,使老人干起娃娃儿戏来,造成不协调而孩子会接受的滑稽。 小小子儿,坐门墩儿,哭着喊着要媳妇儿,要媳妇儿干吗呀?点—灯,说—话儿,吹灯———作伴儿,明儿早起来给你梳小辫儿。(一般用“你”,因是作为大人说的)北方习惯妻子称“媳妇儿”。这是用成人的想法安在小孩子身上,小孩子听了,也觉得有趣。说小孩子想要个媳妇,想法很怪,这是不会发生的事,出奇,而说到想要的原因,也还算有理,是可以理解的,否则不会感觉有趣。 这都是在北京听到的儿歌,看来就像是妇女编的,创作者也就是一般旧时家庭妇女。那时候女人很难有受学校或学堂教育的机会,大都识字不多,甚至不识字,编出的歌曲朴实、自然,有幽默感。我国文化、语言都很成熟,即使文化不高的人,也会运用幽默。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12月26日第七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