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淮北与江南:刚柔之较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6日05:37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淮北和江南尽管“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但人民性格迥异,这归根结底是文化差异性的折射。淮河——秦岭是公认的南北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分界线,淮河——秦岭以北应为“北”,长江以南当为“南”,分属不同文化圈,江淮、秦之间具有过渡性。

  文武之尚:“自古南人悍鸷终逊于北人”,江南、淮北民情反差较大者,莫过于文武之尚。江南崇文,淮北尚武,其相距两级自有历史根源:江南民情,古亦好勇,永嘉之后

,帝室东迁,艺文儒术为之一盛,而淮北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长期战乱使人民痛苦不堪,耕且“习战”成为生活方式。南北不同亦与地理环境相关:江南气候温润,交通便利,山水秀丽,贾而好儒,淮北地处四省交界,离州县治较远,“易起玩心”,养成了“聚众劫杀张威风,寻仇报复为义气”的习性。

  衣食习惯:江南人服饰多绸,趋新、奢华、异彩纷呈;淮北多着布,相对单调,朴实无华。江南人物质生活条件较优,米食为主,“习于奢侈”,讲究五味调和,饮茶成风;淮北以面食为主,虽也讲究饮食礼俗,但往往节衣缩食,礼节亦简。因为农工商发达,谋生颇易,江南人讲究住宅,建筑风格独特,布置奢华;因为经济落后、水灾频仍,兵匪为患,生存环境的不稳定使淮北人的住宅减省材料,相对狭窄简陋。交通方面,古代南船北马,到了近代,“行”的差别才逐渐缩小。

  语言及其他:淮北地区通行北方官话,所谓楚语,其音重浊,简直明晰,刚厉果敢;江南多吴语,语音轻脆柔软,软语吴侬。除此之外,江南淮北在婚丧俗、民间宗教信仰、岁时风俗等方面都大有不同。

  无论衣食住行,淮北和江南各有所尚,形成各具特色的乡土文化。这种反差的形成,有物质生活条件的因素,有地理环境的因素,有社会文化自身的传承性因素,还应注意到城市的近代化与乡土文化的变迁之间的关系。江南较淮北开通,这与城市化水平及其由近及远、由强到弱的辐射是一致的。江南淮北社会文化的巨大反差是封闭的传统社会的历史遗存,是社会和文化交往贫乏的必然衍化物。近代,这种格局被初步打破,人的迁徙带动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当然,也存在文化冲突。然而,区域文化的趋同或新文化的孕生,正是在抗拒—碰撞—渗透—冲突—渗透的过程中实现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