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漫漫文化路悠悠两淮情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6日05:37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本次研讨会和1998、2003年的两届相比,呈现出多学科融会、研究领域拓宽的特点。与会学者按照学科归属,分成“社会·文化·政法”、“语言·文学·教育”和“历史·地理·经济”三组进行讨论,哲学和文学等方面学者首次加入研讨阵营。

  自第一次讨论会以来,“淮河文化”这一概念就有多种阐述。南京大学历史系李良玉认为,淮河文化是淮河流域的人民的文化,是淮河流域人民在淮河为主体环境因素的自然

条件下生存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反映他们的生存方式、生活经验、观念、价值与思想的文化遗产。学者们论述了淮河文化的特质并认为,崇高、雄浑、悲恸、沧桑、俊美、幽韵的淮河文明之形成与水密不可分。安徽大学李霞认为,道家生命哲学的形成与具有浓厚生命意蕴的楚淮文化的影响关系密切,生命意蕴在宗教信仰、风俗习尚和文化特质都有反映,是道家生命哲学的土壤。学者们还对《淮南子》、老庄、楚淮文化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语言和文学是文化的载体,而教育是文化的推动力。学者们对“白战体”诗歌、阜阳方言变调、语法现象等问题进行了细致探讨,对建安文学、道家美学、皖北戏曲、乡村小说叙事也做了分析。淮南师范学院的方川提出从地域文化角度给“淮河文学”进行学术命名。他认为,淮河流域80万年前就有早期文明,有悠久的文化积淀、厚重的人文底蕴、钟灵毓秀的自然条件。淮河文学在文学史源头上有《诗经》、《楚辞》,创作群体有三曹、建安七子、竹林七贤,富有风格的作家有曹操、曹丕、秦观等,文学名著有《木兰诗》、《水浒传》、《西游记》、《儒林外史》等。因此,淮河文化自有它的独特性、自足性。

  什么是淮河文化?它的舞台是淮河流域,它的剧情是淮河由自由之河转为人工河流的同时,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它的演员是历经兵灾战乱的沿淮族群。淮河从政治腹地、王畿之地、文化发源地的辉煌走过,走向积贫积弱的近现代,黄河夺淮入海,泛滥700多年,给淮河流域和沿淮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建国后,毛泽东提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沿淮人展开了几十年水利事业的抗争。学者们回顾了淮河流域兴衰史,对淮河流域的灾荒史、沿淮城市演变、战乱与迁徙等问题进行探讨并指出,探讨该地盛衰演变是为其更好地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是既有学术意义又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